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喜歡的時光·珍愛的事物-2】不被遺忘的黑膠時光

“Waltz for Debbie”是我自認極適合在一人讀書、寫作、思考時相伴的專輯之一。限量發行的「透明膠」,三年前的秋天購於東京吉祥寺的disck union爵士館。
“Waltz for Debbie”是我自認極適合在一人讀書、寫作、思考時相伴的專輯之一。 限量發行的「透明膠」,三年前的秋天購於東京吉祥寺的disck union爵士館。
全球實體唱片行因著線上音樂聆聽與取得日漸便捷、而不可免地面臨運營與存續的艱困之際,捲土重來的黑膠唱片熱潮(也有人以「黑膠復興/VinylRevival」稱之),儼然一記神救援、替唱片業的式微帶來翻轉的動力。人們走入實體唱片行翻找的商品不見得是一片片CD、反而是一張張黑膠唱片,而播放黑膠唱片所必須的唱機與相關配備的市場供需也隨之連動而熱絡。在數位化於你我的日常生活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21世紀,這個在30多年被CD的崛起而擊敗、幾乎宣告銷聲匿跡於唱片市場、聽起來有點「費事」的老玩意兒,近幾年在英、美、日等大國的唱片銷量接連締造翻轉性的銷售奇蹟;在台灣也有越來越多的討論度與相關銷售活動、講座舉行,部分仍活躍或已成為永遠經典絕響的華語歌手與樂團,發行專輯時也不惜砸重金壓制限量的紀念黑膠版本供死忠鐵粉們珍藏。而跳入黑膠收藏與聆賞這個「坑」的,並不是只有上年紀的發燒友;在黑膠盛行的那些年、尚未出生的年輕世代,也有人因為黑膠唱片流瀉的溫潤音色是CD與線上數位音樂檔所無法展現的、或因為喜歡黑膠包裝封面與唱片本身的復古質感,而選擇入坑。
我是音樂卡帶與VHS錄影帶風行的80年代裡成長的孩子。黑膠,是我爸媽與阿公阿嬤比較熟悉的產物。在我還是小孩子時、黑膠已不很常見,依稀記得兒時回鄉下阿公家還曾在客廳看過黑膠唱機、但好像沒有人認真拿它放唱片來聽了。過幾年再回阿公家,我發覺那被冷落一旁的黑膠唱機已不見蹤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既可放卡帶、又能聽廣播、還能接上麥克風大唱卡拉OK然後替演唱者打分數的多功能伴唱機。等我進入半大不小的青春期、時序移轉到90年代初,當時國中音樂課堂上,已開始見到音樂老師亮出薄薄一片銀閃閃的圓形片子、用指尖輕扣銀色圓盤的邊緣、俐落地將圓片子嵌入音響放出清晰異常的古典樂給全班聽。那個銀圓片子是雷射光碟、也就是俗稱的CD--正逐漸取代卡帶,而黑膠... 印象中在當時的唱片行裡已找不著了。
這樣的我,在2014年跳入了黑膠坑--這一年的我早已三十過了一大半、不很年輕;而就在這年,黑膠復興風貌似在台灣市場吹了起來、以一股穩靜且後勢可期的強度。我稱不上是在黑膠時代長大、曾躬逢其盛過黑膠全盛期之人;這麼一個與黑膠世代失之交臂的我,居然毅然跳入陌生的黑膠坑,是好奇心使然? 還是跟風? 好吧,我承認也許以上兩者皆是。當然還有因為黑膠的音質,黑膠所呈現的類比音樂聽起來比較「實」、像是歌手從唱盤跳出來親身站在自己面前唱live一樣真實。能搭著這股復興風潮、跳入我從前未能跟上的音樂聆聽與收藏奇遇,是我始料未及、也是一種幸運。加上被唱機吸引--這種起心動念說來頗離奇,竟會因為著迷一台黑膠唱機的復古造型而更確定入坑.....
我的第一台黑膠唱機如上圖的長相,品牌是Crosley (圖片來源Google)
2014年,我在美國amazon網站訂了這台外型很復古的機器,這是我首度在amazon網站購入書籍以外的商品。Crosley黑膠唱機,其實款式還挺多種的,有手提款、也有仿半世紀以前的收音機造型的,都是走復古路線,價格非常親民。論唱機規格,我的手提黑膠唱機自然不是特別高規、充其量只是「堪聽」的程度(對於聽慣真空管超強音質的發燒友、或資深黑膠基本教義派來說,這台唱機只是個玩具吧)。它能正常播放、也能調整轉速(最常用到的33⅓ RPM、聽七吋單曲黑膠EP會用的45 RPM、和現在幾乎派不上用場的78 RPM);但內建喇吧呈現的音質十分普通、必須自己完全手動操作唱臂。但論起外型,對於鍾情老派氣質物件的我來說,它可是超帥的。四年前台灣好像還沒有人代理Crosley、但網路上可以找到幾位賣家;瀏覽美國amazon標價加上運費大約折合台幣三千出頭、心想和台灣賣家開的價相比差距不多、還算負擔得起、 沒想太久就決定下單了...
用我的Crosley手提黑膠唱機聽12吋黑膠唱片。 畫面中這片嚴格說是彩膠中的「白」膠--Radiohead主唱Thom Yorke個人專輯: 《Tomorrow's Modern Boxes》 (White Vinyl) 黑膠唱片不一定是黑色的,黑膠復興這些年國外發行不少設計感十足的彩膠, 增添收藏的趣味、話題度與獨特性。 比較窘的是用這台唱機聽12吋黑膠,一定要把可拆卸的蓋子整個掀掉、 黑膠方能轉動無礙。
Tomorrow's Modern Boxes》 (White Vinyl)的唱片封套,設計感強烈。 畫面左上可看到我的入門唱機,掀蓋、沒放唱片時的模樣。
為了多瞭解經典黑膠唱片封面們的長相與來頭,我還特別買了這方面的專書來讀。 TASCHEN出版的《1000 Record Covers》收錄千張黑膠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封面, 猶如一本黑膠唱片收集建議型錄指南。就算無法完全坐擁所有專輯, 一書在手、心血來潮時翻開來把這些封面逐一瀏覽,也是很有趣的。
音樂或歌手/樂團本身的才華、風格、樂壇重要性,是深刻召喚我心甘情願掏腰包出手購買實體專輯以作收藏的堅定理由;而包裝封面也常是理由之一。 研究黑膠唱片風行時的經典封面,其間的樂趣並不亞於聽音樂。 藝術家或攝影家操刀設計黑膠唱片封面而成為劃時代經典的例子並不少, 比如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幫搖滾、另類音樂先驅樂團「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在1967年3月發表的專輯《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封面所畫下的那根香蕉,應是史上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香蕉了吧... 以此角度來想,收集這張黑膠,等於同步擁有藝術大師出手的經典畫作複製品一幅,某種程度上也像是參與了一場藝術品鑑賞與收藏。
自從有了聽黑膠的習慣,出門在外旅行或閒逛時、身上彷彿內建了隱形的黑膠天線,對於與黑膠有關連的種種事物或風景也變得格外敏感。多年前在捷克,無意間在庫倫洛夫(CK)小鎮的伏爾塔瓦河畔逛到一家低調的小店、店門口擺著一台無聲無響的古老黑膠唱機,唱機本身看起來風霜歷盡、應該是動不了了;而唱機上的老黑膠也顯出龍鍾老態,邊緣都明顯變形了... 我對唱機上一塊橢圓牌子的圖騰特感興趣,差點就要開口問店員這塊牌子能不能賣給我--牌子上歪頭對留聲機好奇探頭探腦的小白狗名叫Nipper、在古典唱片圈甚是有名--是美國RCA唱片的招牌商標。
在捷克旅行時,隨意逛到一間賣黑膠也賣樂譜、兼賣和音樂相關的小物的個性小店。 門口擺放的老黑膠唱機雖然再也轉不動唱片放不出音樂,作為純裝飾也很有味道。
Max Richter的兩張專輯,一張黑膠、一張CD,在同一年成為我的生日禮物。 這一年,我已小小升級了我的床頭唱機。12吋的黑膠不會再「出界」了。
身邊的親朋好友得知我近年有了以黑膠聽音樂的習慣,偶爾也會出手餽贈我以黑膠。 畫面中央有著斗大月球在專輯封面的這張黑膠是我前年的生日禮物, 老弟挑了我甚愛的Max RichterSleep專輯送我。 同年另一份生日禮碰巧竟也是Max Richter! 一位多年老友送了CD。 同一位音樂人的兩張專輯、以不同的模式一起成為我的禮物,知心的親友獻上知音的祝福,很是微妙。
John Lennon的《Mind Games》黑膠單曲EP,45轉二手黑膠,狀況良好。 在東京吉祥寺南口附近的一家二手書與唱片小店意外翻到的, 以一枚500日圓硬幣入手。結帳時便宜到令我一度不敢置信。
台灣專業賣黑膠的唱片行或個人是有,但我手邊不少黑膠是趁著海外旅行時有意或無意買下的,價格有時意外地比在台灣買還便宜、有些專輯甚至在台灣是花錢想買也買不到。比如這張John Lennon的二手單曲EP,因為是日版的緣故吧,所以價格超乎想像的實惠,合台幣150元左右,是個可以不假思索的入手價。日本黑膠市場比起台灣大、悠久且穩定,這體現在唱片行的黑膠二手與新品的品項規模,豐富度與數量讓黑膠迷如入寶山,若有時間、自顧自地逐區逐片翻看挖寶、這過程本身就是一趟知性而享受的旅行。
進入黑膠世界,讓耳朵與眼睛的角度一起變大、變敏銳、變感性,連帶也讓我旅行的路線與腳步跟著轉變。沒想到這個差點就要被時代淘汰的老玩意兒,能替我的生活與聽音樂歷程中注入新鮮、充實的改變與撫慰,固然我在這樣的翻轉中,不免繳出了不少學費... 但回看這四年多的黑膠入坑之路,我仍心懷感激、甘之如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