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的靜默:LIBERATE-D 的回聲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凌晨兩點的南台灣重症病房,天花板的燈只留半排。空調的風帶著塑膠與透析液的味道。監視器的曲線像呼吸一樣緩慢起伏,尿袋底部靜止的透明液體閃著微光。那是一位 73 歲的老榮民,敗血性休克後進展成 dialysis-requiring AKI。當初我們照慣例,三天一次透析,規律如同制度。

但那晚,他的血壓仍不穩,平均動脈壓(MAP)在 62 到 65 間掙扎。護理師阿玲蹲在床邊,手裡握著導尿管。「醫師,他的尿有一點點出來,昨晚沒這樣。」我俯身去看,滴管裡每隔半分鐘閃過一滴。那種微弱的生理現象,有時比實驗室報告更具說服力。

我想起 2025 年 JAMA 那篇 LIBERATE-D trial。Liu 和同事們在多中心試驗中讓兩組 AKI-D 病人比較:一組遵循固定三次一週透析,一組則採「保守策略」,依每日尿量、症狀與電解質決定是否暫緩。結果雖未達統計顯著,卻顯示腎恢復率有上升趨勢,且沒有增加不良事件。那是對長久習慣的一次挑戰:不再「照排班透析」,而是傾聽身體的節奏。

我摸著病人的手背,皮膚冰冷、血管細窄。若今晚再做透析,血壓可能又掉到 50 幾,心肌的 perfusion 勉強維持。我和重症主治吳醫師交換眼神,他比我年長十歲,聲音低穩:「給他機會,先觀察。」

那一刻,我們選擇了「放下」而非「加強」。輸液滴速調整為 30 mL/h 的平衡鹽液(balanced crystalloid),尿量監測每小時記錄。凌晨四點,尿袋裡已有 20 c.c. 淡黃色液體。阿玲小聲說:「像是醒過來。」

這樣的「等待」並不輕鬆。早期文獻從 Bywaters (1941)Lucké (1946),都把透析視為救命的延命儀式;而 STARRT-AKI trial (2020) 再次質疑啟動時機的早晚。如今 LIBERATE-D 把焦點轉向「撤離」的藝術,當技術成熟,真正的醫療智慧或許在於知何時收手。

天亮時,病人的尿量累積至 250 c.c.,血鉀降至 4.8 mmol/L,乳酸 2.3 mmol/L。我把昨夜的透析處方劃上暫停線,只留下觀察與祈願。窗外的晨光透過百葉灑進機器外殼,透析機靜止的銀色閃片像一種溫柔的告別。

評論


LIBERATE-D 的精神在於挑戰「常規三次一週」這個歷史慣性。臨床上,透析頻率與強度不只是技術參數,而是血流動力學、細胞修復與醫療倫理的交會。試驗雖未達統計顯著,但其趨勢與安全性已提示:在 AKI-D 的恢復期,「做少一點」可能是讓腎重生的空間。這呼應 KDIGO 2023 指南對個別化 RRT 的強調。真正的臨床勇氣,不在加碼,而在觀察與節制, 那需要經驗、團隊共識,以及對患者生理韻律的尊重。(重勝)


參考文獻

  1. Liu KD, Siew ED, Tuot DS, et al. A Conservative Dialysis Strategy and Kidney Function Recovery in Dialysis-Requiring Acute Kidney Injury (LIBERATE-D Trial). JAMA. 2025; Published online Nov 7. doi:10.1001/jama.2025.21530
  2. Bagshaw SM, Wald R, Adhikari NKJ, et al. Timing of Initiation of Renal-Replacement Therapy in Acute Kidney Injury (STARRT-AKI). N Engl J Med. 2020;383:240–251.
  3. Bywaters EG, Beall D. Crush injuries with impairment of renal function. BMJ. 1941;1:427–432.
  4. Lucké B. Lower Nephron Nephrosis. Mil Surgeon. 1946;99:371–396.
  5. Kellum JA, Lameire 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Kidney Injury: 2023 Update of KDIGO Guidelines. Kidney Int. 2023;103:1020–104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ents & Nephrons
2會員
66內容數
Vents & Nephrons — Notes from the ICU 動靜脈間的臨床手記 在這裡,呼吸與腎臟的交會點,不只是數值與機器,更是抉擇與故事,記錄病房裡的拉鋸,文章融合臨床現場的真實感與文獻的證據,希望是典雅、深刻,又能對話的角落。
Vents & Nephrons的其他內容
2025/11/11
南台灣清晨五點,外頭的天還沒亮。呼吸器的嘶鳴聲與CRRT的泵動聲交織在ICU的低頻背景裡。病人是一位四十五歲男性,因暴發性肺炎導致急性呼吸窘迫(ARDS),昨夜我們啟動了veno-venous ECMO,現在再面臨新的難題…腎功能崩潰。
Thumbnail
2025/11/11
南台灣清晨五點,外頭的天還沒亮。呼吸器的嘶鳴聲與CRRT的泵動聲交織在ICU的低頻背景裡。病人是一位四十五歲男性,因暴發性肺炎導致急性呼吸窘迫(ARDS),昨夜我們啟動了veno-venous ECMO,現在再面臨新的難題…腎功能崩潰。
Thumbnail
2025/11/10
夜班的走廊空盪又冷。南台灣的十一月仍帶著微熱,空調卻讓病房像冬天。監視器的螢光閃爍,顯示一串讓人皺眉的數字:Na⁺ 162 mmol/L。這是一位因腦出血插管入住ICU的患者,術後第四天,尿量持續上升,血鈉卻愈飆愈高。護理師問我:「主任,要不要給D5W?」 我盯著那串電解質報告,心裡盤算著每毫
Thumbnail
2025/11/10
夜班的走廊空盪又冷。南台灣的十一月仍帶著微熱,空調卻讓病房像冬天。監視器的螢光閃爍,顯示一串讓人皺眉的數字:Na⁺ 162 mmol/L。這是一位因腦出血插管入住ICU的患者,術後第四天,尿量持續上升,血鈉卻愈飆愈高。護理師問我:「主任,要不要給D5W?」 我盯著那串電解質報告,心裡盤算著每毫
Thumbnail
2025/11/08
凌晨兩點,ICU的燈光仍舊明亮。護理師把冷氣調弱,我卻覺得空氣更乾。床邊監視器的MAP穩定在68 mmHg,乳酸3.8 mmol/L。35歲的林先生因敗血性休克併急性腎損傷(AKI)已第三天,尿量仍少於20 mL/h。 我們啟用了新到的微循環監測儀,探頭貼在指甲床與舌下。螢幕上浮現細碎的紅光,血流
2025/11/08
凌晨兩點,ICU的燈光仍舊明亮。護理師把冷氣調弱,我卻覺得空氣更乾。床邊監視器的MAP穩定在68 mmHg,乳酸3.8 mmol/L。35歲的林先生因敗血性休克併急性腎損傷(AKI)已第三天,尿量仍少於20 mL/h。 我們啟用了新到的微循環監測儀,探頭貼在指甲床與舌下。螢幕上浮現細碎的紅光,血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個夢境非常能反應我最近的心境與感受,需要屬於自己的沉靜時間。
Thumbnail
這個夢境非常能反應我最近的心境與感受,需要屬於自己的沉靜時間。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為這個世界帶來的佛法和法音,匡正了佛教界末法時期的亂象,給社會大眾對佛教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佛教是大悲為本、利益一切眾生的,真正修行學佛會讓人們家庭美滿幸福,事業成功順利,會帶來世界和平,人類安詳。也有人講述自己和身邊的人在學習南無羌佛的佛法後,帶給他們的種種不可思議的好處。
Thumbnail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為這個世界帶來的佛法和法音,匡正了佛教界末法時期的亂象,給社會大眾對佛教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佛教是大悲為本、利益一切眾生的,真正修行學佛會讓人們家庭美滿幸福,事業成功順利,會帶來世界和平,人類安詳。也有人講述自己和身邊的人在學習南無羌佛的佛法後,帶給他們的種種不可思議的好處。
Thumbnail
離岸風電投資關乎台灣競爭力 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即將拍板定案,這一樁始於彰化縣政府「擋綠電」,之後因外商大動作停工而引發譁然的能源爭議,可說幾近生死關卡了。世界第一的離岸風電供應商,丹麥國營企業「沃旭能源」,從1991年建造世界第一座離岸風場Vindeby至今,恐怕難以想像,台灣政治紛擾與不理性竟然如
Thumbnail
離岸風電投資關乎台灣競爭力 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即將拍板定案,這一樁始於彰化縣政府「擋綠電」,之後因外商大動作停工而引發譁然的能源爭議,可說幾近生死關卡了。世界第一的離岸風電供應商,丹麥國營企業「沃旭能源」,從1991年建造世界第一座離岸風場Vindeby至今,恐怕難以想像,台灣政治紛擾與不理性竟然如
Thumbnail
之前提到,有個人,我夢過他很多次,時至今日,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會夢見他… 我調整重心,後腰還感受到他的支撐與保護,一步一步直到安全下來,他才收回他的手。他一直都是如此謹慎、如此紳士,我們明明如此靠近,卻還是覺得離他好遙遠…
Thumbnail
之前提到,有個人,我夢過他很多次,時至今日,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會夢見他… 我調整重心,後腰還感受到他的支撐與保護,一步一步直到安全下來,他才收回他的手。他一直都是如此謹慎、如此紳士,我們明明如此靠近,卻還是覺得離他好遙遠…
Thumbnail
《返校》是個文藝腔頗重的IP,影集裡甚至使用了詩人蕭詒徽的得獎詩作〈乘客〉,作為方芮欣的作品。〈乘客〉與影集有著巧妙的互文,不僅在原詩意境上開展出其他解讀,也呼應方芮欣、劉芸香等人被遺棄、無法融於世界的感受,以及劇中人物殘破的自我價值。理解〈乘客〉這首詩,不僅能一窺劇中角色心境,甚至預示了劇情發展。
Thumbnail
《返校》是個文藝腔頗重的IP,影集裡甚至使用了詩人蕭詒徽的得獎詩作〈乘客〉,作為方芮欣的作品。〈乘客〉與影集有著巧妙的互文,不僅在原詩意境上開展出其他解讀,也呼應方芮欣、劉芸香等人被遺棄、無法融於世界的感受,以及劇中人物殘破的自我價值。理解〈乘客〉這首詩,不僅能一窺劇中角色心境,甚至預示了劇情發展。
Thumbnail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對抗黑夜的反射,它也有生命,也有情感,也有需求,渴望被理解,而不是被遺棄在陰暗的角落,侷促不安。
Thumbnail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對抗黑夜的反射,它也有生命,也有情感,也有需求,渴望被理解,而不是被遺棄在陰暗的角落,侷促不安。
Thumbnail
浮動的光影,照映在臉上,時間慢慢的流淌, 我靜靜的等待,等待著不屬於我的複製幻象
Thumbnail
浮動的光影,照映在臉上,時間慢慢的流淌, 我靜靜的等待,等待著不屬於我的複製幻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