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海邊做「自家麵包」──邱奕璋的生活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家麵包」的正前方就是內埤沙灘,可以欣賞太平洋美麗的晨曦
住進南方澳以後,我經常在內埤沙灘閒逛,偶然間留意到,南安國中附近有間門口擺著「自家麵包」木棧板招牌的住家,屋內散發溫黃的燈光,總吸引我好奇的時而遠觀,時而在擺放香草植物的窗口東張西望,運氣不佳總是沒有遇見主人。
某次帶著外地來的朋友又路過「自家麵包」,我們一夥人在門外探頭探腦(如今回想起來真是沒禮貌),這次運氣好終於遇到做麵包的年輕男主人邱奕璋,當天沒有販售麵包,我們卻受到他的熱情招呼:「你們要不要進來坐?不介意的話,我烤一些留著自己吃的法國麵包。」
走進屋內,隨即看見大型烤箱、發酵箱、壁爐、咖啡機、麵包展示櫃等物品一字排開,還有一張容納10人有餘的自製長木桌,周邊散放著居家生活物品。
我們都很喜歡屋內散發的溫暖氛圍,忍不住七嘴八舌的東一句問題、西一句讚嘆;奕璋一邊備麵包一邊從容的回答我們的疑惑,女主人戴佩青也下樓加入談天的行列。
「自家麵包」在面海一側的牆面上安置門窗,雖然冬天常受猛烈的東北季風風雨威脅,卻得以從屋內欣賞到變幻萬千的太平洋
被酵母菌催化的生活
2015年7月,現年37歲的奕璋和廚師太太佩青、兒子小寶舉家從台北遷至南方澳,理由很簡單:「我很喜歡海,常來內埤沙灘,後來想過鄉下的生活,就搬來南方澳了。」
奕璋有工業設計的學習背景,曾在設計圈待了4年,後來發覺不適合受雇於公司辭去工作,因為喜歡吃麵包前往穀研所(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學做麵包的基礎知識和方法,那年他28歲;輾轉在歐式和台式麵包店當學徒,最密集的魔鬼訓練,曾是跟一位日籍麵包師傅學習工夫半年,每天從早上6點工作到凌晨2點,只睡4小時!
「我起步的比別人晚,當時資歷很淺,非常需要靠學徒實作累積經驗,所以可以接受那樣的訓練。」他也是在那時結識佩青。
2010年,他與佩青在鶯歌經營餐廳「穎村食光」,餐點以推出倆人手藝的義式料理和窯烤披薩、麵包為主,儘管店面隱身在巷弄內,因為食物美味,老磚瓦房的空間營造出自在有溫度的氛圍,仍有不少人預約前往,生意穩健的邁入第5年。
有天奕璋長期患有慢性病的父親突然腦中風,後遺症導致言行舉止變得像個孩子,需要有人貼身照顧和安哄;當時小寶約2歲,也正值需要陪伴的時期。
奕璋將餐廳轉交給學弟經營,返家專心照顧爸爸;佩青原本即將返回餐廳,也因此繼續將重心放在家庭裡。
奕璋笑說:「沒工作快要一年,有天我跟老婆說,我們快沒錢了耶!該賺錢了。」於是佩青返回職場,他則是繼續以家庭為重。
奕璋回憶,從小到大因為家庭從不需讓他憂慮經濟,父母甚至還有餘裕可以支持他,「爸爸中風前的密集門診,我都沒有辦法陪著,其實有些自責;專心照顧他的這段時間,我發現自己似乎過度付出了,反而剝奪了家人照顧爸爸的機會……」
父親突然倒下的無常,或許就像製作麵包不可或缺的酵母菌,某種程度催化了奕璋去思索,生活如何朝更臻美好的模樣發展?他決定搬家,實現自己「住鄉下」的心願。
廚房做麵包和料理的工具齊全,奕璋多數時候是在凌晨獨自揉麵糰、做麵包。
像法國麵包一樣簡單
我笑著告訴他「住鄉下」的說法,很像「天龍國」的思維,彷彿繁華的台北以外都是鳥不生蛋的地方!
他不置可否,說起自己過往生活過的地區:從小住在台北市的精華地區民生社區,生活機能佳,環境鬧中取靜;婚後住在新北市三峽區便利、熱鬧的大學城;餐廳經營在乍看偏遠的鶯歌區,實則位在相對郊區還要方便的位置。
觀察這從都市不斷向外遷徙的軌跡,不難理解他下一站選擇南方澳,「雖然更嚮往花東,但是希望隨時可以回台北看爸爸,所以就不考慮。」
他說從前學工業設計,設計經常在探究人、事、物的『本質』,「因此我經常在思索什麼是生活的本質?」
搬到南方澳後,他只想把生活過得更簡單,一步步減去多餘的、不需要的。
「現在我做麵包也捨棄花俏的品項,愈做愈簡單,我最愛法國麵包,他的成分只有麵粉、鹽、水、酵母;而且他是可以等待的麵糰。」有次去找他學習做麵包,我們做了三、四種品項的麵糰,每個麵糰從發酵到進烤箱,都需要抓準節奏、留意時間,獨獨法國麵包可以悠閒的墊後。
像法國麵包一樣從容、簡單、緩慢、善等待,似乎也是奕璋現在的生活寫照,住進南方澳一年多,他不急著運用做麵包的手藝推銷自家麵包,重心還是在好好生活:「陪小寶、陪老婆約會電影、做家事、吃飯、散步、跑南方澳一圈、睡覺……」
近幾個月他才開始比較常做麵包,購買對象常是冬山的友善生活小鋪、蘇澳的教職員工、假日內埤沙灘的散客;有接單做麵包的時候,他習慣早起開始作業,有時凌晨兩點、四點或六點,視情況而定。
屋內佈置的溫馨雅緻,接待過不少來品嚐麵包、分享生活的朋友
有次我們約好週日在他家學做麵包,那天有別於南方澳平日的陰雨綿綿,天空中揮灑著伴隨晨曦而來的金、黃、橘、粉交織層疊的色彩,我在變幻萬千的晨光中徒步走過第一、第二漁港,抵達內埤沙灘時光芒萬丈的太陽映著波光粼粼的海水冉冉升起,那畫面美的令人感動。
搬到海邊生活,是奕璋和佩青共同追求的,而為了維持經濟收入和生活品質,夫妻倆這兩年來協調出:佩青繼續投入餐飲業,每天通勤往返台北和南方澳上班;奕璋在南方澳探索做麵包和陪小寶、做家事等在家工作的節奏。
與住在都市相比,他們現在與人和社群互動的機會增加了:他們偶爾到附近朋友家搭夥共食,偶爾鄰居將小孩托付他們照顧,偶爾朋友幫忙送麵包,偶爾將麵包半買半相送的分享出去……大家幫來幫去、人際網絡因此更緊密。
佩青說,也有朋友曾經讓孩子來放暑假,整整兩個月孩子們每天自己規劃要去海邊或去其他有趣的地方玩,「小寶就每天跟著玩,我小時候就是在有比較多自然環境的地方長大的,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玩啊,我覺得小孩子可以在自然裡生活很幸福。」
若說更臻美好的生活樣貌,是一連串好好活著的片刻累積而成。那麼小寶大哭大笑無憂無慮奔跑玩耍的時候,奕璋深夜做麵包的時候,佩青下班開車返家對抗瞌睡的時候,全家與朋友共煮共食的時候,忙裡偷閒沉澱思緒的時候,看著日出升起的時候,在海邊散步的時候……都是他們一家人記錄自己邁向更美好生活的重要過程了吧。
熱騰騰又可口的麵包剛出爐不久,就被預訂的朋友帶回家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幾若年前來礁溪蹛,看到一間店,算簡餐類,餐點嘛誠濟項,有幾仔項宜蘭特色的。店內清氣、束結,有一面壁頂畫宜蘭特色的物件佮風景區,用誠古錐的畫法,頭家講是伊的朋友畫的。我有當時仔欲紮轉去厝內食,刁工去買一个較大的,不繡鋼的便當盒仔去貯,我無愛用紙盒仔,轉去食煞盒仔就愛挕捒。   我有追踪伊的迷眾頁,
Thumbnail
祁哲榮先生,唯樂小時光的創辦人,身為烘焙師,他選擇用DIY烘焙工作室的方式,把自己從後場帶到前台。從面對烤箱和麵糰,到親自和客人面對面的共處,當中有快樂也有奧客來串場,即使如此,還是希望可以將烘焙時的快樂傳遞給更多人。
Thumbnail
大約十多年前,位於桃園南崁的野上麵包坊,每天新鮮出爐道地的歐式麵包都被門口大排長龍的人龍秒殺,獲得「秒殺麵包店」的美譽,這間麵包店將歐式麵包帶進台灣人的生活,拓寬了台灣人對於麵包的味蕾和想像,也為台灣麵包的飲食文化揭開了新頁。
「美美我跟你說,我家最近請了一個法國來的廚師,手藝超級好!」他們從茶餐廳聊到回家,怎麼就不會口渴呢?四個人一下車就是兩排整整齊齊的僕人迎接,只有百貨公司週年慶才會受到這種待遇的杜平安忍不住四處尋找著「三折」的廣告。蕭媽媽決定讓那位法國廚師弄些蛋糕上來當下午茶,於是四個人悠哉的坐在花園裡喝茶——這花園
我覺得,舌尖上感動除了對於食材本身的讚嘆和感謝外,更多的是來自對模糊記憶的探索,和那股道不清說不明對於溫暖感受的追求。 我家右轉直走後拐彎在直走在拐彎直走過馬路後,有一間我很歡的煎魚店。 其實,應該是家常便當店。小小的,不明顯的,灰灰樸樸的。感覺經營大半輩子了。 阿姨掌廚,食材簡單固定,有點像
Thumbnail
后里沐莯mumu小館是后里地區明星義式餐廳,由老闆張逸翔熱愛料理所創立。文章講述他的料理創業歷程,追求道地的義大利菜並對食材堅持高標準的堅持。以及他對後裡當地社區的貢獻和愛的表達。 文章中呈現了張老闆對社區和食材堅持的態度,以及他對料理和傳統的熱愛。
Thumbnail
他的父親是個有卓越眼光的人,小時候父親開始經營家具工廠,再將賺的錢大筆投資原木,幾十年前努力拼賺飽的年代,幾乎沒有森林保育觀念,那時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上好的巨木、香杉、檜木、肖楠,而現在即便有錢、有管道也不見得有人割愛,也於是他繼承了父親龐大的資產跟衣食無虞的生活品質。
第二十一章 軟軟的 邱啟文拉著不情願的李曉玫走到一家小巷的店前,店面走粉紫色系有網美資質,門外還放著一台放滿花的腳踏車,這一切讓李曉玫看得心花朵朵開才願意試吃一下,邱啟文倒是熟門熟路點餐,看來不是第一次來!隨著老闆熟練的製作⋯很快邱啟文就拿著一袋雞蛋糕走來! 邱啟文拿著一個說‘很香喔!你吃吃看!
Thumbnail
國旗屋在忠貞市場的附近。老闆是高齡80多歲的張老旺先生,整理父親遺物時,找到了當年的那面旗子,便決定要一直掛國旗直到自己離開那一刻,也是國旗屋故事的由來。米干其實口感像我們的粄條,切得比較細,肉塊厚實,蛋則是半熟蛋,湯的味道不算很重,雖然清淡,卻帶有大骨湯的滋味,加上酸菜後,滋味鹹香順口不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幾若年前來礁溪蹛,看到一間店,算簡餐類,餐點嘛誠濟項,有幾仔項宜蘭特色的。店內清氣、束結,有一面壁頂畫宜蘭特色的物件佮風景區,用誠古錐的畫法,頭家講是伊的朋友畫的。我有當時仔欲紮轉去厝內食,刁工去買一个較大的,不繡鋼的便當盒仔去貯,我無愛用紙盒仔,轉去食煞盒仔就愛挕捒。   我有追踪伊的迷眾頁,
Thumbnail
祁哲榮先生,唯樂小時光的創辦人,身為烘焙師,他選擇用DIY烘焙工作室的方式,把自己從後場帶到前台。從面對烤箱和麵糰,到親自和客人面對面的共處,當中有快樂也有奧客來串場,即使如此,還是希望可以將烘焙時的快樂傳遞給更多人。
Thumbnail
大約十多年前,位於桃園南崁的野上麵包坊,每天新鮮出爐道地的歐式麵包都被門口大排長龍的人龍秒殺,獲得「秒殺麵包店」的美譽,這間麵包店將歐式麵包帶進台灣人的生活,拓寬了台灣人對於麵包的味蕾和想像,也為台灣麵包的飲食文化揭開了新頁。
「美美我跟你說,我家最近請了一個法國來的廚師,手藝超級好!」他們從茶餐廳聊到回家,怎麼就不會口渴呢?四個人一下車就是兩排整整齊齊的僕人迎接,只有百貨公司週年慶才會受到這種待遇的杜平安忍不住四處尋找著「三折」的廣告。蕭媽媽決定讓那位法國廚師弄些蛋糕上來當下午茶,於是四個人悠哉的坐在花園裡喝茶——這花園
我覺得,舌尖上感動除了對於食材本身的讚嘆和感謝外,更多的是來自對模糊記憶的探索,和那股道不清說不明對於溫暖感受的追求。 我家右轉直走後拐彎在直走在拐彎直走過馬路後,有一間我很歡的煎魚店。 其實,應該是家常便當店。小小的,不明顯的,灰灰樸樸的。感覺經營大半輩子了。 阿姨掌廚,食材簡單固定,有點像
Thumbnail
后里沐莯mumu小館是后里地區明星義式餐廳,由老闆張逸翔熱愛料理所創立。文章講述他的料理創業歷程,追求道地的義大利菜並對食材堅持高標準的堅持。以及他對後裡當地社區的貢獻和愛的表達。 文章中呈現了張老闆對社區和食材堅持的態度,以及他對料理和傳統的熱愛。
Thumbnail
他的父親是個有卓越眼光的人,小時候父親開始經營家具工廠,再將賺的錢大筆投資原木,幾十年前努力拼賺飽的年代,幾乎沒有森林保育觀念,那時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上好的巨木、香杉、檜木、肖楠,而現在即便有錢、有管道也不見得有人割愛,也於是他繼承了父親龐大的資產跟衣食無虞的生活品質。
第二十一章 軟軟的 邱啟文拉著不情願的李曉玫走到一家小巷的店前,店面走粉紫色系有網美資質,門外還放著一台放滿花的腳踏車,這一切讓李曉玫看得心花朵朵開才願意試吃一下,邱啟文倒是熟門熟路點餐,看來不是第一次來!隨著老闆熟練的製作⋯很快邱啟文就拿著一袋雞蛋糕走來! 邱啟文拿著一個說‘很香喔!你吃吃看!
Thumbnail
國旗屋在忠貞市場的附近。老闆是高齡80多歲的張老旺先生,整理父親遺物時,找到了當年的那面旗子,便決定要一直掛國旗直到自己離開那一刻,也是國旗屋故事的由來。米干其實口感像我們的粄條,切得比較細,肉塊厚實,蛋則是半熟蛋,湯的味道不算很重,雖然清淡,卻帶有大骨湯的滋味,加上酸菜後,滋味鹹香順口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