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 感應故事】跟隨慈悲 龍德上師學佛修行,我走出10年憂鬱症。
我不知道一般人是怎麼排解負面情緒的,但我很了解那種被負面情緒困住的感覺,因為它跟著我已經超過10年的時間。後來,經過醫生診斷,我才知道這是一種病,叫「憂鬱症」。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不是單純沒來由地心情不好,我是病了。
巨大的悲傷籠罩著我;一般人吃醫生開的藥,吃一次,藥效可以維持24小時,而我,要吃雙倍的劑量,且早晚各一次,才有辦法維持正常的情緒與外面的人事物接觸。原本48公斤的標準體重,在不到兩週的時間裡,消瘦到41公斤。
與藥物相伴將近十年的時間,憂鬱症從來沒有真正好過。家人都很怕跟我相處,因為我的性情變得喜怒無常,上一刻還笑著,下一刻就大哭或發脾氣;自身情緒不受控地起伏不定,讓我感到無比痛苦,也折磨著身邊愛我的人。
但是,現在的我已經不同!我有幸遇到改變人生的契機——六年前,因為父親參加一場校園心靈講座,認識觀音山,值遇慈悲的 龍德上師。
父親彷彿見到曙光一般,一刻也不想耽誤!講座隔天就馬上帶我去參加 龍德上師在台北中心的共修法會。
我還記得,那天因為 龍德上師的到來,台北中心有限的空間湧入好幾百人,滿滿的人潮擠得水洩不通……但現場每個人都顯得非常高興。
身處人群之中,我非常不適應,因為我討厭人多的地方。但礙於父母的殷切期盼,相信 龍德上師一定能救我,我只能逼自己靜下來,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心想:「何時才要開始……」
忍耐終究是值得的。第一次見到 龍德上師,看見上師帶著溫暖的笑容,向所有參加法會的人打招呼。那一刻,我突然感覺,自己對人群的恐懼——剎那間被抽離,彷彿被佛光包圍,久違的溫暖陽光從心裡陣陣湧現。以此因緣,開啟我學佛之路。
每次聆聽上師對大眾的開示,很特別地,我總覺得上師是在對我說話。上師將佛法生動地融合在生活中,一件件世俗的煩惱經過上師的開示,都有了解法。
上師曾開示:「佛法是在闡述人與人、人與鬼神、人與天地之間的關係。所有人的八萬四千痛苦,佛有八萬四千種解法。」那時,我了解到了:我有改變的機會──是不需要一輩子吃藥的。
上師和法師不斷鼓勵與引導,慈悲地給我更多的機會,讓我在道場當義工、在共修法會上擔任招待人員微笑接待、和同修一起上街頭邀約勸善、與大眾結緣善書、發送物資等活動,讓我走出戶外接觸人群,一步一步打開心胸。從不曾因為我有憂鬱症而放棄我。
初學佛時,我曾遇到一次大挫折。本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服用了近十年的抗憂鬱藥物特性,卻為了緩解痛苦,一次吞下了12顆藥。
我天真地以為,這樣就可以快速壓制襲來的負面情緒。但當12顆藥效發作時,心跳異常加速,身體顫抖不止,最後眼前一黑,我突然發現,這次可能會死……
還好家人及時發現並將我送醫。當時藥物已在胃裡超過四小時,無法催吐,只能以吊點滴方式排藥。我漸漸感覺身體僵硬,知覺越來越模糊,靈魂就像要被抽走一般,感受到有一股力量從腳底要把我拉出身體。
內心萬分害怕與懊悔,覺得對不起上師、法師和父母。
我用僅剩的一點點力氣,試圖在心中背誦《皈依儀軌》。這是我平時熟悉不過的教法,但在生命難關面前,竟然難以完整記起。我害怕到連佛菩薩名號都記不起來,只是拼命地念「四皈依真言」。
很神奇的是,我感受到從頭部有一股力量,把我安回身體裡。那一刻,我清楚感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是真的!
即使是像我這樣內心極度負面、陰暗的人,上師都從未放棄。
要知道,憂鬱症患者真的很難相處——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崩潰,什麼時候會想不開,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看顧;若不是家人或至親,知道你有憂鬱症,恐怕早已敬而遠之,更別說願意接納你。
但在我最糟、最脆弱、最想放棄人生與修行的時候,是上師與法師教導我如何面對人生逆境、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我在過程中持續積資淨障,努力跟上道場腳步,參加各種法會、講經課程、保育放流等活動。
我在一次次活動中,內心漸漸變得開朗。我不斷開啟功德專案,一波波地將功德迴向,懺悔我過去生造成憂鬱症的業緣。
上師曾開示:「什麼事都要自己快樂、高興、滿意,那是自私自利的人。你怎麼不去想如何讓他人快樂?要改變自己的心態,真心去幫助一切有情眾生。當眾生真的因為你而感到快樂、安樂,那種快樂是無法形容的。」
很多人都跟我說:「找快樂的事情做,把人生過得快樂一點就不會憂鬱了。」但我發現,這樣根本不會好,因為那只是苦苦追求感官快樂,不斷更換方法,最後心裡仍然空虛。
在觀音山學佛六年,現在的我,已不再依靠藥物控制情緒。感恩上師、法師,以及一路相伴的家人與同修,是你們讓我重回快樂光明的人生!
上師,謝謝您從未嫌棄弟子,讓弟子獲得嶄新的人生!
修行的路上,有上師三寶猶如一盞明燈照耀,使我們一路上不致錯繆;有金剛道伴引導我們與冤親債主正確解冤釋結,並給予陪伴。
在此,我想以自身經驗告訴大家:「憂鬱症會好的!只要深信佛法,依教奉行,找到解法,沒有處理不了的生命難題。」
凡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憂鬱、癲癇或其他精神官能症,多與過去生所造業有關。冤親債主在身旁,會使人狂躁不安,無法控制情緒與意志。醫學只能治標,無法治本。找到根源並處理,才能真正痊癒,甚至完全不必依靠藥物。
唯有發出真誠懺悔心,懺悔過去造業,誠心還債消除業障,業緣了結,病自然會好。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會得憂鬱症,乃因過去造作無數惡業,若餘業未盡,仍會起負面思想與煩惱。或是起心動念皆為自私自利,損人不利己,才會遭受莫名憂鬱與恐懼之苦。最好就是修行,時時發善念,常思惟如何行善利益他人。每日發一百零八個善念,並清楚說出來,將餘業懺盡,定可快速消業。」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