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見聞|被模糊的民主:當認知戰偷換了自由的語言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 在台灣這片以自由為傲的土地上,我們理應最能分辨「民主」的真偽,卻往往在認知戰的煙霧中,聽見模糊的回聲。中國對台的資訊滲透與話語操弄,不僅企圖重塑歷史,更在根本的價值層面上動搖台灣人的信念——那就是:「民主是否還值得信任?」

認知戰的核心:偷換概念,麻痺感知

中共在其敘事中,最擅長的戰術之一,便是「語義挪用」——將本屬普世價值的詞彙重新包裝。例如,它聲稱自身是「全過程人民民主」,並以「中國式民主」對照「西方式民主」,企圖讓人民相信:只要政府宣稱「為人民好」,即等於民主。這種語言操作,看似無害,卻在潛移默化中削弱了「人民監督權」與「制度透明度」的意識。

台灣部分民眾在長期資訊轟炸下,漸漸陷入「相對主義」的陷阱——認為「民主不一定比較好」、「自由也是一種混亂」。這正是認知戰的高明之處:它不必推翻你的信仰,只要讓你開始懷疑它。

民主自由的實質,不在宣稱而在體驗

民主自由並非抽象的口號,而是可被觀察、被測量的制度現實。依據 Freedom House、經濟學人《民主指數》與瑞典 V-Dem 的評比,民主的核心在於五項:自由選舉、政府制衡、公民權利、言論自由與法治保障。

當台灣民眾能自由批評當權者、媒體能揭露弊案、法院能對行政權說「不」,這便是「真正的民主」。反觀中共體制中,一黨壟斷、媒體審查、監控擴張,卻仍自稱「人民民主專政」——這正是概念的掠奪與語言的腐蝕。

台灣的挑戰:在自由中重建辨識力

台灣的民主雖珍貴,卻也脆弱。當假訊息、帶風向與認知操弄滲入日常輿論,我們若缺乏判準,就可能在「自由表達」的名義下,放任假言論主導公共空間。真正的民主,不是「人人都能說什麼都好」,而是「真實與理性能被聽見」。

教育與媒體素養,正是此時最關鍵的防線。唯有讓公民理解民主的制度性條件——獨立的司法、透明的行政、可問責的選舉、自由而負責的媒體——才能在認知混戰中守住判斷力。民主的價值,不在口號,而在每個公民是否仍能清楚知道:「何謂自由」。

結語:民主之真,須經歷思辨之痛

台灣的民主來之不易。面對中國刻意模糊的語言陷阱,我們更需回到本質:民主不是完美的制度,但它允許糾錯;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但它容納差異。正因如此,民主的力量不在於「多數統治」,而在於「少數仍有發聲之權」。

當我們在噪音中仍願意分辨真偽,在懷疑中仍堅信自由,那麼台灣的民主就仍是清醒的。對抗認知戰,最強的防禦不是沉默,而是清楚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自由,什麼是被偷換的自由。

▪︎附錄:主要國家民主自由度比較(2025年度)

根據 Freedom House、經濟學人智庫(EIU)與瑞典 V-Dem 三項指標,2025 年主要國家之民主自由度如下——

▪︎台灣:Freedom House 總分 94(政治權利 38/40,公民自由 56/60);《民主指數》8.92,列為「完全民主」;V-Dem 自由民主指數 0.83。→ 各項皆與德國、日本並列全球高分區。

▪︎美國:Freedom House 83(政治權利 33/40,公民自由 50/60);《民主指數》7.85,屬「瑕疵民主」;V-Dem 0.72,反映社會極化與政治對立問題。

▪︎德國:Freedom House 95;《民主指數》8.90;V-Dem 0.85,維持穩定制度與法治品質。

▪︎日本:Freedom House 96;《民主指數》8.15;V-Dem 0.80,顯示成熟的議會制與社會共識。

▪︎中國:Freedom House 僅 9 分(政治權利 0/40,公民自由 9/60);《民主指數》1.94,屬「威權政體」;V-Dem 0.06。→ 幾乎缺乏任何可驗證的民主元素。

▪︎俄羅斯:Freedom House 13;《民主指數》2.28;V-Dem 0.10,長期維持在高壓與媒體控制之下。

綜合觀察,台灣在東亞地區屬於制度最健全的民主國家之一;而中國、俄羅斯雖持續以「人民民主」自稱,實際上在政治競爭、司法獨立與言論自由上皆接近零分。這組數據的對照,正顯示語言可被操弄,但制度的透明與自由的感受,無法偽造。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2K會員
1.4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11/09
「語言不是中立的;誰能命名,誰便能定義現實。」——這句話在國際政治中最為貼切地體現於「一個中國」的爭議。美國的 One China Policy( 一個中國政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張的 One China Principle( 一個中國原則),看似字面相近,實則內涵迥異。
Thumbnail
2025/11/09
「語言不是中立的;誰能命名,誰便能定義現實。」——這句話在國際政治中最為貼切地體現於「一個中國」的爭議。美國的 One China Policy( 一個中國政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張的 One China Principle( 一個中國原則),看似字面相近,實則內涵迥異。
Thumbnail
2025/11/08
在南韓釜山 APEC 峰會前,記者問川普:「習近平會不會用貿易逼你在台灣讓步?」他在專機上丟下一句:「I don’t know that we will even speak about Taiwan… Taiwan is Taiwan.」乍聽之下像是廢話,該如何理解呢?
Thumbnail
2025/11/08
在南韓釜山 APEC 峰會前,記者問川普:「習近平會不會用貿易逼你在台灣讓步?」他在專機上丟下一句:「I don’t know that we will even speak about Taiwan… Taiwan is Taiwan.」乍聽之下像是廢話,該如何理解呢?
Thumbnail
2025/11/07
2025 年 11 月 4 日,紐約換了一個市長,也可能換了一個時代。Zohran Mamdani——穆斯林、南亞裔、民主社會主義者、三十四歲。他擊敗老謀深算的 Andrew Cuomo 與一向喧鬧的 Curtis Sliwa,拿下美國最複雜、最象徵性的城市。
Thumbnail
2025/11/07
2025 年 11 月 4 日,紐約換了一個市長,也可能換了一個時代。Zohran Mamdani——穆斯林、南亞裔、民主社會主義者、三十四歲。他擊敗老謀深算的 Andrew Cuomo 與一向喧鬧的 Curtis Sliwa,拿下美國最複雜、最象徵性的城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現代戰爭領域向認知層面的擴展,認知戰逐漸成為大國競爭的關鍵領域。本文探討了認知戰本體構建的必要性與面臨的挑戰,分析了美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框架,並提出了我國在理論體系完善、流程優化、跨學科協作、技術融合及國產化工具研發等方面的政策建議,以應對認知戰帶來的複雜挑戰,並提升作戰能力。
Thumbnail
隨著現代戰爭領域向認知層面的擴展,認知戰逐漸成為大國競爭的關鍵領域。本文探討了認知戰本體構建的必要性與面臨的挑戰,分析了美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框架,並提出了我國在理論體系完善、流程優化、跨學科協作、技術融合及國產化工具研發等方面的政策建議,以應對認知戰帶來的複雜挑戰,並提升作戰能力。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做認知戰戰略懂人性很重要 認知作戰殼吉桔:做認知戰戰略懂人性很重要 關鍵字:個性化定制, 謙遜之心, 會員制度, 視覺盛宴, 審美水準, 追求卓越, 多樣化戰術, 新鮮體驗, 情緒轉化, 便捷服務, 深度參與,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做認知戰戰略懂人性很重要 認知作戰殼吉桔:做認知戰戰略懂人性很重要 關鍵字:個性化定制, 謙遜之心, 會員制度, 視覺盛宴, 審美水準, 追求卓越, 多樣化戰術, 新鮮體驗, 情緒轉化, 便捷服務, 深度參與,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未來認知戰戰略建設要做的八大趨勢 認知作戰殼吉桔:未來認知戰戰略建設要做的八大趨勢 關鍵字:認知戰, 精兵簡政, 低成本高效能, 團隊建設, 智慧碰撞, 內部賽道化, 實戰歷練,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認知戰戰略,認知域作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未來認知戰戰略建設要做的八大趨勢 認知作戰殼吉桔:未來認知戰戰略建設要做的八大趨勢 關鍵字:認知戰, 精兵簡政, 低成本高效能, 團隊建設, 智慧碰撞, 內部賽道化, 實戰歷練,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認知戰戰略,認知域作
Thumbnail
認知戰的確立是一個逐步推進的歷史過程,代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及其組織在影響大眾心智、瓦解對手思想的長期實踐中實現的一次質的飛躍。 早在冷戰時期,認知戰的雛形已開始顯現。彼時,美國及其盟友通過傳統媒體和心理操縱來影響敵對國家的公眾輿論。冷戰結束後,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資訊傳播變得更加迅捷和廣泛
Thumbnail
認知戰的確立是一個逐步推進的歷史過程,代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及其組織在影響大眾心智、瓦解對手思想的長期實踐中實現的一次質的飛躍。 早在冷戰時期,認知戰的雛形已開始顯現。彼時,美國及其盟友通過傳統媒體和心理操縱來影響敵對國家的公眾輿論。冷戰結束後,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資訊傳播變得更加迅捷和廣泛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建立認知戰戰略忠誠度的四個階段 認知作戰殼吉桔:建立認知戰戰略忠誠度的四個階段 關鍵字:認知交鋒, 戰略名, 視覺系統, 行為系統, 價值共鳴, 戰術功能性, 戰略理念, 受眾, 黏性紐帶, 忠誠度,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
Thumbnail
認知作戰殼吉桔:建立認知戰戰略忠誠度的四個階段 認知作戰殼吉桔:建立認知戰戰略忠誠度的四個階段 關鍵字:認知交鋒, 戰略名, 視覺系統, 行為系統, 價值共鳴, 戰術功能性, 戰略理念, 受眾, 黏性紐帶, 忠誠度,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知戰,認知域,認知戰研究中心,認知戰爭,認知戰戰術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近四年來,似乎認知戰變成一個大家朗朗上口的名詞,彷彿只要用認知戰這一名詞就能詮釋所有的宣傳內容,但認知戰的內容與定義究竟是什麼,就讓筆者在這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Thumbnail
近四年來,似乎認知戰變成一個大家朗朗上口的名詞,彷彿只要用認知戰這一名詞就能詮釋所有的宣傳內容,但認知戰的內容與定義究竟是什麼,就讓筆者在這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Thumbnail
清末中國也打過一場很類似的語言認知戰,而結果又尷尬,又值得借鑑。
Thumbnail
清末中國也打過一場很類似的語言認知戰,而結果又尷尬,又值得借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