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SA(狀態感知),感覺蠻有用的。
甚至覺得好像很貼近我平常的生活方式。所謂的SA是指Situation Awareness。
就字面上意思是指身邊環境狀態的自我意識感知。
最早是美軍用在訓練空軍駕駛員,要能應變或提前預測各種現象,做出提早應對反映。
所以訓練他們這套應變和提前觀察判斷的手段,以提早做好準備應對各種狀況。
這個SA其實有三個要點:
- 感知
- 理解
- 預測
感知,周遭物視野環境的人事物,或是有沒有反常的情況。
理解,這些人事物,正在做些什麼。他們正在做正常的事情?做不太正常的事情?有沒有做出我無法理解的事情?有沒有做出會
預測,這些周遭的人事物,會因為自己平常對經驗理解的判斷,可能會做出怎樣的行動。
舉一個防身的例子來說:
你走在路上,看到一個男子眼神鬼祟,有時盯著你看,有時看向他方。這時你已經先感知到他的存在,所以會對他有所提防。
接下來你可能會利用日常生活的經驗判斷這個人,行為舉止是針對你還是不是針對你,進行一種理解。
比方你認為他可能只是習慣就這樣(台灣這樣的人挺多),判斷威脅不大,那麼頂多就是稍微離他遠點距離走過。
而若是判斷他極具威脅,你不足以與他對抗,就選擇與他走反方向甚至繞過他所在區域走。
這邊就是一個關鍵點,如果沒有SA意識感知,有時我們其實沒想太多,不管是以上哪個判斷,你就直接往他身旁無視而過。
而這就是最恐怖的地方,忽視/無視潛在威脅。
如果是根據SA意識感知,你應該在看到對方的威脅狀態時就理解並做出預測,如果對方有進一步行動,你的反抗作為或是防護作為是什麼。
這個作為能不能有效保護你。
比方說在你眼前他開始行動了,你根據周遭要能馬上判斷能利用的環境與物品和逃出點是什麼。
做出對你最有利的方式應對。
如果他沒行動,你也判斷應該威脅不大,那麼隔著一段距離經過時也要掌握他的所在位置,時時提防。
直到你確認遠離威脅,並已進入到安全地點為止。
這些東西如果不是刻意訓練,一般人不會有這樣的意識存在。
有時往往就是造成我們會不會受到突襲受傷的主要關鍵。
仔細觀察其實可以發現,這個方式可以/也正被應用在世界上各種地方。
像是國家防衛的意識。開車時的防禦型駕駛。甚至是各種日常工作中。
根據這個理由,我買戰術手電筒應該就不算是玩具,而是有SA意識的防護型產品了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