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VS Code 裡可以用的 AI 助手非常多,大致可分為 GitHub/Microsoft 官方的 Copilot 系列、各雲端廠商提供的 AI Coding 助手,以及大量第三方 AI 程式碼助手與多模型擴充套件。
常見代表包含 GitHub Copilot、Gemini Code Assist、Claude 擴充、各種 ChatGPT 擴充、Tabnine、Codeium、Continue.dev 等,基本上常見的大型模型都已經有人做成 VS Code 擴充。
官方 / 平台級助手
這類助手通常由大型雲端平台或程式碼託管平台提供,與其生態系緊密綁定。- GitHub Copilot / Copilot Chat:由 GitHub 與 Microsoft 提供,支援程式碼自動補全、聊天解說、重構與 VS Code 指令搜尋,是目前 VS Code 裡最主流的 AI 助手之一。
- AWS CodeWhisperer:AWS 推出的 AI 補碼工具,有 VS Code 擴充,可依照你的程式碼與 AWS 服務建議程式碼片段,適合重度使用 AWS 的專案。
- Gemini Code Assist(Google):Google 官方的 VS Code 擴充,只要在 VS Code Extensions 裡搜尋「Gemini Code Assist」安裝,就能在側邊欄開啟 Gemini 的聊天與補碼功能,支援自然語言問答與程式碼操作。
模型商官方 VS Code 擴充
由 AI 模型開發商自己推出的擴充套件,通常能最快用到該模型的最新功能。
- Claude 擴充:Anthropic 提供的 VS Code 擴充,支援側邊欄聊天、Plan 模式(先產生修改計畫再套用)、自動接受修改、@ 標記檔案等,適合需要大範圍 refactor 或多檔案修改的工作流。
- ChatGPT / OpenAI 類擴充:市面上有多個 ChatGPT 相關擴充,支援在編輯器內對話、產生或重構程式碼,有的可以直接填入你的 OpenAI API Key 來使用自己帳號的額度。
第三方 AI 程式碼助手
這類工具通常更專注於程式碼輔助功能,有些提供免費方案或私有部署選項。
- Tabnine:老牌 AI code assistant,有 VS Code 擴充,提供補全與聊天功能,支援多種語言與框架,也強調企業版的隱私與本地或私有部署能力。
- Codeium / Windsurf:Codeium 提供免費給個人使用的 AI 補碼與聊天助手,支援多 IDE 與多語言,作者說明不會用你的程式碼訓練模型;另外他們也有自家 IDE(Windsurf),但同時有 VS Code 擴充可用。
- Continue.dev:開源的 VS Code AI 助手,可自己設定後端模型(例如 Hugging Face、OpenAI、自架 LLM 等),適合想要高度可自訂、多模型路由與本地部署的開發者。
- Keploy、Bito 等:有些工具主打測試產生、後端模擬或更進階的體驗,例如 Keploy、Bito 等都提供 VS Code 擴充,把 AI 用在生成測試、重構與理解大型專案。
- Graphite、Sixth AI、Vortex 等新興工具:這類工具提供 AI 協助 Code Review、全專案索引、對話式修改等功能,是近一年成長很快的一群擴充。
支援多家模型的一站式擴充
有些較新的 VS Code AI 擴充本身不是模型供應商,而是當「模型聚合平台」,在同一個 UI 下支援 ChatGPT、Claude、Gemini、DeepSeek、Qwen、Mistral、Grok 等多家模型與後端。
對已經有多個 API key(例如 OpenAI、Anthropic、Google、阿里、字節等)的使用者,這類聚合擴充可以讓你在一個側邊欄裡切換模型來比較效果或節省成本。
如何在 VS Code 中安裝這些 AI 擴充
- 在 VS Code 左側點 Extensions(或用快捷鍵
Ctrl+Shift+X/Cmd+Shift+X)。 - 搜尋你想要的 AI 名稱,例如「GitHub Copilot」「Gemini Code Assist」「Tabnine」「Codeium」「Continue」。
- 點 Install 即可。
多數擴充在第一次啟用時會要求你登入對應服務(GitHub、Google、AWS 等)或填入 API Key,像 ChatGPT 類擴充通常需要到 OpenAI 後台產生 API Key 後填入設定頁面。
簡單選擇建議(依常見情境)
面對這麼多選擇,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境快速篩選:
- 情境一:已經在 GitHub / Microsoft 生態、想要「裝了就用」型體驗
- 建議:優先選 GitHub Copilot + Copilot Chat。
- 情境二:公司重度使用 AWS 或 Google Cloud
- 建議:可以分別看 AWS CodeWhisperer 或 Gemini Code Assist。
- 情境三:想要免費方案或考慮自架 / 私有部署
- 建議:可以評估 Codeium、Tabnine(含企業私有部署)、Continue.dev 這類工具。
- 情境四:想用最新的大模型(Claude、Gemini、DeepSeek 等)並自由切換
- 建議:可以找專門支援這些模型的 VS Code 插件(例如 Claude 擴充),或是支援多模型的聚合擴充(如 AI Studio 類擴充)。
如果你有特定需求(例如:完全離線、本地 LLM、自架 API Gateway、多代理協作等),可以再從 Continue.dev 或 Tabnine 企業版這類支援高度自訂的擴充中,挑選最適合你現有工作流的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