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提醒大家恐怖情人長什麼樣子有用嗎?

    被潑酸的婦女。圖片來源:Wikipedia
    每次只要有情殺案件出現,就會有人跳出來提醒大家要留意「恐怖情人」,還諄諄告誡大家恐怖情人長什麼樣子。說真的,身為一個即將50歲的老女人 ,我要告訴大家:
    提醒大家恐怖情人長什麼樣子,對於當事人來說,用處很小。但是對於廣大的社會大眾來說,那是一個很好的「卸責」工具:「看!報紙、網路上都已經提醒你恐怖情人長什麼樣子了,你為什麼還不留意呢?所以你也有責任嘛!」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恐怖情人們也不是白癡啊,事實上他們都很聰明呢。這些所謂的特徵,都是心理學家、僥倖逃得性命的受害人或是受害人的親人朋友留下來的紀錄,對當事人在當下發揮不了多少用途。通常在一開始約會/熱戀期時,一方面在剛開始約會時,大家會努力把自己的缺點藏起來(不熟的時候這樣做很正常啊,對一般人來說這不叫做虛偽,這叫做客氣);另一方面是在熱戀期多半會對對方的缺點視而不見(除非那個缺點很大、像宇宙那麼大)。畢竟對方如果不開心,有可能回去以後不再聯絡;所以在狀況還沒明朗之前,恐怖情人們都會努力把對方呵護好、讓對方認為自己很愛他,等到狀況穩定了以後,他們才會開始慢慢的把「龜腳」給露出來。
    有些受害人在這個時間點會開始覺得不對勁了、想離開了,卻發現對方已經掌握了他所有重要的個人資訊、交友網絡,這時候常要花很大的力氣才有辦法掙脫:甚至換住家、換電話、換工作,都還不能甩脫這樣的人。
    這時候,受害人的親人朋友的支持就會變得很重要。要努力讓受害人知道,這不是他的錯!不是「你比較好騙」、也不是「你不檢點,只要有人追你都好」、更不是「他為什麼對你這麼壞,是不是你有犯錯」!這些話只要說出來,受害者就不會再向你求助了。
    為什麼?因為目前的臺灣的確是一個喜歡檢討被害人與厭女的社會啊。事實就是這樣。大家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聽多了這些檢討被害人的聲音以後,等到他不小心交往到一個恐怖情人時,絕大部分的當事人心裡都會有個聲音在告訴他:
    「一定是你比較好騙才會上當」(有些恐怖情人也會用這個說法來叫你別聽別人的) 「你一定有哪裡做錯,所以他才會對你不好」(這部份恐怖情人還一定會幫你增強) 「他已經很好了,離開他也不見得會找到更好的」(這招有些恐怖情人也會用)
    這些聲音的大小,跟當事人從小到大養成的過程有關。像我的父母,對我離家上大學以後第一次跟室友大吵搬寢的反應就是「你一定像個刺蝟一樣整天跟人家吵架」,而且後來還常常拿出來提點我...這造成了我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害怕跟人起衝突。
    所以除非他自己完全沒有自覺(這就沒辦法了),家人朋友一定要給受害人足夠的支持,不能幫忙這個無情的社會檢討你的親人或朋友。遇到這種事就像腳上踩到超黏的狗屎,擦不乾淨也很難洗,他已經夠難過了,你還要怪他為什麼走路不看路?甚至說他專門撿狗屎去踩?
    當然那些「恐怖情人特徵」也不是完全沒用。對親人朋友來說,他們可以透過這些文章來幫自己的家人朋友看一下他目前的交往對象是不是不OK的、並適時提出提醒。畢竟沒有人會在約會的時候會想著「我這一生至少有21%的機率會遇到恐怖情人」(參考文獻),更何況在這些恐怖情人往往在交往初期,比一般的交往對象更貼心呢。
    在理想的社會裡,我們希望在年輕人開始約會之前,已經接受過完整而健康的情感教育與性教育。令人難過的是,許多臺灣的家長還是停留在「好好唸書其他都不要管」的這種教育方式,於是當孩子遇到問題,常常都只能自己吞下去或是想辦法解決;更何況很多臺灣家長自己也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情感教育與性教育、但是卻對於學校教這些很感冒,認為會「教壞囝仔大小」,所以我也只好跟大家說:
    如果你發現自己遇到恐怖情人,請記得,你值得更好的人;就算離開他以後一直沒遇到下一個,也好過跟他在一起。 如果你發現你的親人或朋友遇到恐怖情人,請記得,他沒有錯!如果他沒有自覺,當然我們可以點到為止地提醒他,但如果他不認為有問題,幫忙也只能幫到這裡;如果他也發現了、跟你求助,請幫他的忙,不要認為「他也有責任啊」、「他比較好騙」。
    如果能有越來越多人這樣做,或許臺灣這個咎責受害人的社會會慢慢變好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