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釀選書|《懸崖上的野餐》:就讓蘋園少女在凝視下消失吧|辜炳達

上層階級英國女子的內衣引人遐思,而優雅總是藏在看不見的細節之中。——普瑞查夫人,《雪紡狂熱》(1902)
若欲分析《懸崖上的野餐》的消失女孩謎團,1900、1967、1975 和 2018 將會是四組暗藏玄機的數字——前兩組數字內蘊於小說自身,後兩組數字則指向小說的來生。瓊恩.琳西將故事起點設定在 1900 年 2 月 14 日:二十世紀的首次——亦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末次——聖華倫汀節。小說出版於 1967 年:法國新小說(nouveau roman)等後現代敘事手法已漸成明日黃花,澳洲前總理哈洛.霍特則於同年底從墨爾本海灘人間蒸發。彼得.威爾融合高彩度唯美影像和低限度隱晦敘事的電影版在1975 年驚豔影壇,並啟發蘇菲亞.柯波拉 1999 年上映的《死亡日記》。2018 年 澳洲付費電視集團 Foxtel 復刻彼得.威爾的影像美學,推出《懸崖上的野餐》迷你劇集,而小說中文版也終於在原著的半個世紀後降生。
這四組數字不過就只是一系列的年份罷了,玄機何在?如同艾德格.艾倫.坡經典偵探短篇〈失竊的信件〉所告訴讀者的,奧秘往往就攤在最顯眼之處,只是我們視而不見,又或者雖然看見卻無法理解。
讓我們先回顧 1900 和 1967 這兩組年份。小說的開放式結局如是說:「拉提瑪格瑞伯爵夫人(也就是娥瑪.里波德)目前定居於歐洲,伯爵夫人偶爾會接受各界有興趣的人士的採訪——其中也包括了心理研究學會——但除了她首度恢復意識後所記得的之外,她從來就沒能增補任何回憶。」寫於新小說浪潮後的《懸崖上的野餐》似乎有意在敘事中埋藏眾多可供精神分析的細節,而對應 1900 年和 1967 年的分別是佛洛伊德派與拉岡學派(Lacanian psychoanalysis):前者根植於維多利亞時期的壓抑與規訓,後者則試圖透過結構語言學窺探無意識難以碰觸的內核。琳西從 1967 年往 1900 年回望的寫作姿態讓人聯想起 1969 年符傲思的經典後設小說《法國中尉的女人》,兩部作品異曲同工,將維多利亞仕女放置在蠻荒的巨石懸崖上(或許我們也不該忘記直布羅陀巨石上的茉莉.布魯姆);佛洛伊德大概會從懸岩(Hanging Rock)中讀出陽具象徵——「rocks」在俚語中意指睪丸——並作出以下詮釋:蘋園女校風雲三人組寬衣解帶,縱身投向性欲力/死亡欲力的雙重召喚。
然而,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前提終究受其時代限制:少女的情慾在維多利亞禮教和繁複語言的壓抑下只能以夢境、口誤或戀物等隱喻型態回返顯現。如同楔子中時尚教母普瑞查夫人所說,維多利亞時代內衣(lingerie)之所以引人遐想,正弔詭地因為不被看見,也不能言說。(如目擊者伊迪絲說:「現在人多,講出來(內褲這個字)不太好聽。」)到了歌頌解放的 1967 年,這些壓抑和禁忌早已搖搖欲墜,而此時差造成的後設感(從解放的 1967 年回望壓抑的 1900 年)或許正是閱讀《懸崖上的野餐》的樂趣所在:琳西用工筆——輔以書信、筆錄、報導等文體——精細地仿造栩栩如真的維多利亞殖民地澳洲,但讀者依稀感覺到故事真正的精髓隱藏在她刻意不寫的留白之處。換言之,琳西邀請讀者玩一場偵探遊戲,在閱讀過程中將拉岡精神分析中的空洞話語(parole)置換成完滿話語(langue),自行腦補蘋園夫人的勢利偽善,蘋園師生間的情慾糾葛,或是麥可和亞伯特的曖昧基情。
現在,讓我們轉向 1975 和 2018 這兩組年份。彼得.威爾將原著的留白策略完美影像化,透過電影膠卷捕捉幾乎過剩到溢出的光線,創造出一個色彩斑斕的夢幻異世界。1975 年版電影巧妙的揉合西部、驚悚、古裝、科幻等類型元素,讓觀眾透過伊迪絲的視角,目睹美少女三人組米蘭達、娥瑪與瑪麗昂在光天化日之下消逝在懸岩之中,進而製造一種詭異感:看得太清楚卻什麼也沒看見。時隔 43 年,Foxtel迷你劇集企圖復刻彼得.威爾的影像美學,並由《權力遊戲》的性感女星娜塔莉.多莫飾演蘋園夫人,但製作團隊選擇了與原著小說和 1975 年版電影背道而馳的敘事策略:將一切的留白之處皆以影像補完,呈現出一間勾心鬥角,香豔刺激的暗黑女校。
此一策略讓我們想起一則拉岡喜愛的古老猶太笑話:「你擺明要去倫貝格,幹嘛還跟我說你要去倫貝格?」1975 年版電影的高明之處,正在於導演掌握了《懸崖上的野餐》的幽微核心:讓觀眾看見最重要的事件在畫面之外。2018 年版迷你劇集則讓觀眾看見一切他們知道他們不需要看見的畫面(情欲和裸露在二十一世紀的電影中已經太過氾濫而貶值了):當你看到(或說出)數學教師麥克勞的燈籠內褲,你知道那一點都不性感。

臉譜出版提供
臉譜出版提供
《懸崖上的野餐》是原出版於 1967 年的澳洲小說,可以算是廣義的歷史懸疑小說,情節讓當時很多讀者信以為真,後來改編為電影也因為視覺風格獨特而頗受影迷喜愛,故事主要敘述 1900 年澳洲一所寄宿女校的師生到一座風景壯麗的懸崖周邊踏青野餐,途中卻有四人失蹤未歸,導致警方與附近居民的好奇窺探、流言蜚語開始侵入原本封閉且形象高貴純潔的學校,校內道貌岸然的校長、憂慮不安的教師、渴望自由的學生,面對失蹤事件也各有各的解讀與盤算。
大英帝國最後榮光的餘暉下, 少女們的身影掙脫了高牆的禁錮, 卻消失在險峻荒涼的懸岩…… 她們奔向的是血腥駭人的悲劇,或是終於降臨的自由?
一九○○年二月十四日,澳洲墨爾本郊外,名門女子寄宿學院「蘋園女校」的師生集體前往地形險峻的「懸岩」踏青野餐,青春活潑的女學生無不期待藉著慶祝情人節的機會,暫時脫離沉悶校園、縱情享受自由假日。感情最好的三名高年級生──溫柔迷人的米蘭達、聰明博學的瑪麗昂,還有富裕又美貌的娥瑪──更大膽離開營地,結伴上山探險。但當夜色降臨,不僅三位少女遲遲未歸,負責領隊的中年教師也不見蹤影。
失蹤事件驚動了附近城鎮的警察,當天在旁目擊少女們走向懸岩的富家公子麥可也加入搜救行動,終於在一週後找到了娥瑪,她脫水昏迷、短暫失去記憶,但除此之外奇蹟似地平安無恙。旁人期待他們結成一對英雄救美的佳偶,但麥可總是對娥瑪若即若離,彷彿另有心事、對她難以直言。經過休養的娥瑪,則依然無法恢復關於野餐當日的記憶,她一回到謠言四起、人心惶惶的校園,同學們尖銳的猜忌與懷疑便迎面而來: 鎮上為何傳言她被發現時衣衫不整? 憑什麼只有她能獲救生還? 野餐那天的懸岩上發生了什麼事? 她仍然下落不明的好友和老師,究竟去了哪裡……?
《懸崖上的野餐》結合了英式哥特文學的傳統與南半球島洲的陌異景觀,藉由既詭譎且哀淒的意外事件,隱喻二十世紀初即將脫離殖民統治的澳洲面臨的蛻變。保守的寄宿女校中,一連串的失蹤和死亡,象徵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殖民勢力與文化典範,對於澳洲的控制已經漸漸走到盡頭,野外懸崖所代表的、屬於土地本身的未知力量,正在解放、反撲。遭到同一套禮教權威壓抑的少女,也逐漸感受到探險欲望乃至於性意識的覺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