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討論污名—《精神疾病污名化》活動側記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撰文整理/范軒昂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工作者)


3月30日,晚上七點。活泉社區家庭資源中心舉辦一場聽起來有點嚴肅的一場分享會——《精神疾病的污名化》這是「如何面對污名化」系列的第二場活動。

 

講者袁修文談起她當過醫院社工的身分,使得她特別關注精神疾病領域的議題。現在的她是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助理教授。她深深地體會到精神疾病是漫長的過程,需要很多的支持陪伴,才能走過辛苦、迷惘的一條路。她研究訪談的是一群成年人,但在其童年時就有著精神疾病的父母,他們被命名「兒少照顧者」。

 

面對的是「污名化」的社會環境、也經歷著陪伴生病家人的情緒勞動。回憶自身的童年經歷,這一群「兒少照顧者」當然有其差異性,她們陪伴生病的父親或母親,病名症狀不同,感受不同,但是他們共通的是,「精神疾病」在家裡不能談、在學校不知向誰訴說,去醫院沒有人解釋,甚且連「精神疾病污名化」都不清楚。他們獨自並且孤獨地成長。

 

我想著那樣的畫面:恐懼不能說,說不出來,沒有語言說,但是知道存在的秘密,袁修文像是一名記憶的考古學家,她數度以訪談的形式探問,那些不清楚的記憶,一個又一個地重返回來,被壓抑、否定的情緒好深好深——受訪者知道確實存在過,多數受訪者向袁修文傾吐了至少三個小時,有些人甚且是第一次訴說這些埋藏的故事。

 

袁修文引述高夫曼對於「污名」的詮釋,指出公共污名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負面的標籤,例如社會對於精神疾病可能會持有負面的看法,患者甚至不願意就醫,因為他們害怕被貶低為那種負面形象的人。根據高夫曼的描述,精神疾病患者被視為不完整的人,而這種污名也可能在日常用語中體現,貶抑著這些人。

 

對於袁修文來說,兒少照顧者面臨著雙重的壓力:一方面是承擔照顧的負擔,另一方面則是面對社會對他們的污名化。值此同時,兒少照顧者會內化這個負面的標籤。從不曉得污名化,到漸漸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氛圍。例如有的兒少照顧者從來沒有讓爸媽知道『家長會』,他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

 

袁修文認為:精神疾病常常被認為個性的缺陷,無法控制,不夠成熟不夠健康不夠好,是一種個人性的缺陷。但對她而言重要的是『環境』。

 

她說那些遺傳有多少、幾%的數值對她來說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兒少照顧者在這樣的環境,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影響了心理健康。精神疾病的照顧與身體的照顧不一樣,常常是需要大量的時間陪伴,兒少照顧者已經做超過他年齡要做的事情,沒有機會當一個孩子。

 

試圖遺忘、壓抑父母生病的事情,但這個事實存在著,一件件、一串串地回憶起來。在家裡和學校都不提及的情況下,他們默默地承受著這些壓力,有時甚至還要假裝一切正常。這些訪談者通常是表現很乖的孩子,與同儕的關係也是如此。他們保持沉默,然後努力成長。如果沒有過去的遺忘、壓抑和否認這些情緒經驗,兒少照顧者根本難以好好地活下來。

 

另外,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使得家庭往往選擇自行面對,盡量避免讓外界了解,因此他們往往不願向外求助,更甚者是人生選項的放棄。袁修文指出,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並非表現得那麼明顯,而是細微的點滴累積,在同學、朋友、家庭之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整個童年時光。她舉例一位16歲的少年,他看到母親情緒反覆、進出醫院,似乎預感未來的日子也將如此。他也放棄了婚姻的選擇,因為他不想有另外一個人也承受這一切,他至今仍與母親同住。

 

解決污名化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袁修文認為,許多人傾向於採取精神和靈性上的自我矯正,試圖裝作正常,或將受苦的情況視為個人成長的一部分,或者選擇保持沉默。

 

她認為,只有當人們能夠真實地接納自己,並且在一個友善的環境中感受到支持和理解時,才有可能出現真正的轉機。因此,公開表達精神健康問題是促成改變的關鍵之一。

 

袁修文在回答參與者的提問中,指出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已經慢慢出現了一些改變,例如建立像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這樣的機構,提供心理衛生服務的社工和關訪員社區關懷訪視員簡介等。這些機構的出現逐步改變對精神健康議題的看法和態度。她也還提到,一些國家如英國和澳洲已經建立了針對兒少照顧者的支持組織,提供專門的支援和談話的園地。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的受訪者回想這些歷程,如果重頭來過,他們希望從小學開始,學校老師可以提供更多關於精神健康的教育,讓學生了解什麼是精神疾病,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情況。

 

在這場講座中,也有當事人分享找工作的經驗和家屬分享孩子找工作的經驗,她們都因為出櫃而喪失了一些面試機會,但也因為她們的真實坦露,衷於自己的選擇,得到不一樣的工作機會以及周遭人的支持。也有身為家屬和工作者的夥伴描述自己並未意識到污名化,但對於頻於解決家庭危機有所同感的心境。在此謝謝講師的分享,也謝謝參與的各位夥伴分享自身的經驗,未來的路雖然艱難漫長,我們一起攜手前進或者後退,進退之間,不再孤單!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月2日午後,台北細雨,一場名為《陪伴,讓痛苦變得可以承受》的分享活動,我一邊擔心著雨天可能影響參與人數,一邊看著參與者一個個走進社區家庭資源中心,坐滿了座位。我認出講者文國士並招呼他入座,意識到,揭露自己的生命故事作為公開分享,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這一刻起,這活動就成為了一次去汙名的行動。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這是我來專線實習的第三個月,因為工作夥伴的邀請,我一起參與了專線週六的分享會「復元路上的兩人三腳~以奇異果一人一故事劇場為例」。之前有聽專線的夥伴提起過「一人一故事」劇場,但是自己本身並沒有接觸過,於是帶著一半好奇一半學習的精神,期待著今天的分享會。 颱風們也想共襄盛舉,前腳剛走
這場有兩位資深社區工作者與精神科主任對話,各有不同切入要點,奮力分享自己對於社區的理念,希望在自己工作岡位與彼此之間如何有所關聯的想像。
專線從3月開始,每月舉辦一場主題分享會,至今已辦過:危機處理、照顧者(子女身份)經驗分享、照顧者(父母身份)經驗分享、醫院與社區工作者的對話、照顧者(手足身份)經驗分享、當事者減藥經驗分享、當事者(躁鬱症)經驗分享,我幾乎跟著參與了每一場,這每一場分享會都讓我獲益良多。
本次分享會的主題是社區關懷訪視員(以下簡稱關訪員),邀請到曾任職關訪員四年餘的潘亭妤,與我們分享她在工作中的所見與反思。
3月2日午後,台北細雨,一場名為《陪伴,讓痛苦變得可以承受》的分享活動,我一邊擔心著雨天可能影響參與人數,一邊看著參與者一個個走進社區家庭資源中心,坐滿了座位。我認出講者文國士並招呼他入座,意識到,揭露自己的生命故事作為公開分享,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這一刻起,這活動就成為了一次去汙名的行動。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這是我來專線實習的第三個月,因為工作夥伴的邀請,我一起參與了專線週六的分享會「復元路上的兩人三腳~以奇異果一人一故事劇場為例」。之前有聽專線的夥伴提起過「一人一故事」劇場,但是自己本身並沒有接觸過,於是帶著一半好奇一半學習的精神,期待著今天的分享會。 颱風們也想共襄盛舉,前腳剛走
這場有兩位資深社區工作者與精神科主任對話,各有不同切入要點,奮力分享自己對於社區的理念,希望在自己工作岡位與彼此之間如何有所關聯的想像。
專線從3月開始,每月舉辦一場主題分享會,至今已辦過:危機處理、照顧者(子女身份)經驗分享、照顧者(父母身份)經驗分享、醫院與社區工作者的對話、照顧者(手足身份)經驗分享、當事者減藥經驗分享、當事者(躁鬱症)經驗分享,我幾乎跟著參與了每一場,這每一場分享會都讓我獲益良多。
本次分享會的主題是社區關懷訪視員(以下簡稱關訪員),邀請到曾任職關訪員四年餘的潘亭妤,與我們分享她在工作中的所見與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是本簡單快樂生活的說明書。作者何俺1991年生,循序漸進地揮別討厭的上班族工作,想盡辦法在有限預算下努力過得開心。本文除整理他實現簡單快樂生活的3大法寶,也提出3種對人生、工作與金錢的再思考。
罵聲的浪潮源源不斷、連綿不絕,正當我開始佩服起齊邵奇的伶牙俐齒時,他終於停了下來。 聽著電話另一頭的喘氣聲,我佩服的問了句:「罵完了?」 連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我的聲音中竟然還夾帶著一絲的笑意。 誰能有這種體驗?聽別人的辱罵可以聽到笑,但我是真的覺得滿有趣的。 「你……呼……你……」齊邵奇那
Thumbnail
「真的很喜歡做某件事」跟「真的將它變成一種職業」是兩種不同的情境。前者是你可能沒空就不做,你會因為其他娛樂就將它擱在一旁,你可能是因為別人在做所以你去做,你可能是因為剛好無聊覺得好玩才做;後者是你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做同一件事,不斷地練習、不停地進步,不會稍微受挫就放棄,不會因為有肯定才持續而有否定就
Thumbnail
做自己,就是你的人生之旅的核心。這是我們生命的真理,也是我們獨特存在的象徵。 詳細內容:真正做自己 - YouTube
Thumbnail
BTS的音樂魅力離不開獨特的世界觀和歌詞訊息,他們的歌詞簡單直白,同時兼具抒情、哲學和文學的樣貌,因此被評價為光是他們本身就已經擺脫偶像音樂的侷限。接著,將與文學評論家申亨哲談談BTS音樂,尤其是其中潛藏的訊息。
Thumbnail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態度和真誠,與同時期的其他團體不同,沒有將嘻哈作為一次性使用的風格,儘管遭受地下嘻哈社群,甚至身為同事的偶像團體攻擊,他們仍持續提高完成度,始終沒有捨棄自己的本質。團體活動中難以展現對饒舌的急切渴望,則透過各自的混音帶和個人活動補足,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說是嘻哈而不是偶像的態度。
Thumbnail
「我們常着迷於對抗,而忘了人類的團結。我們或許需要一些外在的威脅,來重新意識人的連繫。(意譯)」1987年,美國前總統列根在聯合國如是說。當時正值美蘇冷戰時代,軍備競賽隨時會演變為核戰爭。不知是列根有意釋出善意,還是弦外之音……
Thumbnail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Thumbnail
《愛.欺》的故事從一對年邁的作家夫妻出發:在丈夫準備接受諾貝爾文學獎表揚之際,劇情也漸漸揭發了過去夫妻間不為人知的內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是本簡單快樂生活的說明書。作者何俺1991年生,循序漸進地揮別討厭的上班族工作,想盡辦法在有限預算下努力過得開心。本文除整理他實現簡單快樂生活的3大法寶,也提出3種對人生、工作與金錢的再思考。
罵聲的浪潮源源不斷、連綿不絕,正當我開始佩服起齊邵奇的伶牙俐齒時,他終於停了下來。 聽著電話另一頭的喘氣聲,我佩服的問了句:「罵完了?」 連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我的聲音中竟然還夾帶著一絲的笑意。 誰能有這種體驗?聽別人的辱罵可以聽到笑,但我是真的覺得滿有趣的。 「你……呼……你……」齊邵奇那
Thumbnail
「真的很喜歡做某件事」跟「真的將它變成一種職業」是兩種不同的情境。前者是你可能沒空就不做,你會因為其他娛樂就將它擱在一旁,你可能是因為別人在做所以你去做,你可能是因為剛好無聊覺得好玩才做;後者是你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做同一件事,不斷地練習、不停地進步,不會稍微受挫就放棄,不會因為有肯定才持續而有否定就
Thumbnail
做自己,就是你的人生之旅的核心。這是我們生命的真理,也是我們獨特存在的象徵。 詳細內容:真正做自己 - YouTube
Thumbnail
BTS的音樂魅力離不開獨特的世界觀和歌詞訊息,他們的歌詞簡單直白,同時兼具抒情、哲學和文學的樣貌,因此被評價為光是他們本身就已經擺脫偶像音樂的侷限。接著,將與文學評論家申亨哲談談BTS音樂,尤其是其中潛藏的訊息。
Thumbnail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態度和真誠,與同時期的其他團體不同,沒有將嘻哈作為一次性使用的風格,儘管遭受地下嘻哈社群,甚至身為同事的偶像團體攻擊,他們仍持續提高完成度,始終沒有捨棄自己的本質。團體活動中難以展現對饒舌的急切渴望,則透過各自的混音帶和個人活動補足,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說是嘻哈而不是偶像的態度。
Thumbnail
「我們常着迷於對抗,而忘了人類的團結。我們或許需要一些外在的威脅,來重新意識人的連繫。(意譯)」1987年,美國前總統列根在聯合國如是說。當時正值美蘇冷戰時代,軍備競賽隨時會演變為核戰爭。不知是列根有意釋出善意,還是弦外之音……
Thumbnail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Thumbnail
《愛.欺》的故事從一對年邁的作家夫妻出發:在丈夫準備接受諾貝爾文學獎表揚之際,劇情也漸漸揭發了過去夫妻間不為人知的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