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5/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誰有一簾藍色夢境

      「藍色窗簾」這個詞彙,我在N年前的國中時期就很常聽見同學們拿來揶揄「過度詮釋」的教科書教育。
      沒想到在我N年後,還有機會在網路上看見它廣泛流通。其指涉的意思大概也沒多大改變,仍然是質疑著某些「詮釋」的問題。
      那麼「詮釋」意義之於「藍色窗簾」的貶意是正相關的嗎?對我而言,任何事情的正面都脫不了「適度」兩個字,可是誰又能保證「適度的」詮釋?作者嗎?還是讀者本位?還是「文本」呢?我喜歡的說法,是認為文本就是一份獨立的個體,當它被出版,或是流通於眾人之間,那麼它自然會獨立於作者之外,畢竟,誰能在讀《紅樓夢》時,回頭去找曹雪芹問清楚所有關於紅學的問題呢?
      那麼,讀者與文本之間的互動自然而然就非常重要了,再說,我們不能不去讀文本而去評論或者研究一份文本,所有的意義都必須透過與讀者的互動才能產生。所以「詮釋」自然而然是非常重要,而且就算再怎麼不情願,在我們閱讀的過程中也會自動產生屬於自己的「詮釋」。或許某些字詞的組合可以提供的詮釋範圍很明顯而與多數人共通,但這些多數人都感受到的東西,就能夠概括為作者意志嗎?對我來說當然是否定的。詮釋必定有交集之處,當然也會有分岐之處,這點在於重視潛在邏輯的詩語言中尤其顯眼而吸引人。
      又作者意志在這樣的看法之下,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呢?我認為就連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也無可避免的必須擁有羅蘭·巴特創作的意志,但也正如他自己的體悟,這些文字的寫定與排列組合,無論數字再怎麼隨機,與嘗試(如戀愛感覺般的)無意義,它在完成的那刻就被賦予了意義。而這個「嘗試隨機」的作者意志,也如實的保留了下來。就算讀者確實能和文本互動產生自我詮釋的意義,那些寫定的幽魂仍然在字裡行間。也正如我所知的「無意識寫作」向來無法真正的「無意識」的寫下字句一般。但或許,或許在虛實之間的通靈狀態最能接近「無意識寫作」吧。
      詮釋無可避免的在閱讀過程中發生,但是有脈絡與邏輯的詮釋,便可以成為一份文本最好的詮釋。這是我在這幾年打滾後的結論。而經得起推敲的詮釋,也不一定會和作者一模一樣,但可能會和作者一樣,而哪一種才是最完美的詮釋?我想對於一般讀者而言,喜歡的那個詮釋就是最完美的詮釋吧。但對於一個學術研究者來說,就讓他自個兒去煩惱吧,他總是得要說服各種角度的質疑,找出一個最大值,而這最大值也不見得和作者本人相疊合,時常耳聞詩人與學者間意見不合呢。
      當然「詮釋」的問題不僅僅在於作者、讀者、文本,時代背景的變遷也往往會影響到詮釋,或許哪天「藍色窗簾」的意義會退居末座,就如同它本來就是一篇文章中的詞彙「藍色窗簾」一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