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 IV——我允許自己需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整理紀錄/ 軒昂

這次由陳亭亘老師帶領的工作坊「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 IV——我允許自己需要」,為照顧者/家屬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得以暫時脫離繁忙的日常生活,深入探索內心深處的需求與情感。本次工作坊引入了「同你聆聽」牌卡,這套牌卡的啟發來自於香港反送中期間,由社會動盪帶來的集體創傷經驗。透過細膩的引導,陳老師幫助參與者們逐步打開心扉,重新認識自己,理解那些被忽略或壓抑的需求,並嘗試在這過程中找到與自己內在和解的方法。

牌卡的使用:需求有時被限制想像

在活動的一開始,陳老師透過一系列深刻的問題,引導參與者們反思自身的需求,並將這些需求進行分類,例如「在家裡被允許的感受」、「在家裡不被允許的感受」、「哪些需求在內心深處不被允許」、以及「難以啟齒的需要」。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直擊人心,促使大家深入思考並重新檢視自己生活中的各個層面。

在這個過程中,牌卡成為了參與者們自我表達的重要媒介。每張牌卡上的文字,宛如打開內心世界的一扇小窗,讓大家能以具象的方式面對自身的情感與需求。透過選擇和解讀這些牌卡,參與者們逐步揭開內心的面紗,找到了那些被壓抑已久的需求與感受。

一位參與者分享道:「當我在選擇牌卡時,突然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壓力和焦慮。這些情感平時被我隱藏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自己都未曾注意到它們的存在。但透過牌卡的引導,我開始意識到這些情感的來源,也理解了它們為何會被壓抑。」


需求:從壓抑到接納

在工作坊中,陳亭亘老師特別強調了需求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我們平時不願面對的需求。她帶領大家探討了「在家裡被允許的感受」與「在家裡不被允許的感受」,並指出,許多需求常常因為我們自身的價值觀或社會期待而被壓抑。無論這些需求是情感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它們的存在都是正當且值得被我們認可與接納的。她並指出一張身障者背包客的照片,環境、輪椅、背包的設計,肯認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去迎合環境,陳亭亘認為這張照片做出了極佳的示範。

在活動過程中,陳老師的一句話尤為引人共鳴:「允許自己這時有點混亂,沒有關係。」這句話簡單而有力,像是一種釋放,讓人感覺不必時時刻刻都處於最佳狀態。允許自己在混亂中尋找秩序,允許自己在需求與壓抑之間找到平衡,在這個安全且支持的環境中,可以放下防備,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


重拾對自我的關注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常常讓我們無暇顧及自己的內在需求。我們像陀螺一樣不停旋轉,忙於工作、家庭與社交,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這次工作坊提供了一個契機,讓參與者能夠暫時放下外在的壓力,回歸自我,重新審視那些被忽略的需求。

「這四次課程我都有參加。」一位參與者在活動結束後的回饋單中寫道:「我覺得透過這課程,我更懂得照顧自己內心的需要,也學會了透過書寫與自己對話、療癒自己。」這一系列課程不僅是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更是一個學習如何更好關注與滿足自我需求的過程。


互相支持

這次工作坊的一個亮點,是參與者之間的互動與支持。大家在活動中逐漸打開心扉,分享彼此的經歷與困難,並在這過程中相互扶持,形成了一個溫暖的團體氛圍。活動原定時間已到,但大家仍然沉浸在分享與交流之中,最終活動延長了近一個小時。

一位參與者分享道:「在整理需求時,我看見了在家裡不被允許或被要求的自己,以及我與不被允許需求的關係。這是一個很深刻的體驗,讓我看到了自己平時忽略的一面。」另一位參與者則提到:「很安靜地陪著自己整理需求,是一個安心的時間與空間,好久好久沒有這樣了。」

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者們逐漸意識到,照顧自己的需求並非自私,而是一種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表現。當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並滿足自己的需求時,我們也能更好地支持他人,並在這過程中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照顧者的身心支持:在日常中,我允許自己需要

透過牌卡的引導,參與者們發現,往往許多我們忽略的需求,正是身心靈最迫切需要的部分。這些需求不僅影響情緒和心態,更直接關乎整體健康。在這次活動中,大家不僅學會了如何識別自己的需求,還掌握了在日常生活中滿足這些需求的方法。由陳亭亘老師帶領的工作坊,為參與者打開了一扇通往內心深處的大門,幫助他們更真誠地面對自己的需求,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與自己和解的力量,正如講題所言——「我允許自己需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99會員
198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2025/04/22
「復元」究竟是什麼?問一百個人可能就有一百種不同的答案,在這場周末分享會中,我們跟著長期關注復元議題的張瀞文老師的腳步,從彼此的理解出發,試圖拼湊出一幅更完整的復元圖像。 
Thumbnail
2025/04/22
「復元」究竟是什麼?問一百個人可能就有一百種不同的答案,在這場周末分享會中,我們跟著長期關注復元議題的張瀞文老師的腳步,從彼此的理解出發,試圖拼湊出一幅更完整的復元圖像。 
Thumbnail
2025/02/20
一月中旬,我們迎來了2025年的第一場專線周末分享會。諮商心理師蔡宜芳為我們深入剖析了自傷議題,並分享了面對親友自傷時的因應之道。這場分享不只談及因應技巧,更著重在如何在陪伴過程中照顧好自己,為家屬/照顧者們開創出一個理解與支持的空間。 
Thumbnail
2025/02/20
一月中旬,我們迎來了2025年的第一場專線周末分享會。諮商心理師蔡宜芳為我們深入剖析了自傷議題,並分享了面對親友自傷時的因應之道。這場分享不只談及因應技巧,更著重在如何在陪伴過程中照顧好自己,為家屬/照顧者們開創出一個理解與支持的空間。 
Thumbnail
2025/01/23
敲敲話入家服務工作團隊從2016年成立至今已有七、八年了。以「開放式對話」——這個借鑑芬蘭的工作方法,開啟了在台灣的自主學習與實踐,這場活動的演講者葉雅欣是團隊中的資深成員。
Thumbnail
2025/01/23
敲敲話入家服務工作團隊從2016年成立至今已有七、八年了。以「開放式對話」——這個借鑑芬蘭的工作方法,開啟了在台灣的自主學習與實踐,這場活動的演講者葉雅欣是團隊中的資深成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從沒有意料到,自己會在這場複訓中將情緒釋放的這麼酣暢淋漓!這次回去複訓,主要是為了跨出去陪談服務做準備。雖然我已鎖定要走這條路,但對於開始提供服務,總覺得少了一點動力、少了點頭緒、少了點信心。我一直在想,要怎麼看待陪談對我的意義?以及我想要帶給前來陪談的人什麼?
Thumbnail
從沒有意料到,自己會在這場複訓中將情緒釋放的這麼酣暢淋漓!這次回去複訓,主要是為了跨出去陪談服務做準備。雖然我已鎖定要走這條路,但對於開始提供服務,總覺得少了一點動力、少了點頭緒、少了點信心。我一直在想,要怎麼看待陪談對我的意義?以及我想要帶給前來陪談的人什麼?
Thumbnail
5月18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一堂課——「我與我之外」,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進而覺察自己所擁有的身分。
Thumbnail
5月18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一堂課——「我與我之外」,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進而覺察自己所擁有的身分。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適合對象: 想要提升團體凝聚力的團體 (工作團隊、學生社群...) 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的個人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個人
Thumbnail
適合對象: 想要提升團體凝聚力的團體 (工作團隊、學生社群...) 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的個人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個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