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7/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運氣運氣,到有意識地寫,到不受他人影響地寫

最近小茜的〈很努力長大的人並沒有辦法〉又在FB上被轉貼,說真的我還真沒想到,過了一年之後,還有人繼續讀著。但其實這篇文章還有個更重要的後續,也就是我對小茜寫的東西引發熱烈反應後的思考。我不太確定有多少人讀過,但我希望大家不只是看到「一篇小孩寫的,打動人心的文字」,不只是看到「小孩文字的好」,更可以透過小孩寫東西的過程,去思考「寫作究竟是什麼」或「寫作究竟是為了什麼」。
以下是去年所寫的文章。
昨天我對小茜說,我覺得你這段東西寫得很好,你會想投稿嗎?小茜說這個可以投稿喔?我說我覺得不錯啊,不過我也不確定投了之後,編輯會不會用,因為編輯有編輯的考量,所以不管有沒有刊登,都不用太在意。就算投了之後沒有刊登,但我想放在我的部落格上跟大家分享,可以嗎?分享就是讓大家可以看到你的作品
小茜點頭。
然後,昨天貼了小茜的文,也簡單敘述了當下的狀況。FB上的回應超越我的想像。許多人說這個小孩寫得很棒,有好多人說「並」這個字真的是用得太好了,然後版上也有人討論起關於並這個字的意思,以及它該怎麼用。
我現在想說另一件事。
從前我讀工業設計,大一的時候上基礎設計課。因為是基礎設計,所以我們可以天馬行空地想,暫時不用受到使用者取向的限制。而那門課第一個題目是「與自己對話」。
我現在的重點並不是要說我做了什麼。我要說的是當時的一個感受與經驗。當時我的作品受到老師的好評,但我卻不太了解為什麼。我所謂的不太了解是,我順著直覺選擇了材料做出一個我心中的模型,但是我對於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選擇這種材料而不是那種材料,我並不是非常清楚。
然後對應到寫作上。老實說我對自己一開始被說寫得很好的,也是有點不太明白。因為我幾乎是很直覺地寫,而對於自己那樣寫為什麼會被說「好」,不是很清楚。但是隨著一直寫一直寫,慢慢地我才越來越知道「為什麼自己要這樣寫」。
從下意識地寫,慢慢變成有意識的寫,我越來越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用這個字,而不是那個字;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口氣,而不是那樣的口氣;為什麼選擇這種語感而不是那種語感;但儘管如此,還是有不是很清楚的時候。
但這些都需要時間。這些並不是誰誰誰告訴你,哪個字要怎麼用,而是要自己隨著一直寫一直寫,慢慢地去感覺。
我說下一次上課,我會跟小茜再討論關於「並沒有辦法」,以及「還是沒有辦法」這兩個表達的方式,對她來說有沒有不一樣。但是老實說,我不認為這是寫作課的重點,寫作課的重點並不是仔細地討論哪個詞該怎麼用。重點是:我說說我對她寫的東西的感覺,她聽聽看我說的是不是她要表達的。比如說,大家都覺得「並」字表達了一種不甘心和憤怒,覺得這個字「用」得真好;但是這個感覺真的是小茜要表達的嗎?小茜是很清楚要用「並」字而使用「並」字嗎?從跟她討論的過程中,我不確定她是不是有意識地使用,而我也不確定小茜本人確不確定。
她當然有可能是有意識地用,也有可能像我從前一樣是很直覺式地用。
很直覺地用,可能跟語感有關。但小茜知不知道語感是什麼呢?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我寫的這些這麼囉嗦的東西是因為──我覺得有些人突然把一個小孩說得太厲害了。當然,我也覺得小茜寫得很好,但那個好不是她用字有多厲害,而是她慢慢開始知道「寫作」是可以寫自己的感覺,寫真實的感覺,而不是「作文」。
而一個人寫自己的感覺,本來應該是很「正常」的事。但不曉得為什麼,這樣正常的事在現在被認為很值得鼓勵、很厲害。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也正是那個覺得這件事很值得被鼓勵的人,因為有太多小孩會問:「老師,我要寫什麼?」「老師,這樣寫可以嗎?」
帶了小茜他們班一年,一個禮拜只上一個半小時,老實說小孩們的變化非常緩慢。但是漸漸地,他們從一開始一直問「這樣寫可以嗎?」到會說「我現在不想寫」、「我要有靈感才要寫」、「我靈感來了趕快給我紙……」「我靈感來了可是有一個字我不會寫趕快幫我……」
上寫作課最難的是,你無法設計出「有用」的課程。比如幾次小孩寫出令大人驚訝或感動的東西時,幾乎都是在無預期的狀態下。比如這次小茜是在還不想寫,所以想要先寫功課,然後寫功課寫到一半突然想到要寫的東西……
所以呢?這種事很難說,如果一開始就跟小茜說「上寫作課不能寫自己的功課喔,」那小茜就可能不會寫出那幾句令大人們感動的話(但是上課時大家都說自己要做其他的什麼事,真的這樣可以嗎?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所以我說,有時候「寫出好東西」真是運氣運氣。所以寫作的重點真的不是「寫出好東西」,小茜並不是為了「寫出好東西」而寫那幾句話(不管用的是「並」或「還是」),她只是單純地寫出自己的感覺而已。
而當她知道自己寫的那幾句話,獲得那樣多人的認同時,她一定會開心的。然後接下來她會不會被影響呢?她會不會期待自己之後寫的東西,一樣獲得大家的「讚」跟「分享」呢?有可能喔!而這也就是寫作之路的另一個考驗。
如何從運氣運氣,到有意識地寫,到不受他人影響地寫。這不只是小孩的功課,而是所有寫作者的功課。
不過,小茜那幾句「並沒有辦法」,不管是在有意識還是下意識的情況下寫出來,它在無形中都感動與安慰了許多大人,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這個力量可以讓小孩知道,就是因為「不為了什麼而寫」(不為老師、不為功課),「只為你自己想寫的那個東西而寫」,文字才有「可能」產生這種力量。
明白這件事需要時間,對小茜、對我,都是不容易的事。
──2015年10月22日,2016年10月23修改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