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棄我的人生,只為了不想讓父母傷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李佳燕醫師
「你們有任何醫生問過我,從小我的媽媽是怎麼養育我的嗎?你們醫生只會開藥,只會開藥。我吃過多少醫生開的藥了。你知道嗎?你以為我那麼愛吃藥嗎?」
女孩在我的診間狂飆。
接著,她把從各家醫院、診所領的藥,有好幾袋,一一從我的診間門口丟出去。
然後,趴在診療桌上,雙肩起伏、抽動地嚎哭了起來。
 
我抽了幾張面紙給女孩,拍拍她的背,輕聲告訴她:「我願意聽你說……你慢慢說。」
女孩抬起頭,眼角還掛著淚水,但卻發出惡狠狠的眼神,盯著我。
「你們醫生看診這麼忙,怎麼可能聽我說落落長的故事?你別騙人了。」
「我沒有騙人。你就說說看。從你母親怎麼養育你,開始說起吧。」
女孩坐直了身子。擦乾淚水,擤完鼻涕,但口氣仍然是憤恨難平。
「從小,大家都說我是我們家最聰明的小孩。我姊姊很乖、很聽話,可是反應和記憶力差我很多,我成了爸爸、媽媽想望未來美好人生的投注站。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媽媽就緊盯著我每一次的月考。只要我沒有考一百分,即使是九十九分、九十八分。明明老師說我考得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她才不管,也不問其他同學考得如何。只要看到我的考卷沒有一百分,她的巴掌就往我兩頰送過來。
「我爸爸呢?他反正就是孬種。我媽要他往西,他從不敢往東。當他看到媽媽打我時,卻好像沒有看到一樣。對,簡直就是視若無睹。
「我媽媽的眼中只有考試成績。除了分數,就還是分數。小學三年級,學校舉行樂高積木大賽,我拿到全校第一名。老師誇讚我不僅會讀書,頭腦也靈活。
「我很高興的拿獎狀回家給媽媽看,本來以為我會得到媽媽的誇獎。結果,媽媽把那一張獎狀揉成一團,直接丟到垃圾桶裡,還罵我:『不讀書,玩什麼樂高積木。玩樂高積木,對考試有用嗎?可以加分嗎?你以後靠玩樂高積木上台大嗎?』」 
女孩一路過關斬將,母親每天伴讀。
小學畢業時,女孩如願捧著市長獎回家。
國中時,女孩明明跑得很快,媽媽卻不知道從哪裡變來了一張診斷書,說女孩不適合參加運動會,因此校運會時,即使操場全校歡騰,加油、吶喊聲響徹雲霄。唯獨女孩,她只能安靜地留在教室裡讀書。
全校的拔河競賽,女孩的母親更是直接打電話到學務處,大聲怒罵組長:「我女兒讀國中,是為了考上第一志願的高中,不是來拔河的。如果手受傷,怎麼辦?會影響考試啊。除非你能保證我的女兒不會受傷,否則我不會讓我的女兒拔河。」
於是,女孩豁免參加拔河比賽,因為沒有人敢擔保拔河不受傷。
可想而知,女孩在班上沒有什麼要好的朋友。
大家討厭總是考第一名,卻從不為班級流汗出力的自私同學。
女孩回家抱怨,媽媽害她沒有朋友。
媽媽回她:「國中同學長大後就通通散了,對你的人生沒有幫助,不必浪費時間交這種沒有用的朋友。等你考上台大,自然會認識許多有成就的人,那一些人才是值得你費心力結交、認識的朋友。長大以後,你就會了解媽媽的用心良苦。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女孩果真如願考上第一女中,但接踵而至的是補不完的習。
母親天天親自接送,也總是囑咐女孩,要女孩咬緊牙關,因為就差最後一里路了。
只要考上台大,海闊天空,世界任女孩遨遊。
不料,女孩太緊張了。
第一次的學測與指考,嚴重失常,與台大無緣。
女孩準備重考,再補習熬一年,但卻如何都熬不過去了。
「好難。我覺得活著好累。我想離開了。離開對我而言如同煉獄的人間。
「我早上出門時,天色是黑暗的;等我從補習班回家時,天色還是黑暗的:如果那一天考試又考得很糟,我覺得我的人生根本就是整片黑暗。」
我告訴女孩,我可以理解她想離開的心情。
因為連我光是在旁邊聽,不必親身經歷,都能感覺疲憊、沮喪與無奈瀰漫吐息間。
女孩可以選擇離開,離開她父母如手銬腳鐐纏身的養育方式,但並不是離開人間,因為人間還有許多美好的人事物,等著她去體驗。
此時就說人間如煉獄,是以管窺天,說太早,也說誇了。
後來,女孩重考,終於如父母所願,考上台大。
但在女孩離開父母,北上讀大學,我以為一切終將歸於平靜之後,卻收到女孩的來信。
她的信,仍然是充滿掙脫不了束縛的痛心疾首。
顯然,只有北上讀書,仍不足以逃脫父母的掌心。
這一封信讀來,只要是為人父母者,誰能不低吟自省。
我只是有一些感觸,想與您分享。
就像每一次暴風雨過後,我只想在屋裡坐著等。等明年,春風會把屋外的殘枝敗葉捲走。那時候,走出門,就會是風雨前那種透淨的天色。
父母對孩子總是說得出太多理由,而每一個理由都那麼冠冕堂皇,賺人熱淚。彷彿不領情、不照做的孩子,就是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不孝逆子。
父母總是說:「我也只是想要你快樂。因為我們愛你。父母永遠會擔心孩子。」那麼,身為孩子的我們,可不可以拜託父母不要擔心。身為孩子的我們,可不可以拜託父母,不要給我們那麼多愛。因為父母給的愛,就像熱戀時想把情人永遠綑綁在身邊的愛。那完全是占有,更完全表現在當孩子不如他們所願時的失落上。
太多父母想占有這個由自己創造、養育、栽培出的「產品」,這完全和他們口中說的:「我只是想要你快樂。」完全矛盾。孩子的人生夢想,往往必須在脫離這種占有之後,才可能發展。
但在父母讓步,孩子終於可以迎向自己的夢想後,心中卻還要背負著讓自己父母傷心、擔心的自責與內疚。
憑什麼,一個追求夢想的人,要平白承擔上這一切?他欠了誰?他欠誰了,必須要這樣?只因為父母說「我們愛你」嗎?為了那不可被推翻、超越一切的所謂的「愛」嗎?
孩子要的快樂和父母因「愛」而想給的完全不同。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認為孩子想走自己的路,就是不愛父母。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擔心,因為父母的擔心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心,一種必須感謝的傷心。
父母可不可以不要把「愛」當作一切莫名期許的藉口,因為孩子已經痛苦到沒有辦法感謝這種愛。
身為孩子的我們,只是很想對父母說:「我們沒有少愛你們,我們沒有要背棄你們,我們沒有要反對你們,我們沒有不感謝你們。我沒有忘掉你們為我所做的一切。我們只是想走自己選擇的人生,就只是這樣而已。」
父母如果真的只是希望我們快樂,為什麼我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追求生命的方向時,你們要傷心?為什麼?為什麼?為了你們的「愛」,我必須順從,我必須放棄我的夢想,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們不傷心嗎?
我放棄我的人生夢想,只為了不想讓你們傷心。現在,是誰比較愛誰?
請不要忘記,這是我的人生,不要拿愛和擔心為藉口來干涉我。
一年後,女孩辦了休學。
她背著行囊,到澳洲打工去了。
離開了父母,遠遠地,遠遠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15內容數
一些人物,一些視野,一些觀點,與一個全新的遠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寶瓶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媽媽收到我的成績單,直接往我臉上丟,並大喊:「我沒有你這種女兒。」
媽媽收到我的成績單,直接往我臉上丟,並大喊:「我沒有你這種女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