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重看了一點辛格的書:<覺醒的你>,講到維持不變、封閉、抗拒某事、保謢自己等都很耗能量,也將能量關起來。能量在我們的內在,是很多,很強大的。
我想到,曾經看過一個說法:「是我讓自己生病的」,「是我讓自己沒力氣的」,「如果我認為我有力氣,就有力氣」……,辛格寫的,和這些是類似的說法,要體會到它在說什麼?需要一些時間和事件的經驗。
我也慢慢地去經歷那些說法,真的,當我覺得我有力氣時,想成/當做我會「一直」有力氣的,有力氣的情形就會持續下去,持續地比較久。
前幾天在圖書館看了一本糖尿病的書,書裏主張不要吃動物性的肉、蛋、奶,主要是不要吃進肉蛋奶裏連帶的脂肪,澱粉和水果不限量,都可以吃,還是儘量吃原型食物,少吃精製的,和我的糖尿病醫師說的不一樣,醫師強調蛋白質要吃夠,澱粉限量,吃得少,飯裏可以加點好油,比較耐餓。我這麼吃了幾年,雖然醣化血色素在安全的範圍內,我還想更好,但是血糖就上上下下,沒拿個準兒,主要是目前的治療法是將表面的數字弄低就好,血糖高,就少吃碳水,加上吃藥將糖從身體排出去,和阻止糖被吸收,雖然藥中說有增加胰島素敏感度的成分,效果應該很少吧!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主要是運動和減少身體的脂肪比較有效果,對於運動量不多的我來說,很難執行。
看書裏說的不吃動物性肉的道理,他們實行的效果,我想試試看。開始注意有些什麼東西可以吃?他們有些建議,等我慢慢將冰箱裏的肉吃完,就不再吃動物肉。
有一家牛排店,它的沙拉吧有3樣熟的小菜,生菜好幾種,有我喜歡的石蓮,有湯、麵包、咖啡,這樣就夠了,我只喝咖啡,冷飲和冰淇淋沒吃,我上次開始只點沙拉吧,130元,這樣會不會對老闆不好意思呢?不管他,菜單上有,我就點。
昨天早餐吃很飽,原來想,快12點出門,先去圖書館看書或自由寫作,晚一點再去吃。走在路上時,覺得肚子餓了,就先去吃。走到門口,門口的牌子寫「今日公休」,就附近隨便找一家小店攤,菜單上每樣都有肉,點了炒青菜和煎葱蛋,等一下再去吃個點心或湯。
2樣菜各吃一半,另一半用自帶的盒子裝起來。去買菜,昨天週一,可能休市,還是有人出來賣東西。買完菜,去圖書館,走到了,才想到忘了再吃東西了,等一下肚子會餓。樓下有咖啡館,寫「輕食」,進去看看好了,點了生菜沙拉和美式咖啡。
旁邊有書,走過去翻一翻,有一本是<看不見世界,看見夢想>,有道理啊!當一個感官不行了的話,另外的感官就靈敏了,封面的圖片應該是視障歌手。我吃完後,就翻翻裏面,跳著看,他阿媽生了四男四女,他爸爸前面的2個哥哥沒長大,阿公阿媽用了一個民間傳說的方法,希望他爸爸可以平安長大。爸爸下面一個弟弟有一天在閣樓玩的時候跌下來,死了,還是只剩他爸爸一個男孩,因為太寵,成為公子哥兒,後來時代改變,無法適應,成了窮人。哇!這個家是什麼意思呢?
他十多歲時視力開始不好,有一天爸爸想到帶他去檢查,是視網膜XX,無法醫,視力會越來越壞,失明。他弟弟也是。
他有好幾年很頹廢,有一個朋友建議他去有障礙的人的團體看看,他發現他的弱視可以幫助很多人,看到團體裏還有障礙更嚴重的人,他開始振作起來,做了很多事,按摩、歌唱、組樂團、舞團、跑馬拉松……,每樣事都做得很好,成為名人。
大致看完後,我看時間,已經3點了,看了2個多小時,沒感覺到累,或想睡覺,心想好奇怪的事情,是這本書的關係嗎?看到我適合的書了?其實我沒有將它當作「勵志」的故事看,是在看有人這麼活著,他的上一代只剩一個男丁是為什麼?他和弟弟有同樣的遺傳病,是在呈現、傳達他家的什麼家族慣性呢?哪些我可以參考,哪些是我的伙伴們可以取用的……
對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每個人到世界上來,都有他的任務,我做我的任務,他做他的,我沒有將他的辛苦背到我的身上來,也沒有「勉勵」到我,看他的經歷時,我的心境和以前是不一樣的,哪一種不一樣?要再慢慢體會,遇有,體會到我內在的能量流是存在的,看我要怎麼用它?用在哪裏罷了!
有一點應該是對的,就是看到我需要的書,所以不累。這幾年我知道,我需要的,就會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只要伸手取用就好,像我在家裏想到,我需要哪個東西,上街時忘記了,我就是會走進一家店,看到,然後想起來,買了它回家。那本糖尿病的書也一樣,我在圖書館的書架間走一走,瀏覽一下,就看到那個書名:<糖尿病有救了>,它的外皮是黑色的,旁邊的幾本書是白色的。
咖啡館裏面的冷氣很冷,我已經自帶長袖套、包頭巾和圍脖了,坐下來幾分鐘,發現是坐在冷氣口下方時,也不想換位子,坐了快3個小時,也可以了,肚子有點餓,想吃水果,就收拾東西,出來,在外面坐下來,將剛剛買的芭蕉剝了一根來吃,心滿意足地在街上再繞一圈,回家。
今天體驗的是,我看了2個多小時的書,不累,也沒想睡覺,好神奇,而且是在午餐後,最容易想睡覺的時間。
(2025.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