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完整」要包含「錯的」,不是完全「對的」才叫「完整」2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有一端、面,一定有另一端、面

生活和工作中,有努力,也要有休息、休閒。

 

一條線有2端,剪一半,還是2端,再剪……,不管剪到多短,它的2端仍然存在。

 

一個平面,像:紙、樹葉,有上面和下面;一個立體的空間,像:盒子、房子,有裏面和外面。

 

人生有痛苦,才會感受到快樂;有「沒有」的存在,才會有「有」;一張圖畫滿了東西並不美,要留空白;樂曲要有休止符,休止符不是沒用的,是樂曲的一部份。

 

看到有些人將生活塞滿了事情,沒有喘息、休息的時間;做事情要求「完美」,不能有錯;不能漏掉什麼,要「完整」才行,以上這些都在耗損自己的能量。

 

市場裏,一年四季都要有同樣的菜出現;人們活在都市中,依循理性、規則過日子很久了,忘了自然的律動是什麼?我要將「自然」找回來啊!不只是我的腦袋理智想的而已,理智也是外在加的規則。

 

○附:

繼續搏鬥的是瞬間記憶的忘記,還有擔心出門時,將東西丟了,沒帶回來,那也是一種忘記。

 

像:弄飯時,

要去冰箱拿3個東西,結果只拿了一個出來,想到再去開;

東西分了一些出來要煮,其餘的要先收回去,桌上才有空位,只收最後的一包,還有2盒在旁邊一點都沒印象;

要將東西收回冰箱,有一手拿的是沒有要收的,跟著走一趟到冰箱,再拿回來;

有一次回台北,除了固定會背的後背包外,手上多拿一袋,掛在廁所的掛鈎上,蹲下來時,還在想:「等一下要記得拿。」上完,走出去,走了幾步想到東西沒拿,又回去拿,才一、二分鐘耶!這樣已經比較好了,曾經是上了捷運,坐了一段才想到東西掛在廁所裏,下車,坐回去拿,還好不趕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到了,這些事情不只是我自己的

 

3年前,上「光的課程」時,我提到我的情緒很多,處理不完,老師說:「那些情緒不一定都是你自己的,有的是集體的,你永遠處理不完。」是喔!後來就不理它了。

 

●<與神對話>裏,神說:「時間是不存在的」

 

「以前的事,現在正在發生。」我不懂了好一陣子,最近的頻頻錯誤中,有些是屬於:

■「我很蠢」或「莫名其妙」,怎麼會有那些動作或想法?還有,

■做之前,明明知道不對,還是要做錯一遍,下次再改;或是

■明明知道這麼做不太好,那麼做比較好,這次還是要做沒那麼好的,下次再做比較好的。

 

這2天的體悟是,雖然面對的人、東西、事情不一樣,但是那種感覺是一樣的,現在做錯事情的感覺,在以前就發生過。所以我對於以前的我「都是做對」的印象和記憶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只是我將它當做例外和偶然,忽略它、否認它而已。

—雖然時間不一樣了,以前和現在仍然在發生相同的事情。「時間不存在」這個說法,我明白了,就是事件一直堆疊,沒有時間的因素。

 

●我一直做錯事、忘記,上一代也這麼發生

 

我知道的是我爸爸,看起來,他不在意生活中的各種瑣事,知道就做,不知道就算了;記得就做,不記得的話,我媽會幫他記得。

 

他後來吃比較多的藥,常聽到、看到我媽在叫他吃藥。有一天早餐後,他自己將藥吃了,吃完後,跟我說(只有我在家,在他的面前):「一天一次的吃了。」

我問:「一天3次的呢?」

「沒吃。」

他這麼回答我,也沒意識到他吃藥的想法不對,想到一天3次的沒吃,趕快去吃,沒有,沒有動作,繼續走到沙發上,坐下來。我忘了我有沒叫他吃了,好像我懶得管他。

 

我公公也是。他小中風後,我發現,第一個被破壞的是時間感,對於時間的長度沒感覺,事情的前後弄錯,還有時間記錯。有幾次,早上我接到電話,說遊覽車要去旅行,他還沒到,我說他不在家。等他回來後,問他,他記錯日期了,早上照常去走路運動。這種記錯日期不只一次。大女兒第一次去上幼稚園,有一天我不在,請他去接放學。幾天後女兒不肯再去,老師說,阿公去接她的那一天時間弄錯,好像提早去接,女兒開始不肯去上學,抗拒地越來越激烈,我只好改托保母。老師可能是在找理由,這樣我才知道公公接女兒弄錯時間。

 

這些錯事,現在好像一一發生在我身上,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傳統嗎?遺傳嗎?前一代的事情一模一樣傳給下一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要怎麼做呢?

 

●常常不舒服,和我媽一樣嗎?

 

2019年去礁溪住,泡溫泉、走路、搭公車去各地走走等,身體的情形並沒有比較好,7月時開始去健身房。每次上完教練課,第2天心情會很好,好奇怪。一段時間過後,這情形沒有了,改為,我自己去練習後,第2天心情很不好,幾次後才發現是因為累的關係,喔!我累的時候會心情不好。

 

有時候會不舒服,身體的不舒服,有幾次比較嚴重,像:2次確診新冠肺炎、重感冒、嘴唇疱疹等,所以每每不舒服時,我會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怕會中風,或是突然重病等等。

 

最近的身體不舒服,重覆幾次後,發現是因為前一天太累了,不是要生病的關係。想到了上面那2點之後,又想到,這和我媽媽一樣嗎?我媽常常說她不舒服,全身上下都有不舒服的地方,不知道是真的,或是她誇大她的不舒服?無從得知,因為從她的嘴巴裏老是問不出「事情是怎樣的?」

 

我媽的不舒服轉到了我身上嗎?為什麼?這事沒有時間的因素,隨時都在發生,那我要怎麼看待呢?要像「我快樂」、「我沒有不舒服」一樣的想法,我要保持著「我健康」的信念一樣嗎?

(2025.10.30.)

 

▓另外一個,2個極端

 

看到辛格(Michael A. Singer)的書<覺醒的你>,18章,講到2個極端,平衡點,突然想到,對於我這幾年常做錯事、忘記事情也算是呈現這種情形,我以前都是做對、記得的,很仔細、警覺地讓自己做對,現在盪到另一個極端,一直做錯和忘記。

 

之前在學諮詢時,有一陣子我燙了比較不一樣的頭髮,也辦特別的活動,老師說,我原來的一板一眼、按步就班的情緒搖動了,所以才能燙雞窩頭,現在寫的時候,才想到,其實當時辦特別的活動也是這個意思,只是老師不知道我辦了哪些活動。

 

我這些情形,從人家說的老了、退化了的原因開始,雖然有可能,我總是覺得還有其他的訊息在,自己找了許多的理由,也改變一些做法,包括,如果每個人都得做錯的話,我寧願在這些小事上犯錯,不要發生大的錯誤。

 

當發現做錯或忘記時,我沒有懊惱、否定、不接受它,但會想辦法記得,像:寫下來;將東西放在眼前,看到時就會記得;排好順序、加一個動作等,像:吃藥時,要吃4種,第一種要吃2顆,吃完後將剩下的放在桌子的另外一個地方,其餘的3種各吃一顆,邊吃邊數一、二、三,每種剝完一顆後,也放另外一處,不然,我會忘了這種我吃過沒?

 

<覺醒的你>一直在說,接受讓它過去,事情就沒了,抗拒它,它一直都在,要花很多力氣去抗拒。我自認為沒有不接受,但是一直想辦法改善它的做法,算是一種「不接受嗎」?其實這幾年的經驗,在外面忘了的時候,會有人提醒我;會發生一件事,讓我想到;或是到時候我腦中會浮上來,自動想起,我不用那麼緊張的。

 

好了,想到最後這2項,有對和錯才是完整、做錯是做對的另一個極端,比較接近了。

 

通常是,如果我現在的想法和做法正確的話,過一陣子當擺盪回對的那一頭時,會比上次稍微靠近中間一點。過一陣子又會盪回錯的這頭,也會比較靠近中間,來回擺盪數次後,會越靠近中間,如果能夠處在中間的話,就是達到平衡了,不用多費力氣,會多出很多能量做別的事。說到這裏,難道我用了很多這種力氣在這裏,所以這幾年一直沒力氣嗎?

(本段2025.1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93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4
▉1遺失和故障   跟朋友寫訊息:(10.19(日)傳的)   ●我:「昨天,台北家的鑰匙找不到。   通常在車上時,我會先將要用的鑰匙換好,從大背包裏拿出來,放在小皮包內。昨天在放的那層摸不到,每一個小袋都找了,沒有,line給女兒說,等一下幫我開門。   上次是週二回去的,記得收
Thumbnail
2025/10/24
▉1遺失和故障   跟朋友寫訊息:(10.19(日)傳的)   ●我:「昨天,台北家的鑰匙找不到。   通常在車上時,我會先將要用的鑰匙換好,從大背包裏拿出來,放在小皮包內。昨天在放的那層摸不到,每一個小袋都找了,沒有,line給女兒說,等一下幫我開門。   上次是週二回去的,記得收
Thumbnail
2025/10/09
[續]   補時間:大約從決定搬家的6或7月開始,到搬家完確定了這2篇的改變。   ●沒力氣和不舒服沒再出現   決定搬家時在擔心,到時候我有力氣嗎?如果沒力氣的話怎麼辦呢?回顧這段期間,雖然沒有變成「有力氣」,該做的事情也都一一做了,而且讓我省力,如:店長幫我問到的房子,我不用去查租屋
Thumbnail
2025/10/09
[續]   補時間:大約從決定搬家的6或7月開始,到搬家完確定了這2篇的改變。   ●沒力氣和不舒服沒再出現   決定搬家時在擔心,到時候我有力氣嗎?如果沒力氣的話怎麼辦呢?回顧這段期間,雖然沒有變成「有力氣」,該做的事情也都一一做了,而且讓我省力,如:店長幫我問到的房子,我不用去查租屋
Thumbnail
2025/10/08
昨天上午,重看了一點辛格的書:<覺醒的你>,講到維持不變、封閉、抗拒某事、保謢自己等都很耗能量,也將能量關起來。能量在我們的內在,是很多,很強大的。   我想到,曾經看過一個說法:「是我讓自己生病的」,「是我讓自己沒力氣的」,「如果我認為我有力氣,就有力氣」……,辛格寫的,和這些是類似的說法,要
Thumbnail
2025/10/08
昨天上午,重看了一點辛格的書:<覺醒的你>,講到維持不變、封閉、抗拒某事、保謢自己等都很耗能量,也將能量關起來。能量在我們的內在,是很多,很強大的。   我想到,曾經看過一個說法:「是我讓自己生病的」,「是我讓自己沒力氣的」,「如果我認為我有力氣,就有力氣」……,辛格寫的,和這些是類似的說法,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唯有親身體驗和實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沒有經歷過的觀點,都只是複製而來的資訊,全盤相信或否定他人的觀點,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習真正的知識。
Thumbnail
唯有親身體驗和實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沒有經歷過的觀點,都只是複製而來的資訊,全盤相信或否定他人的觀點,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習真正的知識。
Thumbnail
瀰漫幸福與熱情的生活, 不在於做了什麼大事, 而是能細細品嚐每個片刻的小細節。
Thumbnail
瀰漫幸福與熱情的生活, 不在於做了什麼大事, 而是能細細品嚐每個片刻的小細節。
Thumbnail
一個人也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完整需要兩個人。三個人以上則是一種圓滿。
Thumbnail
一個人也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完整需要兩個人。三個人以上則是一種圓滿。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作者同樣丟出了世俗無法造出的「理想世界」的概念,但留給讀者去決定,這到底是不是個「美好世界」?
Thumbnail
作者同樣丟出了世俗無法造出的「理想世界」的概念,但留給讀者去決定,這到底是不是個「美好世界」?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