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也有不想學的時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珍古德教授說,觀察野生動物的行為不應該是將動物抓到研究室,也不是關在動物園,觀察者必須走入野生動物的世界,才能看見最不受人類行為影響的原始動物生態。

在一個不被理解的時代,這是珍古德教授要推動研究的困難之處,但也正因為她以科學為據、以動物為本的堅持,世人才得以窺見非洲黑猩猩族群的原始生態。

大人原也是這樣以為,小孩的學習就是一定要去學校、進教室上課的吧?大概只有像我這樣的自學生媽媽,才得以觀察到小孩在原生家庭的學習行為。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比如說,圍棋比賽都是勝負分明的戰爭,樂團演出則要求紮實的自主練習、嚴格的演出品質,數學課程有進度的要求、測驗的日期,科展團隊要分工合作、提交報告⋯一旦學習不再只是純粹的喜歡,自學生還會自動自發的學習嗎?學習的心情還會是快樂的嗎?

的確,當學習開始遇到挫折、遇到要求、遇到關卡,學習就不會因為快速增長的成就感而覺得有趣,自學生很自然的就會轉移注意力,另外找一個相對可以快速成長經驗值的目標,來緩和壓力或挫敗感。

身為自學生的爸媽一定會注意到這些轉變,也必定會提醒弟弟,自我要求是從興趣走向專業的必經之路。

弟弟一直是個溫和的小孩,圍棋對他來說比較像是有趣的邏輯訓練,而不會是嚴肅的職業選擇。同樣的,小提琴演奏對弟弟來說是有深度形式與完美的詮釋的結合,他可以從欣賞名家表演得到性靈的提升,卻無法忍受自己做不到的挫敗感。

這些做不到的事並不代表他不再喜歡這些學習,卻是不能跨過門檻的痛苦。爸媽必須讀懂小孩的心,溫和明白的向小孩解釋(他不一定能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這些轉折點錯過將會造成某些改變,提醒他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不是所有的狀況都清楚知道了,小孩才可以對自己的選擇放心。

同時我們還要客觀的分析小孩的現況,鼓勵他在放下一個無力負擔的目標時,也有信心可以用全力去追尋更確定的夢。

但自學實際的狀況,就像大人總在交報告、趕稿子的死線到來前特別執迷於發廢文、追韓劇、打電動這些逃避現實的各種耍廢,小孩也總愛在交報告、測驗考試前恍神,明明應該要多學一點物理,卻都變成在轉魔術方塊,而且還ㄧ不作二不休的寫成公式,彷彿在做魔術方塊的專題報告。

也許這就是自學的跑跑薑餅人模式啟動?像這樣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不知道還會有多少時間可以這麼做實驗(掩面)⋯

反正他就是這樣亂搞,明明自己再也不想拉的小提琴,因為練了左手轉魔方,感覺手指的靈活度練到了一個程度,竟然丟下數學報告開始拉起琴⋯欸,還真的不錯哦!

啊~啊,自學生這樣到底有沒有責任感啊?還是男生本來就很始亂終棄?奇怪的是,他這樣不務正業,許多卡住的數學和物理問題還真的就突然明白了,摩羯媽媽要罵人的話只好硬生生吞回來,自學生你搞得我好亂啊@@⋯

從男孩變男人的距離,應該不只是中學六年的時間吧?媽媽我只能期盼在把兒子交給他的人生伴侶前,能讓小孩學會看見自己的選擇會有什麼結果,他又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什麼責任,也就不枉費這個教育實驗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翠儷的沙龍
41會員
52內容數
王翠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16
回到我一直強調的平等,如果你把鏡子擦乾淨了,就能好好的對待小孩,小孩一開始也會聽任自己心裡的聲音,就像浪花一樣,隨著潮起潮落生滅,又似花開花謝,念念遷變,一時一時沒個定著;但漸漸淘汰雜音後,他心裡深層的志器就會對上某個特定的頻調產生唱和,發出共鳴,那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16
回到我一直強調的平等,如果你把鏡子擦乾淨了,就能好好的對待小孩,小孩一開始也會聽任自己心裡的聲音,就像浪花一樣,隨著潮起潮落生滅,又似花開花謝,念念遷變,一時一時沒個定著;但漸漸淘汰雜音後,他心裡深層的志器就會對上某個特定的頻調產生唱和,發出共鳴,那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14
你以為你在導引他,卻是在用他的現在去填補你未完成的童年,或是打造一個想像中的‘完美童年’,反而佔據了他本來的童年。
Thumbnail
2022/08/14
你以為你在導引他,卻是在用他的現在去填補你未完成的童年,或是打造一個想像中的‘完美童年’,反而佔據了他本來的童年。
Thumbnail
2022/08/13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2022/08/13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迷和悟不見得是智商的距離,大人費盡口舌講不明白的事,還不如讓小孩轉個角度,他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盲點,在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就會截然不同,小孩看懂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大人也就不需要再教什麼了。
Thumbnail
迷和悟不見得是智商的距離,大人費盡口舌講不明白的事,還不如讓小孩轉個角度,他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盲點,在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就會截然不同,小孩看懂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大人也就不需要再教什麼了。
Thumbnail
這個社會對個人的選擇總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無論這些意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善意,基本上我們都會藉著這樣一個旁觀的角度,藉著這樣一面反省的鏡子,或多或少意識到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許會採取微調修正,也許反而更加信心堅定,在穩定中保持自學的彈性
Thumbnail
這個社會對個人的選擇總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見,無論這些意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善意,基本上我們都會藉著這樣一個旁觀的角度,藉著這樣一面反省的鏡子,或多或少意識到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許會採取微調修正,也許反而更加信心堅定,在穩定中保持自學的彈性
Thumbnail
我所認識的自學生多半不是天才資優生,也不是需要補救教學的孩子,而是他們的父母選擇了這條非常適性發展的道路,因而只好捨棄學校教育。若不是朝向這樣的信念前進,誰會想要這麼自找麻煩的花錢、花時間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教呢?
Thumbnail
我所認識的自學生多半不是天才資優生,也不是需要補救教學的孩子,而是他們的父母選擇了這條非常適性發展的道路,因而只好捨棄學校教育。若不是朝向這樣的信念前進,誰會想要這麼自找麻煩的花錢、花時間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教呢?
Thumbnail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Thumbnail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Thumbnail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Thumbnail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Thumbnail
由於自學生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有時候我們也不禁會問,究竟是國民教育課程比我們想像的簡單,還是我們都誤會了小孩子的能力,所以給他們的進度太慢?又或者根本是我家自學生的智商來就比較高?也有可能,其實自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學會,他只是以為他會了,往下一個進度發展,還有很多的地方都不懂?
Thumbnail
由於自學生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有時候我們也不禁會問,究竟是國民教育課程比我們想像的簡單,還是我們都誤會了小孩子的能力,所以給他們的進度太慢?又或者根本是我家自學生的智商來就比較高?也有可能,其實自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學會,他只是以為他會了,往下一個進度發展,還有很多的地方都不懂?
Thumbnail
實驗教育做了五年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 但是小孩的自學能力不是從小就能夠自己發生,我們一開始也是從設計教案來教學,經歷慘痛的失敗,重新檢討、觀察小孩的行為,發現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工作模式,來幫自己學習,才漸漸脫離教與學的苦海。
Thumbnail
實驗教育做了五年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 但是小孩的自學能力不是從小就能夠自己發生,我們一開始也是從設計教案來教學,經歷慘痛的失敗,重新檢討、觀察小孩的行為,發現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工作模式,來幫自己學習,才漸漸脫離教與學的苦海。
Thumbnail
爸媽們都知道,發展天賦是鼓勵學習的王道,但如果是出自小孩的意志,執意發展他的「弱項」,我們應不應該鼓勵他們勇敢追夢呢??
Thumbnail
爸媽們都知道,發展天賦是鼓勵學習的王道,但如果是出自小孩的意志,執意發展他的「弱項」,我們應不應該鼓勵他們勇敢追夢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