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有錢人的心理學
作者:林郁
出版社:新視野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五、客觀地看自己-自我形象與自我注視
1、別揭下成功的面具-自我形象的真偽
我們都在實行自我形象的管理,戴著各式面具在社會上行動著。此面具(公開的形象)有成功,也有失敗的候。當它失敗時,自然就會剝落下來。但如果成功時,此面具就不是面具,而是在人關係中成自己真正的臉孔了。
這意味著「印象管理」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給他人的印象;同時,也因此決定了自己給自己的形象。
2、改變職場,改變形象-人際關係與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與周遭的評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真實的自我形象並非是由一人所獨立出來的,而是由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中所建立而成的。我們在別人評價中形成自我的形象,我們也造就了別人的自我形象。
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中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公眾形象,其中受到社會高度評價的形象便會被自己採納,而成為自己的形象。相反地,藉由讚美對方,也可影響到對方的性格發展。
4、和舉手投足間散發自信的人相處時-自我評價的變化性
自己對自己的看法稱為自我形象,對自己評價是自我評價,自我形象與自我評價都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所以是相當清楚、確的,並非是容易改變的。要證明自我評價,是從與他人間的關係中所建立出來的。
5、在考試前一天為何還會看電視呢?自我不利條件
自我不利條件,就是做不利已的事情,例如考前看電視、昨晚沒睡好…等
自我不利條件是為了要平均優劣情勢,而替優勝者設置的,例如成績不好時,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6、突然被問道:「那你又如何呢?」-自我注視
看運動比賽時,常常把自己置身於度外,一味地沈浸於比賽的世界裡,盡是批評選手的缺點。如果突然被問「那你自己呢?」時,才會回到現實中,反視自己,於是捫心自問而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此行為稱為自我注視。
7、調整領帶暗示著求愛行動-自我注視之求愛行動
在宴會上許多人閒談時,通常不會注意到自己說話的姿態,因為所關心的事在於說話的內容上,而非自己本身。如果此時前突然出現心慕已久的人,或是突然被他人指名時,會開始檢查服裝或頭髮,這種行為就好比鳥類用自己的嘴去整理羽翼一般,稱為「求愛行動」
8、曾經在電視情節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嗎?客觀性的自我注視
通常我們的眼睛都是朝向外在的,我們都只看外在的人、 事、物,而忽略了對自己的注意。看見電視上反射出的自己或是看到自己照片時,才會產生自我注視。在錄音機中聽到自己的聲音時,也會產生自我注視。這時通常會覺得反感或尷尬,因為我們會為自己的形象,一定是相當不錯的,然而當發現自己與想象中的形象與實際看到或聽到有所差距時,便會因而感到衝擊。
9、當你成為矚目焦點時-自我注視的逃避
突然被叫上台自我介紹,都會產生自我注視,在意別人會怎麼看自己,而開始注意自己的儀容或姿勢自我注視的產生除了相當有自信的人,或是自我表現慾強的人之外,一般的人,大多會產生想要逃走的意念。藝人平常過街時會戴太陽眼鏡或穿不起眼的服裝,就是為了避免自我注視所產生的保護行為。
10、看見鏡中的自己-鏡中的自我注視效果
鏡中看到自己會有自我注視的效果,通常沒辦法長時間對著鏡中看自己。
11、「旅途之恥不須在意」的海外旅行-集團中的沒個性化
在旅途中想要解開平時的枷鎖,好好地放鬆自己、解放自己的情緒。
在多數人當中,不會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人這個事實,在集團中的自己是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的,所做出的行為也會跟著集團一起行動,可以說是沒個性化的狀態。
12、檢查自己自我意識的程度-自我意識測驗
以下符合自己的打○,不符合的打Ⅹ
(1)我會在意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2)我常會思考自己本身的事
(3)我總是會擔心自己是否能留給別人好印象
(4)我總是會在意自己的感情
(5)我會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
(6)我總是會想自己希望做什麼
(7)我總是會在意自己的外表
(8)我總是會注意自己心情的變化
(9)出門前,我一定會先照鏡子
(10)遇到難題時,我會在意自己的情緒走向
請分別統計奇數項及偶數項打○的數量
奇數項打○的數量,表示外在自我意識的程度,數量愈多,其客觀性的自我注視愈強
偶數項打○的數量,是表示內在自我意識的程度,數量愈多,比起他人的事或是人際關係,更在意自己內在的世界。
13、名牌一族-外在的自我意識
前測驗奇數項高達4~5個的人是外在自我意識高的人,其客觀性的自我注視,有效高的傾向。對於自己本身的形象,以及他人如何對待自己的方式,都相當在意。待人處事上相當敏感。
14、總是在意上司的眼光-縱向社會的自我注視
先回答以下問題
(1)我會在意上司對我的評價嗎?
(2)我總是擔心能否給上司好印象嗎?
(3)我會在意如何表現給上司看嗎?
(4)我總是會在意自己在上司面前的打扮(服裝)嗎?
如果是上班族,通常都是yes吧!
在上下關係強的縱向社會,上班族不得不將外在自我意識提高。特別是在與上司的關係中,提高外在自我意識會使得自我注視的作用也跟高,這樣做對自己也比較有利。
15、優質的變色龍人類-自我監控能力
有一種人不管和誰都可以講得口沬橫飛,像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就是這種人。天才主持人靠的不是演技,而是在有需要的時候,就得變成笑匠或哭匠,視當時的情況及不同的對象,對應地改變自己。這種能依況及對象的不同,當場立刻採取行動的對應能力,稱為「自我監控能力」。
16、檢查自己的變色龍程度-自我監控的尺度
符合以下項目的打○,不符合的打×
(1)我可以和自己不喜歡的人聊得很親密的樣子
(2)我會儘量在各種聚會或宴會上不出風頭
(3)我能配合對方的話題聊天或採取行動
(4)我不擅長模仿別人
(5)我在不知道該如何做時,會看他人的行動且合得很好
(6)我不擅長去討別人歡心
(7)我覺得自己適合當藝人
(8)我不會為了討對方高興,而改變自己的意見
(9)就算聚會不有趣,我也能表現得很快樂的樣子
(10)我不擅長配合他人的會狀況,而改變自己的行動
奇數項打○、偶數項打×各得1分,分數愈高代表自我監控能力愈高。
17、「見機而行」的監控型的人-自我監控人類
自我監控的人,能迅速採取順應狀況的行動,而且能快速察知對方的想法,然後再做出適當的行動。
其特徵有以下四點
(1)、與人相處時,相當重視臨時狀況所需採取的行動。
(2)、可以立即察覺他人的行動為何,而後做為參考。
(3)、順應狀況,可以說是行動的寶庫。
(4)、有視情況的不同,而改變自己表現的能力。
18、自我監控型的人很適合城市生活-自我監控型的人的問題點
自我監控型的人也有缺點,就是太過於善變。
19、想討對方歡心反而被討厭-社會的認同欲求
我們都希望能被他人喜歡,常採取迎合戰略,但人際關係不易之處,當你太過於頻繁使用迎合戰略,反而不被對方喜歡,還可能被討厭。因此要有技巧地進行形久管理,客觀地判斷週圍的狀況,採取適當的對人戰略。
20、你曾經撒過謊嗎?社會認同欲求的小測驗
(1)當事情無法順利進行時,會非常生氣。
(2)從未撒過謊。
第一題回答NO第二題回答YES的人,社會認同欲求相當高。
此欲求過高反而在人際關係上產生減分的效果,最整能正確地闡述自己的意見,請記住這樣會比較能獲得他人的歡心。
21、日常生活的小插曲-社會性小插曲
我們每天過的是一種重複性的行為。在不變的行動當中,做出不變的效用。若能察覺此點而去好好整理自己週遭的人際關係,便可以做出更適合的型象管理,而且可採取完善的對人戰略。
22、社會性小插曲的作成法-自我社會性小插曲
整理小插曲
(1)先回憶這兩、三天所做的事。每一天從早到晚與誰做了什麼事,請詳細地寫在卡片上。對象、時間、地點、花了多長的時間、做了什麼事等等,都要詳細地記下來,大概可以寫上10~15張小卡片,你所記下的事情,就是社會性小插曲。
(2)將這兩、三天沒有做,但卻是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做的社會性例行公事想出來,然後寫在小卡片上。全部寫完可能會有30張,這些事就是日常生性的小插曲。
(3)托下來整理這些小卡片,將這30張卡片攤開放在桌上,將自己為相似的卡片分別卡在一起,然後從你所蒐集和分類的方法中,就可以看出你的人際關係的情況。
23、工作、茶會、賞花、約會-社會性小插曲的分類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性小插曲,大致可分為四類
(1)偏向工作或是偏向情緒化(辦公室內的工作及交涉)
(2)緊張型或是輕鬆型(第一次接觸的或是習慣的工作)
(3)有趣?還是無趣?(對方打錯電話?)
(4)重要的?還是無關痛癢的?(非常重要的工作或活動,喝咖啡、聊天…等小事)
這些社會小插曲會依每個人重的程度、文化和世代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