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從1995 到2016 年間,我的25 篇評論文章。按照話題它們被分成了歷史、體制、媒介、政治和日常五個部分,這些也是我切入當代藝術的角度。在我心目中,藝術評論首先是發生在社會和歷史中行動,是對我們所信仰的進步文化價值的分析與確認。「歷史」是當代藝術得以發生的最根本情境之所在;「體制」涉及的是當代藝術在社會中生產和流動的方式;「媒介」則是藝術生產、語言及其方法論創造的起點;藝術評論是行動,則意味著除了上述內部的範疇之外,它也必然是對社會現實的介入;因此「政治」成為了藝術及其評論的必然,而當代藝術的創造從觀念到語言都可以被翻譯成是政治的行動。但是不同於現實社會中的政治行為,藝術行動中的政治,是以「日常」經驗轉換及其改造為目的來展開。只有在上述這些情境中,對不同藝術實踐進行的比對與研究,我們才有可能知道進步何以發生,其意義何在,而不至於被某些一時新鮮的技巧、風格、符號或者情緒蒙蔽。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參與者和寫作者,我幸運地生逢其時,不知不覺中經歷了它從社會禁忌變成了市場寵兒,其後又因半推半就的商業化而一度被自身和外界懷疑、乃至否定,直到今天喧囂漸遠,但是平靜中又蘊含著新的活力和變革。其間,我有幸見證了這個時代眾多偉大的藝術並以此為驕傲,或許書中有些言論激烈、甚至有失刻薄,但是我希望讀者能感覺到熱愛與熱忱是本書的基本情感。
時至今日,中國當代藝術面對的環境仍然極其複雜,它是菁英主義與民粹主義、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奇妙混合。這種複雜的情境要求我們在對藝術保持執著的同時,也要對多變的現實具有靈活性。脫胎於社會現實主義的中國當代藝術,在過去常常被闡釋為呼喚新的道德和社會政治秩序的工具,但是對我而言,今天我們恰恰需要對所有既定的道德和準則保持警惕,我們不僅要關注藝術動機,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關注行動,關注行動的情境和效果。只有破除了道德主義對於當代藝術的桎梏,中國藝術才能走出功利主義和藝術工具論的死循環。道德主義的險惡在於,它給人一種幻覺,彷彿掌握了「正確」的道德就能洞悉世間的知識、掌握真理,並可以理直氣壯的批判和干預一切。但是無論是世界、社會還是藝術本身都是永遠有待探索的複雜的未知,沒有任何一種道德和立場可以淩駕於其上;相反地,讓我們得以不斷探索,並推動藝術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只能是開放的觀念和謙卑的心態。作為這段歷史的參與者,向道德主義告別與其說是我的觀點,毋寧說是這些文章所顯示的思想軌跡,或者說是我對自己未來工作的一個提醒。
皮力
擁有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理論博士學位,並在該校人文學院任教達12年。
2012年,他被委任為香港M+博物館高級策展人。作為藝評家、策展人和教育工作者,他的獨立和專業意見對於九○年代以來中國藝術發展甚具影響力。特別是在策展實踐上,他一方面在中國介紹西方藝術,另一方面向中國和世界各地推廣中國當代藝術,並和法國的龐畢度中心、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以及亞洲其他機構合作。他在21世紀初期的兩本書《策展人時代》和《國外後現代雕塑》曾經影響了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和策展人。他亦經常在中外媒體包括《Artforum》、《Flash Art》及《Third Text》發表文章。在台灣則出版過
《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2015,典藏藝術家庭)。尤其在當前急速發展的中國藝術與博物館領域,皮力對當代藝術及其歷史的認知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