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2|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活動側記|追奇「關於我,和我的字」

喜歡追奇的讀者肯定知道,追奇一直以來,透過詩人及散文作家的角色,持續不間斷地書寫。文字內容以自身為核心,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帶給所有曾經迷惘困頓、不知如何自處,想在生活中找到一絲出路的讀者最溫柔的慰藉。在這樣撰寫自己的過程中,追奇也不免經歷那些自我剖析、挖掘,面對最真實的自我。
追奇是如何走上寫作的道路,又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達到平衡?寫作或許沒有那麼困難,但不歇寫作的秘訣,全端看你用什麼樣的角度理解「寫作」與「夢想」。透過這次的講座,我們邀請讀者們一起來和追奇聊聊,大家心中的「寫作」與「夢想」是什麼樣子;而追奇又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之中找出一條通往「夢想」的道路。(以下節錄自活動講座內容)

要做喜歡的事,得先發現自己喜歡什麼

如果想要做喜歡的事,那就必須有「啊,原來我喜歡做這件事」這樣的時刻出現。追奇在高中時進入了心中的第一志願(高雄女中),並在那邊開了眼界。對於追奇而言,在高中的年紀認識了各式各樣的朋友,而每個人對未來的想像都不太相同。這讓他理解到,人生的道路並非單一,而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是非常幸運的。
回頭看,十七歲可說是改變追奇一切的開端。升高二的暑假,追奇的母親剛去世不久,這個人生中的重大轉折,讓追奇開始思考人生的目標。要達成的究竟是自己,亦或是家人的期待?從小作為他人眼中模範生的追奇,總是按部就班、做著那些符合他人期待的決定;但經歷變故後,追奇開始反覆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並透過無名小站將心情紀錄下來。
剛上大學的時候,追奇花了一年的時間適應,這段時間也就是追奇口中的「寫作空窗期」。大二之後,追奇重新撰寫網誌,初期的時候一度找不回手感。透過寫日記的方式,追奇花了一些時間,重新讓自己開始習慣寫作,並且慢慢開始練習撰寫篇幅較長的文章。
曾有朋友開玩笑表示,說追奇在社群媒體上的形象和發文,像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也因為這件事,激發了追奇開設粉絲專頁的想法。透過粉絲專頁,追奇可以把另一個自己記錄下來,一圓了他17歲的作家夢。

當喜歡的事成為義務和責任

創了粉專後,不是在上面發發文就結束了。開設粉專,代表這塊園地上有一群追蹤你的人,他們追蹤你的目的大抵不出想要看你發表的東西,以及關於你這個人的相關事物。在這個前提下,要如何作為一個真正存在,而非虛構出來的人物、持續赤裸地書寫並推銷自己,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從大三剛創粉專時、極力排除「本尊現身」可能的追奇,在一次講座中遇到前輩林達陽,並在他的鼓勵下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鼓起勇氣、不再躲在筆名「追奇」的身後,讓大家知道:「嗨,我就是追奇喔」。這樣的過程對於追奇而言,是為達到繼續寫作下去,在私領域上必然的犧牲。
講座現場,讀者認真地聽著。

做喜歡做的事vs.賺很多錢

無論是做一份喜歡的工作,但賺少少的錢;又或是朝九晚五,有著不錯的收入卻每天都很無聊,這兩種工作追奇都做過。兩者讓追奇選,他還是會選擇做喜歡做的事。有讀者問,難道不可以用那些收入和空檔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嗎?追奇笑著回答,「我就是無法忍受那些無聊的空檔!」
剛從大學畢業的時候,追奇也曾經想過「要不要一輩子寫作」這件事。不過想想,如果要持續的撰寫自身,勢必需要有機會和人群有更多的交流;也唯有將自己更置身於這個社會中,自身的興趣才會從其他的事物中跳脫出來,繼續做那件「最想要做的事」。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後,生活也不再如以往單純,開始必須想辦法照顧自己,也逐漸了解所有事情都無法做到十全十美。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一退一進之間,追奇也逐漸摸索出在工作與生活中更適合自己的生存與寫作模式。對於追奇而言,這是一種成長、一種體悟,讓他有機會更認識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追奇經歷了第一本書的出版。對於多年來持續書寫的追奇,在某天工作時接到來自出版社主編的邀請,讓他更確信自己有能力出書,也有一群支持他的讀者。作為一位創作者,當內容和觀眾的條件都具備時,將自己的狀態穩定下來、持續創作,便成為更重要的事。
追奇的第一本書《這裡沒有光》,時報出版
活動下半場,追奇將講座主軸拉回讀者身上。透過檢視、回覆讀者們的提問,追奇也有機會再次暸解讀者如何透過文字與自身產生交流,並有了從讀者視角觀看自身的機會。追奇從他的Instagram帳號中篩選了一些問題,並在現場讓讀者們抽籤,逐一回答大家的提問。

Q1:最理想的愛情樣貌?
追奇:最理想的愛情,就是你願意為他改變,而且心甘情願,沒有怨言。
很多人會覺得愛情就是接受他全然的樣貌,彼此都不改變。但談過幾次戀愛後,追奇認為當你和一個人相愛時,很多改變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這樣磨合的過程,也正是戀愛能夠讓人成長的地方。一段理想的愛情,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雙方都能彼此包容,並且沒有一絲勉強。

Q2:對生活感到迷惘的時候,該怎麼辦?
追奇:維持自己的身心靈健康,照顧自己。
當一個人對生活、對未來感到迷惘的時候,當你不知道自己明天要如何是好的時候,那就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有好好照三餐吃飯嗎?晚上有睡好嗎?有作息正常,讓身體處在舒服、放鬆、機能良好的狀態嗎?若是明天尚未到來,而今天已經毀滅,那又怎麼去談對生活與未來的想望呢?

Q3:夢想vs.愛情
追奇:或許夢想跟愛情不需要被分開談論,愛情的實踐也可以是夢想的一部份。夢想是一個很抽象的詞。什麼是夢想?什麼樣的想法、目標,可以被稱之為夢想呢?
在幾年前還是學生的時候,追奇曾經想著「為了愛情放棄夢想,豈不是很可惜嗎?」。但認真一想,夢想到底是什麼?這個詞彙是否一直以來都被大家想得太偉大了呢?其實「夢想」白話一點指的就是「想完成的事」。每個人想完成的事都不一樣,夢想也沒有所謂平凡或非凡。如果這樣看的話,人與人關係的建立,似乎比起一件可以「達成」的目標,更為困難。
在生命中,要找到一個可以與他一起過生活、彼此相愛陪伴的人,這樣看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這樣想,愛情的追求和實踐為何不能被看作是「夢想」的一種呢?而我們能從愛情中獲得的生命體驗,會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讓我們成長。因此愛情和夢想,或許並不是需要捨棄其一去成全另一個的關係。

Q4:要怎麼好好長大?
追奇:保持快樂。
仔細回想起來,從小到大,追奇的生活似乎都還算順遂,並沒有經歷太大的災難或困難。如果我們要以更龐大的「世界觀」來檢視,那些生處戰亂地區的孩子,大部分都無法體會「長大」的過程。他們生活在不斷的逃亡過程中,有一天就突然長大了。如果你問他們是怎麼長大的,他們或許會無法回答。因此,保持快樂就是好好的長大。有一天當你回頭看,回憶是快樂的,也會讓我們開始有意識地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Q5:如何跟令你失望的人說再見?
追奇:保持距離,不失親密。
雖然這樣說,但要做倒是很難的。人總是不免因為「關係」,會在腦裡有著「我是他的XXX」,「他是我的XXX」這樣的想法。大部分人都不會存心想要製造衝突,對於身邊的人,所做的事大部分也都是出於善意。但就是會有這樣的時候,我們在關係中獨自努力,卻無法看到關係改善。對於家人,或許我們很難就這樣離開,但強硬地把自己留在令自己失望的關係中,不一定是個對雙方都好的方式,也不是一種對於愛的人的回報。或許更為重要的,是讓自己處於一個更為健康、更好的狀態,我們才有能力照顧並改善一段不甚令人滿意的關係。
很高興能邀請到在方格子開設「晚安,我的難言之癮」寫作專案的創作者追奇,和讀者們分享十分私密、個人的創作歷程;也很感謝讀者們願意到現場,和創作者建立更深層的交流。未來,我們也將舉辦更多創作者的分享講座;喜歡文字的各位,別忘了繼續鎖定方格子的活動唷!
謝謝收看這一回的方格子活動現場側記,我們下次見。
圖片來源:方格子 文字:家陵 編輯:熊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