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被動投資,主動思維

懶人投資,被動收入,機器人理財等,這類不需要人動腦筋的訴求,不論在廣告或書籍都很常見,因為它能夠打動人心,希望用簡單的方法,克服複雜難懂的市場;但這樣的訴求,像是不勞而獲的概念,是合理的?可以持續的方法?

 

自由市場機制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夠自動調整,價格變化會引導供需,調整資源,若不合理的資源過度集中,形成泡沫,當資源無以為繼,趨勢反轉則自然消除泡沫;不論是否被動投資,都得面對市場機制,當資源過度集中,或價格過度偏離長期平均價位區,隨時可能出現價格調整,改變資源流向。

 

ETF是一種被動投資工具,符合懶人的簡單訴求,加上巴菲特也曾極力推薦,近年大受歡迎,不過,台灣央行總裁最近提醒ETF的系統風險現象,全球ETF總資產規模較2013年底增加近20倍,個別股票的報酬率相關係數上升,意思是資源明顯集中,而個別股的好壞與企業經營績效脫鉤,而是隨著ETF規模膨脹,無法藉助分散投資讓風險降低;這是一種不合理的資源過度集中,萬一情勢轉變,會讓市場跌幅擴大,容易引發金融失序。

 

所謂懶人投資,被動投資,機器人理財等方法,並非不用動腦筋,而是已經先有人動腦筋想出一套模式,讓其他人照著已經設計好的模式進行投資,像是程式交易或機器人理財,事先設計程式的邏輯,讓交易照著設計者的邏輯進行,但萬一市場出現程式設計者沒考慮到的狀況,就可能造成所有利用這套程式交易者同時虧損,而這同時虧損的規模夠大的時候就成了系統風險。

 

巴菲特的投資邏輯裡有兩個重要的觀念,一是等大家都逃離市場時才買股票,這時候有較好的價格,另一個是不要看到球來就揮棒,要等好球才揮棒,頻繁交易容易出錯;這兩個投資觀念,有別於被動投資,而屬於主動選擇的邏輯,有助於創造較佳的績效,但這是ETF被動投資工具不納入考慮的狀況;在趨勢不變的情況下,確實不需考慮這種狀況,因為價格會持續上升,較少人會逃離市場,而且多數是好球的情況,隨時揮棒的成功率高,但在相對高價區,趨勢可能轉換時期,價格不再上升,許多壞球迎面而來,如果還是被動而不閃躲,揮棒的失敗率會明顯提升,這種未被納入被動投資設計考慮的情況,就是被動投資的風險,或是可能造成關鍵致命傷的地方。

 

以台灣50ETF為例,4月底到7月中這段期間,大約從74元漲至82元,7月中至今則停滯於82元附近,前半段時間隨時都是好球,後半段時間則還看不到獲利的績效,被動投資不會主動考慮這裡是否價格過高,不會主動考慮這裡的價格停滯是否因為趨勢即將轉變,買在最高價位區,並迎接一段時間的下跌,就是被動投資必須忍受的風險;以技術角度而言,台灣50已經跌破月季均線,且常被用以操作觀察的周KD指標交叉向下,這裡已經進入被動投資的高風險區,同時,台灣50高度連結著加權指數的表現,意味台股指數也面臨相對較高的修正風險,適度調整資金配置是這時期較合理的選擇。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不勞而獲的好處,即使是被動投資,最好還是維持一定程度的主動思維,彌補原始被動投資工具設計不納入考慮的風險情境,某些情境狀況下,主動判斷投資風險,可以避開被動投資的風險區,讓被動投資取得更好的績效。

 

股價線圖來源:Yahoo!奇摩股市網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