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有錢人的心理學
作者:林郁
出版社:新視野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三、與人順利交談的方法-人際關係與會話
1、男人喜歡邊聊天邊喝酒-會話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
喝酒是為了讓友更上一層樓,邊邊聊才會加深感情。兩人之間可以毫無顧忌地說話的時間長短,變成了判斷友情或愛情等兩人間親密程度的標準。溝通步率、對於戀愛關係的滿足度是非常重要的。
2、從對話中也可以得到性的滿足-性和對話
在夫妻、戀人、愛人之間應該有相當多的人對性問題感到煩惱,例如:性生活無法滿足。這種事是很難跟別人討論的,因此會一個人獨自煩惱著該怎麼做比較好。美國某些心理學者實驗,要讓自己和對方在性方面得到滿足,不光只是針對性慾而已,建築在兩人關係上的溝通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了得到性滿足,不僅彼此要能夠坦白、公開談論兩人的性愛而在性愛本身帶來滿足感而已,連兩人如何談論性愛以外的話題也和性滿足有很深的關係。
處不好的兩個人通常有以下幾點
(1)溝通的意圖:兩人的感情十分冷淡,不過即使再怎麼不好,也不太會做出故意陷害對方、若對方生氣的溝通方式。
(2)否定的衝突性溝通:處不好的兩人在對話時,會互相說出打擊對方的話,這種頻率很高。
(3)互相責備的溝通:常常發出抱怨,然後開始互相責備對方,這時候不會說出認同對方的優點。(感情好的人會在責備完後說出認同對方的優點)
(4)勝負的溝通:意見不合的時候,溝通只是為了分出勝負而己。(感情好的會在溝通中找出平衡點來解決問題)
(5)惡意的心靈解讀:當雙方正在以語言交流的時同,也會互相解讀對方對自己說出這種話的心態,處不好的兩人在解讀對方的心理時,通常會有很強烈的惡意讀取傾向,關係就會漸漸惡化。(感情好的兩人互相誠摯地讀取對方心意,關係就會越來越好)
(6)陷入高層次溝通:所為高層次溝通是指針溝通的溝通。例如:「為什麼要那麼講?」或是「我聽不懂你的話」等等,感情不好的兩人一旦進入高層次溝通時,通常就無法從中跳脫、回復到平常的對話。
(7)自我總結的溝通:指自己將自己所說過的話整理一遍,然後再重複說同樣事情的說話方式。而失去溝通的意義。
4、請仔細聽我講話-自我總結的溝通
有些人會自己歸納自己所說過的話,這就是自我總結的溝通,這種很容易惡化人際關係的原因,沒有正確接收對方所說的話,或是不了解對方的立場,而用自己的話做總結。
5、自我總結溝通的八個實例-自我歸納傾向
(1)不聽對方說話的傾向:「你有在聽我講話嗎?沒有在聽吧!」
(2)不站在對方立場的傾向:「你有考慮我的立場嗎?」
(3)不按照對方所說的去做的傾向:「你從來就沒有照我所說的去做過。」
(4)會發出一連申問題的傾向: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就接二連三的向對方說出自己的不滿。
(5)會回答「對,但是…」的傾向:不管對成問什麼,一定會回答「你說的這樣沒有錯,可是…」
(6)互相責備的傾向:會互相抱怨對對方的不滿。
(7)打斷別人說話的傾向:即使對方在說話,也完全不在意會不會打斷對方,擅自說出自己的意見。
(8)說話常會有感情用事的傾向:欲望無法滿足時,說出的話只會發洩自己的情緒,並沒有說話的目的性。
6、吵架會使人際關係變好-好的爭吵的解決方法
當兩人對立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吵架
(1)好的爭吵:聽對方說話、站在對方的立場,以及兩人要持續有共同意識,決定爭吵的規則,再依規則公平的爭吵,但是這種爭吵因為避免傷害到對方,可能會不夠直接。
(2)壞的爭吵:會破壞兩人關係的爭吵。
(3)避開爭吵:會讓人際關係變得表面化,因為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溝通),無法讓彼此親近。
7、決定好感的非言語公式-表情、聲音、語言之間的關係公式
如果有人一邊大笑,一邊說「我喜歡你,我真的好喜歡你。」應該沒有人會接受吧!
向人表達好感或是態度,研究者瑪畢安提出了以下的關係公式
被接受的待人態度=(0.07Ⅹ語言)+(0.55Ⅹ臉部表情)
代表「表情」比「內容」更重要,而聲音佔了0.35僅次於表情。
8、說話的聲音會傳達心意-超語言訊息
語言是透過人的聲音來傳達的。聲音是一種音波,在說話的同時,會從耳朵經由聽覺器官傳達到大腦。語言可以傳達語言中所帶有的含意,而聲音本身可以傳達說話者的性格及情緒。
附著在說話內容以外的訊息稱為「超語言訊息」
(1)關於說話內容的訊息:談話之間說話的拍子、速度、韻律、音調,以及唐量等訊息
(2)關於說話者個人特性的超語言訊息:指說話者所在的地方、鄉音,或是說話者特有的說話方式、重音、音質,以及固有的音量等等。
(3)聲音本身的超語言訊息
哭聲、打呵欠、喊叫聲、口哨,以及笑聲
9、請以高興的心情來唸ABC-語言的情感表達
試著用生情緒將英文字母從A唸到Z,接著再用高興的情緒唸一次。然後詢問朋友,讓他猜你剛剛用什麼樣的情感在說話。
10、概據電子合成樂器所做的音響心理研究-音質及感情傳遞
根據研究,「調調變化」與「拍子」在感情傳達上最具有影響力。例:子慢且音調水以有變化的聲音,會傳達悲傷或討厭等消極的情感,而拍子快、音調變化多的聲音,則會傳達出喜悅、活潑等積極的情感。
11、藉由聲音可以揭穿謊言-聲音型態的光譜分析
身體一不舒服或情緒失落了,往往聲音就會變小,說話方式也變得單調。聲音可以傳達出內心的興奮狀態及不安狀態。當身體好的時候,會比較愛說話,而且說話的音調比較高。另外,平常和親近的人說話時,絕對不會結巴,但是在陌生人面前說話時,就會不知不覺地結巴,那是因為內心感到不安及緊張。
12、說話方法的訓練-超語言的效果
有力、低沈的聲音,會將說話者的自信及穩重傳達給聽者。音質是無法改變的,但是發聲的方式、速度、音樂,以及中間停頓的方法等,只要稍加注意或是訓練一下,就可以改變。
13、從講話方式就可以了解教養及地位-超語言的應用
教師、醫師、警察等習慣使用命令口氣說話,推銷員嘴巴很甜等,可以透過說話方式傳達出他們的職業,在商業社會中,一個人的說話方式很重要,在你思考要說什麼的同時,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
14、透過聲音型態可以了解性格-透過聲音型態所做的性格分析
一個人說話的方式和他們性格息息相關。某位心理學者針對精神病患者的聲音型態做光譜分析,特休發現了以下四種關係
(1)尖銳的聲音:這樣的人容易生氣、比較孩子氣,性情容易波動、往往興奮異常。
(2)平穩的聲音:可能經常壓抑自己、依賴心重,也可能是經過語言訓練。
(3)無力的聲音:神經衰弱的人
(4)充滿自信的響亮聲音:經常在健康、積極、樂觀,而且容易適應環境的人身上。
15、根據聲音及影像所做的溝通-對人的溝通頻道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透過聲音、影像、味道以及接觸,可以彼此交換情報。
人類是以聲音和影像做為溝通手段的重心
聲音指:口語、音樂
影像指:文字、記號、圖像及肢體動作等等
隨著手機、電話的發達,即使住在國外,也可以進行聲音的溝通。
16、會話型溝通的分解-溝通的四個要性
溝通有一下四個基本要性
(1)溝通的發送者
(2)溝通的接收者
(3)溝通的內容(訊息)
(4)溝通的手段(頻道)
17、敬語是封建時代所遣留下來的?人際關係及遣詞用字
以下三點是語言使用方法,影響人際關係的主要因性
(1)上下關係
(2)親密性
(3)時間、狀況、場所
在正式公開場合中,當你第一次禺到地位崇高的人時,措辭會更正式、更有禮貌。另一方面,和最親近的下屬到酒吧喝酒時,說話應該會比較無拘無束。
概據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和社會環境,在人際關係上重的地方不同,也會產生不用的用語。
18、直呼上司名字的人-社會語言學的敬語分析
在重視對等關係的社會裡,如果有一方低下頭,另一方也會跟著低下頭。但是在重視上下關係的社會裡,通常都是如果有一方把頭抬高,另一方就會低下頭;或者一方低下頭,另一方就抬起頭。
在講電話時看不到對方,所以講話時盡可能禮貌一點,但在緊急時,講話粗魯一點加上全名,有時反而會比較有效果。
19、讓會話順利進行的四個心得-會話的基本規則
(1)話題要和兩人都有關
(2)輪流說話
(3)相互理解的說話
(4)不要不說話
20、請別人關門的六種說話-語言社會學
想請別人幫我們關門的時候,通常都會說什麼呢?
(1)「不好意思,請幫我關門」
(2)「喂,把門關起來。」
(3)「門關起來一下。」
(4)「不覺得有點冷嗎。」
(5)「到底是誰把門打開的?」
(6)「不好意思,可以麻煩您,幫我關一下門嗎?」
說法不只六種,也沒有正確的答案,要概據兩人之間的關係,選適當的說法
工作場合中拜託上司適合第一種
拜託自己下屬時,適合第二種
父母對小孩合第三種
到別人家的時候,適合第四和第六種
21、擁有兩種語言能力並不難-待人處事的能力以及語言的學習
語言的靈活運用並不是從文法上學習來的,而是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學習來的,這種說話也可以應用在外語的學習上,與其看書學習,倒不如從人際關係中學習還來得快(例如:去教會同傳教士練習英文對話)
22、當你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情況下…沒有資格回答
所謂的會話,就是彼此間語言的往來。雖然是一連屬的問題和回答,但有時也會有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的情況出現。當你被問「我漂亮嗎?」如果沈默就是不同意,非常不禮貌的,這時的回答方式有以下三種
(1)真的很漂亮(肯定的回答)
(2)還可以吧(否定回答)
(3)這件衣服在哪裡買的?(逃避的回答)
這些回答往往比沈默好上幾倍。
23、直接演說及間接演說-演說行為理論
政治人物常會說「我會慎重地審查」、「我會積極地檢討」,聽到這種話,通常知道不是馬上去做,聽的人或說的人都明白話中真正的意思。通常就是間接演說,而為什麼不直接演說呢?有三個理由
(1)避免直接責備權力大的人(地位高的人)
(2)給對方面子
(3)給自己面子
24、為什麼話話型態會改變呢?會話對人調節理論
對上司、同事、下屬、女性、男性、小孩…等,我們擁有各式各樣的說話態,我們會依照說話的時間、狀況、場所、對象等,選擇一個最適合的說話型態和對方說話。
因為我們都想被對方喜愛、認同,所以才會選擇一個適合對方的說話型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