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台南的清晨只有十度,早上送天一上學,寒風一陣一陣地吹過來,忍不住下車買一個飯團。看着手上小小的一顆,讓天爸好懷念大學時經常吃的飯團加蛋!
香港人不知道甚麼是飯團,不是日本三角形的那種,而是在中式早餐店配豆漿一起享用的美食!試想一下,店員打開木桶的蓋子,一陣蒸汽湧出,右手用飯匙把飯平鋪在左手包裹濕毛布的塑膠袋上,用力把飯壓扁成一片,然後加上榨菜、菜脯、肉鬆、油炸鬼(油條)等材料,再補上一點飯,塑膠袋子往內一翻,用力捏緊,就成了一個圓桶形的飯團。
是不是很像上海粢飯?其實是同一件事,但香港吃到的上海粢飯,完全不能跟台灣飯團相比!香港的上海粢飯,一般都是現成做好,放在蒸蘢中保溫,所以當你想吃的時候,油炸鬼都變成老油條,不脆不硬,完全沒有咬一口「擦」一聲的爽脆快感。再說香港的上海粢飯配料非常單調,米飯又濕又硬。天爸試過幾次都吃到胃不舒服,之後都沒有再在香港吃粢飯了!
二十年前,天爸在台北念大學的時候,因為是窮學生,所以三餐必須小心花費。而飯團正是便宜又夠飽的好東西,曾經一段時間一日三餐都是吃飯團。以前師大夜市巷子中有一家中式早餐店,雖說是早餐店,但因為晚上門外會賣滷味﹐所以早餐店晚上仍會營業,好讓買滷味的食客進店內買杯豆漿慢慢享用。但天爸只愛他們的飯團加蛋,每次到師大找朋友時都會買一顆,當人人在外面大排長龍要買滷味時,天爸獨愛木桶中冒出純白的蒸汽,那是一種單純且溫緩的記憶。
冬天微雨只得幾度的台北街頭,拿着一顆新鮮做好的熱飯團,放進外套的口袋之中,有種說不出的幸福,從手心直達心頭。
初來台南的頭兩個月,沒有汽車沒有機車,出入不便。雖然懷念以前大學常吃的飯團加蛋,但附近的早餐店均以西式為主,賣豆䊢飯團的一家都沒有。心想豆䊢飯團是不是北部的食物,南部或許沒有吧!但朋友告知菜市場有一家不錯的,就往菜市場找找看,原來不是早餐店而是攤販。
這一家攤販生意極好,早上開始一直經營到下午兩點左右,站在路邊不停手地包捏飯團。這一家的飯團材料更豐富,每咬一口都是香脆的配料,比在台北的更好吃!好奇問店員為什麼跟台北的不一樣,店員笑着回說:「台北吃不到那麼好吃的!」他們一顆飯團賣25元,如此說來台北的不是又貴又沒有比較好吃嗎?
但回憶總是美好的,就讓台北的飯團加蛋暖我的心,手中的台南飯團暖我的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