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從行銷的風險看自我價值

    上週去了光點的電影行銷的課程講座,電影圈跟品牌行銷遇到的困境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老師說她以前在做電影行銷的時候,早年行銷預算只佔總電影製作的1:10左右,甚至更少,好萊塢的電影行銷規格可以多到跟製作費是5:5的比例,是最近這幾年國片興起之後,大家意識到行銷真的很重要,行銷預算才漸漸提高。
    當然,因為電影本來就是高風險跟高投資的產業,行銷工作跟拍電影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比方說都是需要金錢投資,而且無法預測成果,但是因為電影圈的人已經習慣大量金錢的投入,投資的金錢會變成一部作品,然後讓作品來將投資的錢回收,所以他們比較可以意識到行銷的重要性,也不會對花錢做行銷這件事情有那麼大的抗拒,但品牌行銷就跟這比較不一樣。
    上課當中老師有提到一句,她說不花錢做行銷就是得花大量人力去push,但那非常辛苦,成效會是什麼也不知道。
    這讓我想到一路以來行銷工作上碰到的老闆,即便我是在外商品牌或者是有錢一點的品牌都是這樣,在前一個台灣品牌更是,
    公司都想著不花錢做行銷,都想著左彎右拐略施小惠看看期望這樣就可以有效果。
    我當然不覺得行銷一定得花大錢,台灣的品牌擔心花大錢沒有效果,就成了浪費;事實上是如果一個品牌夠清楚自己是誰,錢就可以花在必要的地方,上週電影行銷課程的講師也有提到,她說一部電影最困難的是定位,在我看來,品牌行銷也是,但台灣品牌光是在定位上就舉步維艱,更遑論深入。
    因為定位表示你就是站在那錨點上,眼睛不能再亂看別的地方,沒有逃避恐懼以及各種矛盾的空間,不能再去追逐看似有利的部分,不能再看什麼好賣就跟著做什麼,定位就是表示好好站在那個點上面想辦法深入,這太難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台灣人跟金錢的關係有很大的問題,而行銷是最容易把這問題帶出來,以及面對這問題的工作,
    因為在台灣的金錢教育裡面,錢花了就會沒有,金錢是罪惡的,存錢跟花錢是線性前進,我們靠存錢來賺錢,而不是花錢來賺錢,全台灣的人都受到這種意識影響,這意識也代表我們缺乏深入以及連結的能力,所以我們的行銷跟電影都很難做起來。
    錢花了就會沒有,賺錢又是付出辛苦跟恐懼,所以要花錢在看不見具體回收的行銷上面是不可能的,然後我們的國民就把錢拿去買外國的品牌,週而復始。
    然後,在行銷跟金錢使用上最大的謬誤就是,我們以為便宜跟做折扣活動就會有人愛,品牌就可以推廣出去,但這是自我價值感低落的問題。一開始自我價值感就低落了,後面的怎麼做得起來?
    我們期望在對方(品牌)身上看到什麼?我們要怎樣對方才會愛我們?人在消費的時候等於是在為自己的認同跟價值信念付出,看到一個品牌犧牲自我價值,會買的人也只是一時的,買的人也不會真的愛上這品牌,看見一個人犧牲自我的付出,久了人都會覺得負擔,不會有人在這場犧牲裡面得利或者感謝對方的犧牲(或是難道犧牲這麼多想得到的只是感謝?),更何況這邊犧牲的價格就會想在別處討回,因為交易永遠是講求公平的,這種犧牲跟補償的循環除非有人有意識的可以停止,不然永遠做不起來。
    台灣品牌目前已經從最早的設計問題進化到品牌態度問題,外型的包裝設計已經比以往進步很多,現在更多品牌在包裝一個生活態度,然後要你買單,我只是想說台灣的教育充滿操弄,以前讀書的時候最常聽到的就是不會的題目就隨便寫個答案,至少可以矇對分數,工作要先求有再求好,
    這樣造成的結果連我們自己都不喜歡,為什麼不站出來停止?不會的題目寫答案矇對,然後這題就永遠不求甚解,先求有再求好大家就變成騎驢找馬,在驢子上久了更不敢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當然更大的問題是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啦),我們的品牌行銷包裝一個生活態度,但是深入下去那到底是什麼也說不出來。
    品牌本身沒有的,是很難給別人的,就像如果一個奢侈品牌只會講奢華兩個字,商品是賣不出去的,奢華要從語言以及身體力行方面就做到奢華,這需要自身的生活經驗去配合,蘋果充滿創新那是因為創辦人本身就大膽前衛,想要品牌是什麼樣子,自己必須是那個樣子,才做得出來,而當你已經成為那個樣子了,就不會刻意再去強調什麼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除了文章之外也寫電影心得,還跑去印度靈修。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