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推動越南經濟的摩托車大軍

東南亞國家中,台商最多的地方應該要屬越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越南和中國的淵源較深。

 

我在1998年首度到越北的河內市,朋友派了秘書來接機,名片一遞上來,「阮氏香荷」。我笑著說,「妳是日本人嗎?」。阮氏香荷也笑「不是啦,我是越南人」。華語說得真是字正腔圓,是河內大學中文系畢業生。

 

從機場到河內市區的路上,景致跟台灣鄉間幾乎一個模樣。田間工作的人,也都戴著很像台灣人習慣戴的斗笠,讓人有相當的親切感。

 

後來在河內東逛西逛,發現越南還真的很中國,古廟裡全是正統的漢字,河內著名的文廟裡展示了許多石碑,上面刻的都是咬文嚼字的中國古文。其實直到現在,越南高中畢業證書雖然是用越南文,可是頭銜卻稱作「秀才文憑」。至於大學文憑?那還用問,「舉人文憑」是也。

 

所以當中國大陸經濟開始起飛,生產業者的營運成本開始變高之後,許多必須靠勞力密集、低工資才能維持利潤的台商就不得不撤出,很多人就選擇轉進勞工相對低廉,文化最接近華人的越南。

 

讓全民動起來的工具

 

那次越南行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還有一點,就是滿街摩托車,一眼望過去,就只有密密麻麻可以形容。我當時就對接待我的朋友說,越南的經濟一定發展得起來。因為就像台灣當年經濟起飛時一樣,除了國家的正確政策之外,還需要全體國民共同的努力,而摩托車,就是讓全民「動起來」的最佳工具。

 

後來我因工作關係,去了越南無數次,眼見越南的經濟果然發展愈來愈快,摩托車也愈來愈多。除了晚間11時以後到早晨8時之間這個時段,無論是胡志明市或是河內,整天都是「隆隆隆隆」的摩托車聲。成千上萬的摩托騎士,從早到晚在擁擠的道路上熙來攘往。這個國家怎麼會不充滿活力、衝勁?

 

摩托車是越南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Photo source:pixabay

 

越南的摩托車多,結果也形成了獨特的摩托車文化。譬如,在越南別看到對方騎摩托車就覺得他「沒什麼」。我在越南認識的好幾位台商「陳董」、「黃董」、「周董」⋯⋯,平常都是以摩托車代步。有次在河內請一位在下龍灣開設餐廳的老闆娘舊識吃飯,她婀娜多姿盛裝而來。餐畢送她出餐廳,才發現她是騎摩托車來的,坐上車時還需優雅地將長裙下襬挽起。

 

那麼,說了半天,摩托車究竟與越南的經濟有什麼關係呢?就舉個例子吧。越北芒街和對面中國廣西省東興市之間,每天走私過去的橡膠就有700噸之多。這些私貨,大部分都是摩托車「嘟嘟嘟嘟」運過去的。

 

困難的勞資關係

 

對於台商來說,基於前述原因,如果要在東南亞國家中做一選擇,到越南投資設廠應該最理所當然,唯一就是越南的勞資關係較難處理。

 

如前所述,許多台商選擇到越南,工資低廉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但也正因為如此,有時無法或者也無能力過度顧及工廠員工的待遇、福利。越南有眾多涵蓋各國企業設廠的工業區,彼此之間很容易攀比,自覺受委屈的越南工人就會串連示威,甚至引發暴動。

 

根據越南總工會所發表的勞資關係報告,罷工事件72%發生在外資企業,又有80%的罷工集中在台商眾多的南方重點經濟區。越南工人罷工具有無組織性和傳染性的特點,帶頭罷工的越南工人會阻撓、恐嚇、毆打其他想上工的工人。

 

事實上,罷工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越南的台商企業。以台商最為集中的平陽省為例,大小台企約有400~600家,將近80%都有被罷工的痛苦經驗。

 

此外,「越南勞動法」明文確認罷工的合法性,工會可以通過投票決定罷工,罷工提議一旦取得過半數支持即可實施。「越南勞動法」嚴禁企業對罷工參加者或罷工領導者採取壓制,報復行為。只要罷工不導致公共危機,誰都無權出面阻止,即使罷工真對社會造成損害,也只有越南總理有權干預。也正因為如此,越南工人才會動輒罷工。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台灣,多數人都認為東南亞局勢不明且難以捉摸,而比起其他地區的國際新聞,東南亞相關的議題和版面也少上許多,且大多倚賴外電,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我認為東南亞議題對鄰近的台灣來說,可以借鏡也能作為參考,有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