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新竹石爺|食宿篇】風城食選

前面幾篇可能說了很多次,二勘那兩天寒流到底有多冷,這篇石爺食宿篇,就要帶大家來看看我、小拉和阿成是怎麼吃飽睡暖的,以下的食宿是融合一勘和二勘的考察,在新竹縣市為主題的石爺篇,如果說食物有一個共同性的話,那就是偏向客家風味的料理,像是芎林的美濃樓、關西的ㄤ咕麵與北埔的老頭擺,但也有在南埔鄉間小路的窯烤麵包,或是在新竹市區裡城隍廟的小吃,除了窯烤麵包以外,其他幾家是身為新竹在地人的我,以下為大家一一介紹石爺食宿篇。
美濃樓
在鋪著石磚的芎林文昌路上,遠遠就能看見直立的木頭招牌,從店裡傳出的人聲與白煙,中午時分連二樓都客滿。
美濃樓從早上六點就開張,芎林居民的早餐選擇通常是一碗熱乎乎的湯板條,鹹淡適中的湯頭在早餐吃也不會油膩,在能呼出白氣的寒流天,喝一碗湯板條正好。
攝影/羅元成。
美濃樓在芎林是百年傳承了四代的老店,要說與其他客家板條不一樣的地方,一是用純米製作,二是美濃樓自己油炸的油蔥酥,看似簡單的一碗湯板條,其實在細節裡,可以發現每家店對於板條創作的風格,在上去二樓時,在後廚房可以看到板條製作的過程,在前廚各司其職,有專門炒板條、燙板條,也有剁物擔當,滷味、豬頭皮、鹽酒鴨,放在砧板上,手起刀落上桌一氣喝成。
攝影/羅元成。
除了板條以外,薑絲炒大腸、桂竹筍、粉腸等客家特色料理也是常點的菜色,其中一道鹽酒鴨,是我之前到客家餐廳都沒品嘗過的味道,鹽水煮過的鴨肉加上蒜末、米酒,最後撒上九層塔,入口是微涼的口感,鴨肉的肉汁和蒜末酒香融合,九層塔的搭配更清爽,如果要推薦一道美濃樓必點美食的話,我會選擇鹽酒鴨。
尢咕麵
來吃尢咕麵的那天,是和小拉一勘時去完芎林鹿寮坑顯伯公以後,騎上顯伯公陡峭的山坡,經歷沒有訊號的山林路徑,走過以前的茶業運輸道路,翻過一座山終於來到關西,我們覺得要好好犒賞自己,所以在去關西石爺亭之前,先來到距離很近的尢咕麵,在下午四點吃了我們的午餐,也幸好在這個時間點,才不用排隊。
攝影/林祉均。
尢咕麵,其實是「口尢」咕麵,但輸入法打不出加了口字旁的尢,所以連官網、FB粉專和Google Map上都要打尢才能搜尋到,「口尢 咕」兩字是客語裡逗弄孩子時發出的聲音,過去賣ㄤ咕麵的阿公很喜歡小孩子,有小孩子來吃面的時候,阿公會逗他們說「口尢 咕、口尢 咕」,後來就變成了阿公麵攤的代稱,從小攤販到有了自己的店面,到現在三層樓的建築,一直到第三代老闆退伍以後,麵店才有正式的店名「口尢 咕 麵」。
攝影/林祉均。
要說尢咕麵好吃秘訣,應該就在於它的醬汁,川燙後的麵體加上韭菜、豆芽菜和油蔥,最後淋上醬汁上桌,拌勻後讓人一口接一口,在選擇小菜的時候,身為尢咕麵常客的我推薦小拉花生豆腐,照片裡的花生豆腐是紫色的沒有錯,因為適用黑金鋼花生製作的,綿密的花生香氣停留在口中很久,我傾向不加醬油,那天來不及說店員就淋下去,建議大家吃吃看沒加醬油的原味,更能吃出花生與豆香。
中間那盤仙草秋刀魚是小拉點的,關西地區仙草很有名,這一道以仙草入菜的秋刀魚,細密的肉質滲進仙草提味,與上面的蔥白一起吃,能有不同層次的口感,說完小菜不能不說那碗湯,偏白色的是芋頭丸,用大甲芋頭製作,黑色的是竹炭丸,光是丸子就有不同的搭配,與新竹有名的貢丸有所不同,不過由此可知,新竹地區的人們都蠻喜歡丸類的食物。
吃完尢咕麵想來點甜的,建議可以到旁邊買綿綿冰,賣綿綿冰的阿婆和照顧她的外籍阿姨一起顧攤,推薦的口味有綠豆、紅豆、大豆和百香果,是吃飽後想換換口味的好選擇,當然,寒流那天我們就沒去吃了。
城隍廟
小時候對城隍廟的印象是元宵節的花燈,和廟口的蚵仔煎,高中的時候會買滷肉飯和蛋酥魷魚羹,到城隍廟旁新復珍餅店樓上的二輪戲院看電影,城隍廟對新竹人來說是從小到大的回憶,印象中城隍廟前的小吃攤永遠都人聲鼎沸,偶爾運氣好碰上戲臺有酬神戲演出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看戲,是很有趣的經驗。
這次小拉和阿成來到新竹,就帶他們來城隍廟,剛好晚上住宿的江山藝改所就在城隍廟旁邊,走路只要五分鐘。
攝影/羅元成。
城隍廟前的小吃攤販,從我有記憶以來好像就從沒換過,攤販們覺得在廟前做生意,都受到了新竹都城隍爺的庇佑,生意興隆外也保佑平安順心,廟口前聚集小吃攤的現象在全台灣各地都能看見,像是基隆廟口,雖然新竹不像基隆廟口綿延成一座夜市,但新竹廟口聚集的美食仍很有當地的特色。新竹有風城之稱,九降風吹出的米粉Q彈,成為新竹的代表美食,在新竹市區遊覽時,在每家小吃店都能看見各式米粉,除了米粉外,貢丸湯和肉圓也是一大特色。
攝影/羅元成。
到台北唸書後,覺得貢丸吃起來真的有差,很難說出差別,但就是不太一樣,炒米粉搭配貢丸湯是新竹美食的代表組合,而全臺都能看見的肉圓,新竹作法是用蒸的,外皮偏米白色,裡面包的是紅糟肉,淋紅色的甜辣醬,說到肉圓全臺都有各地專屬的吃法,對於肉圓的堅持也是各自對家鄉的印象。
要如何在一攤吃完所有城隍廟的代表美食?要看各攤的交情,先在一攤坐下點完這攤的食物後,到其他攤點想吃的食物,有些攤是願意送到那攤的,但相處久了也有可能交惡的,所以要試探看看,那天我們遇到的攤販都很樂意彼此幫忙,能在一攤裡吃到其他攤位的食物,這也算是城隍廟前小吃攤的特色。
老頭擺
那天是二勘的最後一個行程,考察完北埔老街大概下午四點,這時間吃晚餐真的是太早了,但那天實在太冷,就去了北埔附近小時候的愛店—老頭擺。
到的時候才四點十分吧,門口寫著四點半開始營業,本想在門口等,但寒流那天實在太冷只能進去躲著,拿時店員們在休息時間,但也寬容地招呼我們先坐下看菜單,說完後店員們繼續圍在暖爐旁打麻將,較年輕的店員滑著手機,四點半一到,麻將打完了這一局,老闆娘順手收了填好的菜單,打開店裡的燈,店裡變得明亮熱鬧。
攝影/羅元成。
坐下來喝了老頭擺提供的茶水,老頭擺除了餐廳以外,也有自己的茶廠,在店的一角有販售東方美人茶,新竹丘陵這一帶峨嵋、北埔有名的特色茶葉。
老頭擺的口味偏重,尤其點了下飯的客家小炒、白菜滷和控肉,配一碗白飯剛好,老頭擺提供一大鍋的地瓜飯,讓客人自行挖取,晚來的話,地瓜說不定都被挖走,除了這幾道下飯的菜,我們還點了用紅麴製作的白斬豬肉,紅麴的味道也是很看個人,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不能,紅麴入菜是福州人和客家人的習慣,對身體很好,健脾胃助消化。
攝影/羅元成。
在這幾道菜式中,我最推薦的就是白菜滷,老頭擺的白菜滷和一般做法不太一樣,是用整棵白菜下去滷,將白菜滷透了,但上桌後吃起來又不會太鹹,是一種很濃厚的甘甜,我一個人就能吃完一盤。用完餐後,每一桌會招待紅橙,是一種紅色果肉的柳橙,當季吃正甜。
老頭擺可以說是從小吃到大的店,只是長大了以後,位於竹東山區的老頭擺離新竹市區有一段距離,就比較少來吃,這次因為來北埔尋妖,也因為有小拉和阿成的關係能再次吃到老頭擺,覺得能一起來北埔尋妖真好。
BK坊窯烤麵包
BK坊是一勘時,小拉在南埔發現的窯烤麵包店,二勘時我們再去那天剛好沒有營業,BK坊的外觀完全聯想不到是麵包店,它像是一個古老的農舍,要走一條小徑進去,位置有些隱秘,旁邊有幾隻雞,在這樣的建築裡裡頭的窯烤麵包另人好奇,以下是小拉一勘時,造訪BK坊的心得。
攝影/謝蓓宜。
BK坊的麵包是非常紮實的窯烤麵包,工作坊的地點非常隱密,設置在南浦深處的農田旁,得要特地進入南埔才能一窺窯烤麵包的製作現場。
老闆用料非常大方,一進麵包坊就能聞到非常濃郁的果香味,每一塊麵包的切面都能看到飽滿的餡料。若是願意駐足停留,熱情的老闆還會請你喝當天現做的特製飲料哦,這裡的麵包非常熱銷,若是有喜歡的口味,記得先打電話請老闆預留下來,以免撲空!
江山藝改所
起初,吸引我注意的是它的名字,後來與朋友進去喝過飲料,就會發現江山藝改所迷人的地方,原本的江山藝改所是在城隍廟附近的江山街,要穿過一條極窄的巷子才能抵達,位置很隱秘,老屋的外觀,裡面除了有咖啡廳和民宿外,也有表演空間,有時候會有樂團表演,或是電影放映的活動,它算是新竹咖啡廳裡難得結合藝文活動的多元場域,最近搬到興達街,但阿成二月初時有住到以前的模樣,以下是阿成的住宿心得。
江山藝改所住宿的區域與咖啡座位區隔了一條小走廊,基本上住宿隱私是沒問題的。這次住的是位於走廊盡頭的個人小房間,有個對外窗。房間小小的乾淨素雅,有張一張單人床及桌椅,以背包客棧的價位來說這樣的空間非常足夠,空間舒適,衛浴也算整潔。藝改所打烊後通往座位區的門會鎖上,可以從獨立的對外門進出,晚上還是可以出去逛逛,附近城隍廟口有許多美食,很值得一試!
後來,在寫文章時,我問阿成有沒有拍照,他說:「那時太冷整個睡死。」可見寒流那天,在白天筋疲力盡的尋妖後,晚上吃飽後就想睡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臺北地方異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