#先來慶祝第1000所小學校達陣
三年前某天整理硬碟,看到拍的小學校倩影們,突然心念一來,曷不記下自己走過的痕跡?於是在臉書上每天發表一所校門。
畢竟這一路走來,每每行旅經過小學校們,竟然如上癮般,得是瞧她一回、兩回,若見佳人,在水一方。
#這樣每日一校的濫觴也啟了初心
於是想:曷不就窮盡有生之力,至少要到訪國內包含廢校在內,曾經的、現在的、未來的國小,對,三千,都去瞧瞧。
一親芳澤?
這個數目真是艱難的目標,不過,上癮了就連出國也去瞧人家的小學。
#感謝自己的堅持終於完成第一階段
#連續1000天的每日一校
---------------------開始說#1000------------------
海拔1748公尺的清境國小,讓不少人以為是全國最高學府,其實目前現存的最高學府是阿里山上的香林國小(#531)標高2195M。
另外梨山國中小也有2012M,已經廢校的谷關七雄馬崙山曾有的新山國小,標高2117M,都是超過2000M的高山小學。
校門在台14甲線旁(仁和路),校門相當低調,也沒有特別標注校名的標誌,所以很容易錯過。不過若是上山路線,當看到那棟漆著黃色牆面的南法風味濃厚的民宿出現後,學校就在後邊十數公尺。
校門雙柱,以石板貼面,對開鑄鐵曲線門,兩邊柱上都標有校名,不過左柱才是金字全銜;或許是日曬雨淋,金字失去光澤,右柱才又出現黑字不鏽鋼的四字校名,這也是近年才有,以前用更顯眼的黃色底標示。

入門後大樹遮天迎賓石磚道直通校舍,右側就是樸實的紅土跑道綠草操場附有大象溜滑梯,遠處,還有新式遊樂器材,整個校園都可以眺望高低、層次感甚美的重巒疊嶂,遠山如黛、近岳若茵,配上高山的藍天和白雲,整的就是一個山水、就是一狀詩意、一方天上,彩啊!
我在溜滑梯邊流連這畫面許久,雖然校邊台14甲車流如織,但是隱於一方的寧靜,真若大隱於市的悅然,這1.6公頃大的校園,真如校方說的校名聯:

「清心空氣任君遊,境地優雅是仙居」。
何似人間?
校有娃60餘,背景是大陸來台義民、榮民第三代,原住民和近年漸多的民宿業者第二代,充滿多元和傳統。
建校之初,是山下霧社仁愛國小的分校,稱「見晴」,隔年才改為今名。道是見晴也恰當,來清境十數次,每次都是帶訪陽光,未曾有陰。
這邊是某孩最愛之一,自從在農場邂逅了草地山坡的羊群,又懷抱小羊餵了兩瓶奶之後,幾乎每年嚷讓要上山來追羊、餵羊。
雖然後來農場不再提供餵羔羊體驗,但能和綿羊如此近距離接近,也算是難得,讓某孩甚是喜歡。
所以每次來,某孩追他的羊咩咩,我則是親炙我的小學,不衝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