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這苗頭實在不太妙。從老牌民主國家到新興民主政權,十年前眉飛色舞,現在卻紛紛告急/王審言

《#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譯序)
這苗頭實在不太妙。
從老牌民主國家到新興民主政權,十年前眉飛色舞,現在卻紛紛告急。英國脫歐、川普當選、民粹語言大行其道、年輕人普遍失落,從華爾街到香港中環逐一陷落,儘管理由不一而足。
在歐洲,梅克爾政府受困於難民處置,左支右絀。在南韓,歷屆總統卸任後率多官司纏身,無一倖免。在中國,習近平修改憲法,無限連任,大開倒車,但民主政治效能不彰,自身難保,也不好指著他,說三道四。
而在台灣…… 一言難盡,容後泣訴。
而這一切的緣起,僅僅是我們不好好說話嗎?乍聽之下匪夷所思的論述,就是這本書奇妙的起點。作者從哲學、歷史、文學、修辭、媒體諸般面向,逐一切入,總結到這句老話,「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一團狐疑嗎?試舉其例。
在幹話如槍林彈雨的台灣,找出一句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口號,不是做功德,不是哪塊最軟,而是「我是人,我反核」。
公共論述各抒己見、各有所本,理所當然,再怎麼不以為然,表面上也得維持「我不贊成你的意見,但我誓死維護你講話的權利」,這是民主的體面,也是面對真理(如果有的話)不敢擅自壟斷的謙虛。但這句口號,慷慨激昂之餘,卻不留任何餘地,打著民主旗號,卻把民主碎屍萬段,甚至將擁核者作為人的資格,一併剝除。不過是不贊成各位的意見,反核諸君,相煎何急?
這本書涉獵極廣、用力至深,翻譯起來不時青筋浮現,在化險為夷之際,對照台灣的紛擾,卻也不斷浮現心有戚戚的趣味,頓時拉近時空,變成與現實的對話。作者以華文傳統極少論及的角度,異軍突起,因而開展出全新的閱讀視野。
「修辭」是作者的核心概念,卻也是儒家思想中無甚論述的空檔。「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仁者,其言也訒。」就連言詞便給的孟子被問到怎麼那樣好辯論,都慌不迭的撇清,「予豈好辯哉?」流風所及,導致在大學時期加入演辯社的同學,都不免招來油腔滑調、性喜逞口舌之利的輿論壓力。
但是,民主政治靠的便是以理折人,不辯論,道理難明,不說服,難成氣候,必須外顯,不能內斂。這種政體的原型,就是希臘公民的坐而論道,共同決策,演說、辯論是必備的元素;也因此,破解講者的話術,「他人有心,與忖度之」,才有機會接近真正的資訊,獲致理性的決策。民主的品質繫之於此。
而這正是台灣民主短缺的那塊拼圖。歷經素人政治崛起、文青口號氾濫的台灣選民,變得日益冷誚,情緒橫衝直撞,只求短暫發洩。早在民主政治誕生之初,對於人心浮動,容易受到擺布,議論不定,難以形成高明決策的憂慮,如今,幾乎一一成真。伴隨著網路的無孔不入,發聲管道散入尋常百姓家,更是眾聲喧嘩,難以凝聚共識,還記得某位市長的承諾嗎?所謂的i-voting最終決定了什麼?
而原本應當引領風氣之先,作為社會防腐劑的媒體,表現更讓人搖頭。日益萎縮的廣告市場,迫使傳統媒體以求生為第一要務,台灣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新聞頻道,卻提供嚴重骨質疏鬆的訊息,自行泯滅娛樂與新聞的界線,瑣碎粗陋,壓縮嚴肅思考的空間。方興未艾的網路媒體,也重拾小報作風,競相以聳動的標題博取點閱率。冷言冷語,罵聲不斷,執政者動輒得咎,莫衷一是。
略堪告慰的是,這倒不是台灣的特產,而是各地民主政體一致發出的警訊。政治學界也一反一九九○年代初期昂揚的語調,底氣逐步潰散。就拿知名的政治變遷學者法蘭西斯.福山的作品來看,從柏林圍牆倒塌、第一次波灣戰爭後推出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宣稱民主自由制度獲得最終的勝利到九一一恐攻後的《強國論》(State-Building),再到最近期的作品《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儘管對於民主政治的樂觀不減,對於在民主之路上的波折,開始有更多的思考。
粗率來講,民主本來就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主旋律不是黨中央說了算。如果說,台灣第一個民主化階段是透過政黨競爭、言論自由,將權力下放到個人;那麼第二階段要提升的就是在不違反民主程序的前提下,凝聚共識,將施政的能量,再交還到執政者手上。只是在公民自主意識增高、政治權力日趨微型化、體制設計跟不上時代變化的諸多限制下,做起來實在不容易。
本書作者馬克.湯普森可不是關在研究室裡的空談理論家。他先後出掌英文世界兩大媒體,BBC與《紐約時報》,橫跨大西洋兩岸,從傳統的電視環境,一路迎向數位時代的挑戰。針砭時政、力道千鈞,視野、厚度洵非常人可以企及。
他在BBC時代最酷的決定是:拒絕讓他崇拜至極的喬治.歐威爾(是的,就是《1984》的作者,也是BBC的老前輩)銅像,放進BBC的廣播大廳,免得破壞他堅持的「公平原則」。次酷的事情是:頂住保守派的壓力,秉持言論自由的精神,硬是讓訴諸民粹主義、滿口胡柴的英國國家黨代表登上BBC論壇,自曝其短,間接導致這個偏激政黨的沒落。
尤其驚人的是:在他結束BBC最長的總裁任期後,帶領《紐約時報》,衝出全球付費數位訂戶超過兩百萬的佳績,跌破所有人眼鏡。二○一七年第四季,年增率還高達63%,在報業一片哀嚎的環境裡,繳出難以置信的成績單。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這樣輝煌的工作成績裡,他還能完成這本書。從他每天看到的紛擾中,理出頭緒,旁徵博引,從亞里斯多德議論到習近平,勾勒出現代媒體的窘境與契機。還有更重要的:為建構一個更好的民主,公民該有怎樣的素養、如何分辨政治人物各有算計的語言,從泥沙俱下的諸多廢話、幹話中,撇去雜質,淘出具有含金量的訊息,作為決策的依據。
民主有百般不是,卻也有值得珍藏的價值。自由像是空氣,平素沒感覺;一旦進入大搞領袖崇拜,動輒祭出「傳習錄」的國度,又會念及它的呼吸順暢。只是要當好一個公民,挑兩句幹話嬉笑怒罵一番,卻絕對不夠。優質的民主,基礎一定是優質的公民。他或她,理性、容忍、開放,願意說服別人,也願意被人說服,懂得在道理面前,謙虛學習。沒人說當公民很容易、沒人斷定民主沒有崩潰的一天。但翻開歷史、看看周遭,如果找不到比民主更優越的體制,也只好打起精神,用知識作武裝,敞開心胸,面對挑戰。
邁向優質的台灣民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麻煩您翻開這本書,讓我們出發吧。
王審言 研讀新聞與國際關係,資深記者,現仍存活於新聞界,二十年來,目睹不少怪現象。
《#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公民教育的核心,從思辨、論述到說服的藝術
《#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公民教育的核心,從思辨、論述到說服的藝術
在幹話充斥的當下,我們更要洞悉公眾語言
紐約時報執行長、前BBC總裁馬克.湯普森剖析
為何走過一九八四的年代、數位革命之後,民主更顯脆弱,社會更冷漠?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作者邁可.桑德爾特別推薦
《#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公民教育的核心,從思辨、論述到說服的藝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