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是餘生》:天才的墜落,冷冽的菁英地獄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這應該會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小說。早聞此書大名(畢竟 2022 年出版時超紅),但直到最近才入手。一讀實在有夠驚艷,好後悔沒早點看。作者寺尾哲也畢業於台大資工,曾在 Google 當過八年工程師。《子彈是餘生》的主題正與他的背景有很大的關聯。全書由九篇彼此呼應的中篇小說構成,透過天才少年介恆與他在資優競賽圈友人的視角,描繪出一個扭曲又病態的菁英世界。以下聊聊我的一些讀後感。

【病態文學?】

這本書一開始就直接下猛藥。一開始還以為是慣常的校園霸凌橋段,結果看到介恆談自己被關進掃具間、被尿淋的那段獨白時,嘴巴直接張大大:

尿液不是一般的液體。尿液是有獨特氣味和觸感的,光是滑過眼瞼的感覺就和一般熱水完全不一樣。溫熱的同時又夾帶一絲冰涼,是因為儲存在膀胱不同部位而產生的溫差嗎?滑落臉頰的尿液被胸前的制服布料吸收,濕濕地貼在肚腹上。更多尿不停滲進來。一層接一層,很快地浸濕了我的內褲。最後,我的雞雞也緊緊地貼著吳以翔的尿。

接下來的很多個晚上,我將一次又一次回味此刻全身上下精細複雜的觸感,對著我的抱枕和棉被反覆衝刺。每一次都在溫存飽足中達到絕頂升天的快感。

看得我忍不住在心理喊:「X,我到底看了啥,也太有病了吧。(是稱讚)」上一本讓我有產生這種感覺的,已經是何玟珒的《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 了。

不過,雖然同樣給我「病態」感,但寺尾哲也的文字風格與敘事手法,和何玟珒完全不同。張亦絢說,他有種冷冽、簡潔又生動的風格,讀來有高度快感——我舉雙手贊同。覺得寺尾哲也總能用一種節制、冷靜的語調,講著各種病態的奇妙情節,這種反差讀來真的很帶勁。

一開始就讓我驚艷,後面也完全沒要煞車的意思,很多轉折都超生猛。像看到佑一突然跟介恆「四肢交纏」的段落,就讓我整個傻眼;後面又冷冷揭露交纏的其實不是佑一……實在很佩服寺尾哲也的故事功力,總讓我有種「真是猜不透你耶」的感受。

還有後面談「ATM 奴」的地方,更是讓我眼睛張大大,想說這到底是啥毀(好啦,感覺真的有這種東西,只是我見識太淺)。這邊就來讓大家「聞香」一下:

我們第一次約是在旅館。他做在床沿,脫下球鞋,隨意甩到旁邊,要我用嘴叼回來。他詳細地向我解釋了什麼叫「ATM奴」。這種新型態的主奴關係是金錢的單方面輸送,和包養不同,主人對奴無任何義務,術語稱之為「上貢」。

而最後在看水舞時失禁的段落,更是神來一筆,完美地與一開始的尿淋呼應:

我放棄阻止自己的失禁,任憑尿水浸濕內褲,股溝,陰囊,然後沿著大腿而下,直至他人的褲管,鞋襪。更多的腳踝、大腿、毛髮,更多的人體肢體、熱氣及氣味,伴隨著尿液向外蔓延而去。在這座沙漠城市的正中心,在我的跨下,發生了另一場無人知曉、無人關注的小型水舞。默默地噴發,劃過內褲裡的空氣,迅即死在布料上。

真心覺得到底腦袋裡要受過什麼刺激,才能寫出這種東西啊啊!!

【天才的世界】

本書也讓我得以一窺天才們的生活究竟是長什麼樣子。

書中的角色都是曾身處「競賽圈」的資優生。簡單說,這是一個屬於「怪物們」的世界。他們從小就天資聰穎,早早與普通人拉開距離,一路攀上升學階梯的頂端,進入天才們的武林——競賽圈。

然而,這些菁英們的生活卻極度扭曲與掙扎。進入競賽圈前,他們都是資優生,曾是某某學校的一方之霸,集眾師長吹捧於一身。然而,進到競賽圈後,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又會被分出來。聰明之上還有更聰明,再之上又還有更更聰明。於是乎,大家只能陷入無止盡的競爭與內耗中。

而本書中位於這個競賽圈頂點的,就是介恆。張惠菁在推薦序中對他下了極為精準的註解:

他的存在本身是所有人都跨不過去的山脈。他在他人的生命中投下長長的影子。

許多曾經的「天才」,在這裡,都只能活在他的陰影之下。就如書中所言:介恆就是很擅長讓別人的人生失去意義啊。對小花說的那段話印象特別深:

這間學校裡多的是廢物,那些沒有天才資質,卻要演出天才形象的人;那些沒把自己逼到極限,卻大言不慚盡了全力的人。說到底,除了介恆以外的人都是廢物,包括你,包括我。我恨不得所有人都能明白這一點。

如此的競爭,雖名為「學術」鑽研,實質上卻是病態的。寺尾哲也在後記中就寫道:

這些競賽選手,追求所謂才華拔尖時的過程,是有許多變態的副產物的。

為了在這條修羅道上往前,許多人都走上「邪道」。有人因為不甘,而躲在計中四樓用頭撞地板;也有人像小花那樣吃下利他能,把身體都給賠了進去,甚至最後選擇在系館頂樓鬆手墜下。看到癱瘓的她對來探望的友人說:「一——點——也——不——後——悔——我——一——點——也——不——後——悔」,實在好虐。

很喜歡邱常婷對本書的形容:

我像是看著一座玻璃動物園,裡頭明為天才的物種自虐虐人,殘暴且暴烈。

只能說,天才的世界,真的不是人待的啊!

【子彈是餘生】

而這樣的掙扎,甚至在這些天才資優生出社會後,仍如影隨形。就像書封上寫的:

我們的一生除了命中目標,剩下的,就是無止境的墜落,再墜落……

我想,〈洲際公路〉中提到的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其實正是在隱喻他們的處境吧。這群「聰明人」一路沿著成功的階梯往上攀爬——考好學校、拚競賽、出國留學、進入名企、成為矽谷新貴——卻依然覺得迷失。

書中這段話我特別有感:

在這條應許的,彷彿火箭發射進入外太空最後的加速軌道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犧牲別人也犧牲自己,在真空無摩擦力的單行道上無止盡地加速再加速,一直到噴發進無垠無涯的外太空為止。

就連那個最擅長讓別人的人生失去意義的介恆,自己也沒找到人生的意義。最後,他選擇在絢爛的拉斯維加斯縱身一躍,跌成一團爛肉。他那段「爛肉說」真的喪到讓我看到心底直罵髒話:

Uncle 很快就離開這個世界囉。未來你也會一樣。所以長大之後你要記得,不要對你的人生抱有任何期待喔。不要以為自己有什麼特別的。因為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跟一團爛肉一樣沒有分別喔。

這樣的虛無與無力,幾乎貫穿整本書的每一篇故事。我特別喜歡〈沉浸式什麼什麼成長體驗營〉裡的這段文字:

我輕輕觸碰了她的手,她手的溫度奇高無比,像加州日日高掛在天上的,盛大而毫無意義的太陽。那樣單調而強烈得陽光,無止盡地照亮著底下寂寥、乏味、防護且汲汲營營的人們。那天晚上她暫時說服我:或許我們就是需要找一個不管是誰的人,才能橫渡名為移民生活的這場漫天遍野的太陽雪。

在後記中,寺尾哲也提到他的一位競賽圈學弟 E:

我從他的社群貼文之中讀到了他的憂鬱症進程,吃了哪些藥,看了那些門診。偶爾,他也有自暴自棄的發文。E有很多旁人眼中閃閃發亮的功績,令人稱羨的工作。然而,他完全無法肯定自己努力的成果。他持之以恆地,以一種旁人無法理解的方式,日日對自己發表攻擊貶低的言論,進行精神上的自殘。

無怪乎這本書會取名為《子彈是餘生》。正如他在後記標題中寫的——「剩下來的,只是餘生罷了。」

【後記】

這本小說集真的很神。寺尾哲也以極為冷靜、克制的筆調,描繪出張力爆表的故事,每一處留白與謎題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讀來有種冰冽的暢快感。

書中的許多內容,也和我的人生有不少重疊。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曾多次前往矽谷,所以讀到不少段落都特別有感。像〈州際公路〉提到的一〇一國道,就是我人生第一次開上的高速公路。(當年剛拿到駕照就被派去美國出差,連在台灣都還沒正式上過路……)

還有裡面對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的形容也讓我會心一笑——真的就是那個味:

那是一家叫熊貓快餐車的連鎖店,專賣一些美國人想像中的中餐,雖然菜名各有不同,本質上就是肉類裹粉的油炸,再沾點糖醋醬。

〈沉浸式什麼什麼成長體驗營〉裡提到的「沉浸式體驗課程」,也是外商公司最愛搞的那一套。還好我所在的公司在台灣已經多少有點台商化,這類活動倒不算太多(算少數的優點?)。

還有〈雪崩之時〉中談到的圍棋。覺得寺尾哲也應該跟我是同時代的人吧。畢竟裡面提到的雪崩系列定石是我小時候學棋的東西。在大 AI 時代下,這些定式早被淘汰了。(雖說我也從來沒有把這些變化記熟過就是了啦。)

真要說,本書的核心「競賽圈」對我來說其實相對陌生。畢竟,我的腦袋離那個層級實在有段距離(書中小花送給介恆的題目真的是天書……)。但我多少也多少曾窺見過天才們的世界。自己在雄中時,也曾跟不少怪物們「同場競技」過——嚴格來說,其實只是一起考月考然後被碾壓罷了(笑)。那時才真正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頭腦差距,竟然可以大到這種地步。

不過,廢物如我,高中後就離這樣的天才世界很遠很遠了(笑)。上了交大後,同學們的程度相對「工整」了許多。出社會進了科技業,基本上大家也都被半導體業的巨輪輾得差不多平均。身在台灣,對矽谷的「捲」也只是略有耳聞。因此,算是透過寺尾哲也的描繪,才稍稍理解了這個扭曲的世界。

某種程度來說,覺得自己也算是幸運吧(?)早早認清這樣的競爭比較毫無意義(因為根本比不上),反而能更篤實地朝自己能走的路前進。雖說頭腦遠比不上那些怪物們,但我其實還蠻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

扯遠了。總之,這本小說真的是各種意義上的好看,超推。

題外話——之前看到寺尾哲也在新書分享會上說,他下一部長篇小說的構想打算以台積電為出發點。看得我真的是超級期待啊,很想知道他會怎麼寫咱們這個也是有點「扭曲」的半導體製造世界。希望能早日看到這本書問世!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10會員
285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10/12
看到《強國》這書名,大概就能猜到它要談什麼了吧(笑)。沒錯,這本小說集正是寫咱們對岸那個自稱「強盛」的大國。全書由十篇短篇小說組成,透過小說的「虛」,精準捕捉出中國的「實」,是部相當厲害的作品。以下聊聊我的幾點心得。
Thumbnail
2025/10/12
看到《強國》這書名,大概就能猜到它要談什麼了吧(笑)。沒錯,這本小說集正是寫咱們對岸那個自稱「強盛」的大國。全書由十篇短篇小說組成,透過小說的「虛」,精準捕捉出中國的「實」,是部相當厲害的作品。以下聊聊我的幾點心得。
Thumbnail
2025/09/28
《自己的房間》大概就是那種你一定聽過,但沒看過的書(好啦,我在說我(笑))。這本書實在太有名,就算沒看過的人,八成也聽過吳爾芙那句名言: 女人想要寫小說, 她就必須有錢, 還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Thumbnail
2025/09/28
《自己的房間》大概就是那種你一定聽過,但沒看過的書(好啦,我在說我(笑))。這本書實在太有名,就算沒看過的人,八成也聽過吳爾芙那句名言: 女人想要寫小說, 她就必須有錢, 還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Thumbnail
2025/09/14
一開始看到《深夜圖書館的宵夜》這書名,馬上被勾起了興趣──有書又有吃,感覺就很讚!
Thumbnail
2025/09/14
一開始看到《深夜圖書館的宵夜》這書名,馬上被勾起了興趣──有書又有吃,感覺就很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小說中貫穿對宿命的無力感,即使重來一遍,也不會選擇其他方式再活一遍。讀時很輕鬆,餘韻卻很沉重。這世代以競爭、功利主義為標竿,背頭藏有多少親手捏碎的骨肉與人性。高壓的就業環境,像慢性中毒般,被侵蝕、然後腐爛。
Thumbnail
小說中貫穿對宿命的無力感,即使重來一遍,也不會選擇其他方式再活一遍。讀時很輕鬆,餘韻卻很沉重。這世代以競爭、功利主義為標竿,背頭藏有多少親手捏碎的骨肉與人性。高壓的就業環境,像慢性中毒般,被侵蝕、然後腐爛。
Thumbnail
「星星多得跟垃圾一樣。」 很喜歡啊,故事很好看很娛樂,也有很強的文學隱喻啊!
Thumbnail
「星星多得跟垃圾一樣。」 很喜歡啊,故事很好看很娛樂,也有很強的文學隱喻啊!
Thumbnail
本書標題「子彈」,書中人物彼此擊發子彈,讀者必須要在這一片槍林彈雨中掩蔽,但仍會被流彈波及,讀到後來乾脆振臂高揮,對著子彈吶喊「有種正面上我啊!」
Thumbnail
本書標題「子彈」,書中人物彼此擊發子彈,讀者必須要在這一片槍林彈雨中掩蔽,但仍會被流彈波及,讀到後來乾脆振臂高揮,對著子彈吶喊「有種正面上我啊!」
Thumbnail
「你的意思是,如果重來一次,你還是會選擇一模一樣的人生?」 「對。」 「而且,你還會希望你兒子走上一樣的路,因為你相信你兒子不會是死掉的那個?」 「對。」他說。「對,你可以這麼說。」──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
Thumbnail
「你的意思是,如果重來一次,你還是會選擇一模一樣的人生?」 「對。」 「而且,你還會希望你兒子走上一樣的路,因為你相信你兒子不會是死掉的那個?」 「對。」他說。「對,你可以這麼說。」──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
Thumbnail
剛好連讀了兩本有關天才的小說,不禁覺得天才一角所投射的都是人無處發揮的嫉妒。 面向世界,在嫉妒後、在無力後,子彈是餘生。有可能,終其一生都在被規則移動,也有可能,瞬間就完結了自己的生命,但也有可能,在被拯救後,餘生以彈殼存活。
Thumbnail
剛好連讀了兩本有關天才的小說,不禁覺得天才一角所投射的都是人無處發揮的嫉妒。 面向世界,在嫉妒後、在無力後,子彈是餘生。有可能,終其一生都在被規則移動,也有可能,瞬間就完結了自己的生命,但也有可能,在被拯救後,餘生以彈殼存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