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沒人知道的運動倫理學(四):當運動成為信仰

在本系列第三篇裡,我已提到運動可能因為強大的向心力(愛國心)而成為一種「信仰」,並且產生某些負面的效果。但運動作為信仰時,不一定只有負面影響,我們於此就要來看「運動做為一種宗教」所引發的各種倫理議題。

運動可以是宗教嗎?

「宗教歸宗教,運動歸運動。」最好是這樣。
在宗教研究這學門中,「宗教」也有多種定義,有時甚至連「毛(澤東)主義」都被當成宗教。因為存在彈性,是以當我們說「運動做為一種宗教」時,在某些方面是可以成立的;或是這樣講:運動在幾個層面上和宗教非常類似。
首先來看「軟體」,精神面。許多人透過運動過程,或是透過觀賞比賽,而獲得下述的感受,如「靈性的提升」或「救贖感」,覺得「人生完滿」、「充滿意義」,「有難以言喻」的「充實感」與「成就感」,甚至「與世無爭」。
有些運動員在高強度或持續運動之下,甚至會出現有如超自然體驗的奇異感受,如天人合一感,或是看到自己的靈魂與肉體。這些內在感受和一般宗教的內在感受差異不大,就算是以量化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別。有些宗教更會以特定模式的運動將人帶入宗教的神秘狀態,如部份的蘇非派穆斯林(土耳其轉圈圈的看過吧?)。
真的沒看過,這不是來了嗎?蘇非派的薩瑪儀式。 Photo source:  Vladimer Shioshvili @Flickr CC BY-SA 2.0
其次來看「硬體」,就是物質面。許多宗教場合的空間佈局與職業運動或大型賽會活動的空間規劃存在明顯的類比關係,甚至根本就是用同一個場地來辦佈道會和比賽,所用的影音設備供應商還是同一家。
一些具體符號,儀式的形式(歌唱、齊一性動作與虔誠默禱),甚至激動時(靈性高峰的激狂與比賽熱戰時的激情)的舉動,兩造也都非常類似,甚至有你抄我,我又抄你,相互學習求進步的狀況。
這不是現在才被發現的。歐陸學者早在上世紀中,職業運動與奧會開始興盛之時,就指出宗教與運動在各層面的相似性。他們甚至明確指出,正是因為傳統宗教「退燒」,讓出了人力、休閒時間與資金等各方資源,因此運動等娛樂活動才成為新的宗教。
別忘了我們也會用「偶像」來稱明星運動員,也請注意「偶像」這兩字原來指的是什麼。那這樣的兩者交纏狀況,又會在運動倫理學中產生什麼樣的意義呢?

當「玩」轉變成為「神聖行動」

「運動」(sport)其原本的定義接近於「休閒」,不一定有劇烈或明顯的動。在各項運動創發之初,通常也是為了「玩出趣味」,不好玩,就沒人要玩了。接下來某些運動可能會被體制收編,開始出現宗教意義(如早期奧運,或中南美洲的原住民運動),或為宗教服務,甚至過繼這種神聖性,而成為有特殊意義的神聖儀式。像現代奧運誕生後,就反過來成為古希臘宗教的載體。不然那聖火是點爽的?
到了近代,有更多的運動被發明出來,「運動宗教化」是以獨力演化的方式為之,基本上不太受到宗教的指導或影響。雖然籃球排球的確是基督教團體為了宣揚宗教意旨所發明的,不過現在這種味道已經很淡了。籃、排球的宗教化有另外的成因。
單項運動可能成為一種宗教,特定運動團隊也可能成為宗教標的。當神聖性出現,原本的趣味性就可能會下降,察覺不出運動神聖性的人,就會以這種運動為苦。
這種行為目的的轉變(從「好玩所帶來的滿足」到「朝聖所帶來的滿足」),將帶來一系列倫理衝擊,甚至開始讓人懷疑從事運動的意義。

輕鬆玩會被糾正

首先,是想輕鬆玩的人,可能會被「宗教化派」的人糾正,強調這類運動不只是樂趣,而是應該以神聖的方式進行,是一種「淨化活動」。淨化活動是宗教活動的常見特質,讓人從前宗教的污穢或染疾的狀態脫胎而出,成為「新的人」。
如果運動轉變成為宗教活動,就會帶有淨化特質,因此參與者必需為此有心理準備,經過某種「齋戒沐浴」的心態和生活管理,而後才能進行運動。你可能看不太懂這段描述,但如果提起「大賽前是否可以做愛」的爭議,你大概就懂了。將運動視為宗教信仰的人,通常會反對比賽前從事性行為。
但如果是追求「樂趣」、「好玩」的人,哪有差?做愛也是種「運動」啊!有些生理學研究還認為做愛有益提升運動表現咧。之所以會排斥賽前性行為,很可能是因為將性視為是污穢的,有辱運動的神聖性。

出現神聖場域

另一個宗教化的特色,是出現神聖場域。球場,就是需要敬意以對的空間,其一草一木,場地界線,任何固定與非固定的球具器材,都會神聖化,不再是附屬於人的存在,其本身就成為崇拜、對話的實體。聽不懂?
你應該在網路看過有人去大聯盟、NBA球場「朝聖」的打卡或遊記吧!就算沒說出「朝聖」二字,但他到了那個場所,有說出「一生一定要來一次」、「人生完滿」、「死而無憾」的誇張評語吧?
熟知運動的人,就會知道這種神聖場域不是一日造成的,而是需要透過時間、歷史,才能塑造出某種神聖場域的價值脈絡。這種場域的神奇力量會有外延性,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球星使用或是簽名的器物:它們是在「神聖場域」中由「神」所使用過的,兩個引號內的要素交疊,才會有這樣的龐大影響力。
到了這種空間,無法解讀神聖性的人(「所以這地方厲害在哪裡?」)可能就會受到攻擊、批判,但這種批判顯然在道德上是有爭議的。我們雖說應該尊重別人的「宗教」,或至少尊重別人的嗜好,但運動場域和真正的宗教場域有一些明顯的差別,運動場(至少觀眾席)通常不會禁止「非教徒」出入,甚至基於商業考量,會歡迎所有的「無知大眾」。
也就是這個「聖地」的管理者,可能不關心入場者是不是瞭解神聖性,只要不破壞、不亂丟垃圾就好了,而清楚其宗教性者,就可能會因此感到不快,而產生爭執。這種爭執很難引用解決宗教衝突的「多元包容」溝通模式,因為那可能只是零散的運動迷在發神經,甚至沒辦法說是一種具體意識,像是教派那樣。
舉例來說,像「甲子園球場」,有些人因為那是阪神虎隊主場而認其為聖,有人因為是高中棒球比賽的決賽地而給予推崇,也有些人是因為棒球漫畫看多了,他並不在意真的的高中生或職業比賽,但他就是覺得那邊很屌。這就可能讓此聖地出現三種不同詮釋的宗教或教派。
「這有差嗎?」
有。對於「女性」是否可以進入賽場,就可能有不同價值觀點。阪神迷基本上會認為沒關係,球僮或開球者不就常是辣妹嗎?但高中棒球迷可能會反對,因為日本高中棒球是禁止女性進入比賽場地的。可是,看漫畫而以甲子園為聖地的,不見得會在意這點,因為漫畫中都有女經理。他們甚至不知道真正的高中棒球比賽,女性是不能進入賽場的。

大量的禁忌

已經不知其明確存在理由的規約,就是禁忌。宗教化後的運動空間可能存在大量的禁忌,多數可能原本是安全考量,也可能是基於歧視。
部份對於女性的場地禁令,一開始或許是為了保護女性以免受傷,但也有部份是基於傳統信仰中對於女性或女性經期的歧視,這種禁忌是不道德的,當然就應該解消掉。宗教化的運動會強化禁忌的力道,並且抗拒改革的力量,認為改革會破壞該運動的本質。一如許多「真正的宗教」。
另外,有些禁忌可能是基於效益考量。像是對於運動器材的禁忌,可能是基於物資不足的考量,所以會說棒球手套或籃球「不能坐」、「不可放在地上」。同樣的,部份國家有「棒球換場時不能踩到場地邊線」的禁忌,這很可能是因為早年畫線非常麻煩,所以才產生的相關要求。
神聖場域只要存在,就有機會不斷產生新的禁忌。相對來說,禁忌的演化與增長,也可能反過來促成運動的宗教化。
請想像這樣的場景。最早一批棒球員,因為亂踩邊線,被畫線的阿伯臭罵,所以產生「換場時不能踩到場地邊線」的規約,並教下一屆的學弟照做,「你們敢踩,就會被幹到飛起來!」接著學弟又教學弟,學弟又教學弟的學弟,代代相傳,「你防守換場時踩到線,就會衰!」「為什麼會衰?」「之前有個學長就很慘!照做就對了!」
甚至到了人工草皮球場,線根本是油漆畫上去的,學弟們還是會主動跨過線,就算為了閃過線而扭到,也在所不惜。最後那條線,就成「神」了。
這樣「對」嗎?

儀式中的犧牲行為

在運動中也可能出現宗教式的犧牲行為,比如說祈願賭咒,或是為了某些運動目標,而犧牲自己的肉體健康或人生的發展可能性。
為了勝利而以自己當成祭品,這種狀況不只是運動員,球迷也很常見:如果贏了的話就吃素/吃土/吃大便。這種狀況在沒有金錢利益的催促之下,只有「運動宗教化」能解釋這類沒有邏輯連結的行為。
另外一種犧牲就更深刻了,甚至可能抵觸運動的原初本質。運動的目標,除了樂趣之外,也在於提升體能與改善身心狀況。一旦運動宗教化之後,就可能出現「雖然損失健康,也不好玩,但就是要追求某些運動目標」的情形。
為了錢而犧牲健康,在職業運動中頗為常見,但如果沒有太明顯的金錢誘因,仍出現這種犧牲行為,大概就只剩下運動宗教化的理由了。為了「運動之神」,不惜搞到手腳半殘的程度,甚至搞到出人命(長跑或拳擊較常見)。
《小拳王》主角史吹丈和拳王荷西・孟德薩對戰後「燃燒殆盡」,成為動漫史上的名場面。 Photo source: Anime News
也有人會犧牲自己的人生發展可能性,而把所有個人資源投入單項運動。許多台灣基層教練之所以會堅守崗位三四十年,也都是基於這種宗教心態。雖然看來相當偉大,但除了獲得你讚許的那一瞬間,他的整個人生其實是倍受親友質疑,甚至自我懷疑的。就像許多為了宗教信仰奉獻一生的人,這是種「超義務行為」。

刻意類同宗教的商業化操作

最後要來看到的是炒作。這種運動宗教化,有時是因為商業化的操作所塑成的,包括製造運動明星,把運動場所聖地化,或是以虛偽故事行銷的方式把沒啥特別的小屁事誇張成為傳說(許多NBA球員的故事就有這類味道)。這往往是基於行銷上的考量,而不是基於對運動本身的尊重,這種操作當然存在道德危機。
雖然有些人認為這樣的外在價值操作可以與運動的內在價值交互作用,彼此提升,但畢竟這是被營造出來的宗教特質,一如其他「真正宗教」的商業化宣傳,很有走偏走錯的可能性。
如果上面這段太文謅謅,看不懂,那我就送你「豪神再臨」四個字,你大概就比較進入狀況了。

所以呢?

在倫理學上,我們應該怎麼面對運動宗教化?怎麼看待運動作為一種宗教?
第一,運動宗教化是一個趨勢,而且在商業力量的推動之下越來越誇張,也就越來越有道德危機。當事人或從業者可能會真以為自己是神,搞起一堆屁事來,嚴重偏離運動的本質,甚至大幅犧牲運動的核心價值之一:「真實」。
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讓運動參與者或觀眾瞭解這種趨勢的特性與可能影響,能隨時保持批判的心態,對於過度包裝的造神手法提出警示。
第二,是想辦法讓運動保有不同層面的價值的可能性。你能以神聖角度看待,也可以用輕鬆角度面對,讓運動保持發展彈性。你堅持要神聖看待,那你去,這不能阻止別人用隨便、輕鬆、好玩的角度來看待運動。
運動宗教化之後,有時會變得高不可攀,反而阻礙了新進者的加入。想想那些把MLB和NBA搞到進入門檻一堆的「專業球迷」(or祭司、廟公),我相信你懂。
第三,要批判宗教,首先必須瞭解它。不必抱持一味的反對與排斥態度,你應該深入運動現場,去瞭解那些狂熱者在想什麼,別只從外部就下定論。
台灣近年最大宗的運動宗教化,其實是馬拉松熱潮,到處都有馬拉松活動,許多單位還靠這賺錢。許多外人批判參與者只是去「自拍」、「不是真的有在跑」、「湊熱鬧」、「大拜拜」。這種看法是實情嗎?那什麼是真的馬拉松運動呢?
馬拉松跑者是最常進入「超自然狀態」的運動員,他們的經驗往往帶給研究者全新的思考向度。因為類似於宗教苦修的運動與練習方式,許多跑者都能說出非常神祕主義式的運動價值觀。就這個角度來看,運動宗教化似乎沒什麼不好,甚至是這運動的本質或高峰。
「但那是一流的跑者吧!其他人只是去湊熱鬧的呀!」
可是,沒有「大師」是一入門就變大師的吧。不論宗教或是運動,都是從「看熱鬧」而「參一腳」而「修練成精」的。別修練到「走火入魔」,就好了。對吧?

延伸閱讀:
封面圖片:Pexels CC0
編輯:宅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