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黃耀祥,身為同志平權支​持者的我看這次公投同志平權的挫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Image by StockSnap from Pixabay
選舉結束,公投結果出來了。
社群媒體上湧現許多對於同志平權的挫敗感到悲痛無言而陷入憂傷情緒中。
這是重整腳步、再出發的時刻。
Together, Stronger.
以長遠的歷史視角來看,台灣社會現階段還未成熟到前衛進步價值的水平。當代我們稀鬆平常、理所當然可以自由追尋的不少事物,在100多年前大多數世人並不接受及認同的,甚至會採取壓迫的行為,而如今這些人安在哉?
一代一代有識之士及善良悲憫的人們不斷跌倒、再爬起……經過漫長的時光,匯聚足夠的能量,隨順著時代浪潮沖垮原本頑固厚實、螳臂擋車的某些腐朽傳統。
目前,「同志平權」的概念、主張和影響力終究還是只停留在「都會地區」。同志運動主張同志平權的聲量並不小,但是沒有能同等擴散、進入傳統意識深濃、傳播管道保守的地理空間和族群群體中。我居住在雲林,更能感同身受。雲林青壯年外流,留下老人和小孩,而老人又比小孩還要多,所以大多在地居民仍舊過著以前所熟悉的生活方式,傳統保守價值依然深植人心,尚無法接受如此前衛先進的觀念。
許多同志及其支持者一心把「對抗反同勢力」轉化成「支持挺同的民進黨」而「反對任何反同的政黨和候選人」,這樣的政治化約在實質上和策略上都顯得太過短淺狹隘了。結果,卻使得民間基層正滿溢漫流「討厭民進黨」的人心情緒成為「反同勢力」票源的推手。因此,同志運動在這次選舉過程中讓自身變成只有「一刀切」、「黑白對立」,而沒有「灰色空間」的餘地。
反同團體在兩大教會的合作之下,在選舉過程中動員了相當強大的人力資源,而且越到選舉最後階段的強度難以想像。眾多組織宣傳人力、大量傳播媒體和網路廣告及宣傳小冊,再加上企業家的破億捐款,幾乎攻進鄉鎮村里的每戶人家裡。無所不用其極,包括供應街頭巷尾人際間耳語、散播公投反同口訣和小抄。
這次公投,同志運動除了訴求「婚姻平權」,後來也衍生出包含在「性別平等教育」中的「同志教育」和「性教育」配套。事實上,不少對於同志婚姻平權的非反對者願意尊重或成就同志朋友,但是不見得能夠接受自己孩子暴露在同志族群「性領域」的價值和信息裡,對於兒童或青少年關於「同志教育」的不可預測性較為排斥,最終使得願意尊重並支持同志婚姻平權的族群投下了反對票。
我想要說的是:聖賢書只能處理世事的一半,另一半則須運用兵法書的謀略之術。
同志運動至今仍然訴求「概念戰」,本來就無法真正打破反同陣營的「資源戰」。
先進國家如歐美社會至今也未能大多接受,同志平權的影響力從都會地區擴大到偏鄉地方,這是同志運動最為艱難且需時曠久才能企及的關鍵。對於時間上的投入,同志族群必須採取「長期抗戰」。所以,在具體作法上,後續的同志運動最好可以集中在特定幾個同志團體組織,同志朋友得要長期捐款並參與活動,甚至應該考慮成立「政黨」。
台灣同志運動取樣於歐美國家,包括街頭遊行風格在內,同志文化及社會形象尚未具備足夠的多元化及深化,也沒有多面向產生能讓社會大眾心悅誠服的參與及貢獻。同志族群需擴大社會對話,且建立多元同志形象及設計社會參與工作。這麼做並不是要去討好、迎合社會上每一個人,而是取得「愛和包容」、「理解與尊重」的共識,並劃下「無論接不接受、認不認同,都不能作出傷害無辜他人的行為」的底線。
同志運動在策略上應該步步推進、一點一滴向前拱,切莫著急、幻想所有同志平權主張都能一步到位,眼下應該專注在「大法官解釋」的法律層面上,先取得同志婚姻平權的法律地位為第一要務。再來,所有同志平權主張如果悉數推出,反而會分散焦點,而遭遇不同社會族群的疑慮與反感,進而多方樹敵。最初,同志平權理念應該尋求「灰色空間共同交集的最大可能」。
同志團體組織必須推出自身的參政代表,並且在各種重要施政上表達立場並取得關注權和話語權,以此將同志平權主張訴求在政治能量上「由虛轉實」。
如此,匯聚能量,只要時機一到,就能水到渠成。
註:這篇文首刊於「女人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7會員
36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語自學者 的其他內容
近年來,越來越多有自覺的台灣年輕世代紛紛往島外發展了!往中國、往東南亞、甚而到世界舞台……
~重大警訊~近年來,台灣社會虐童事件頻發、有增無減,今年(2018年)到目前為止新聞報導揭露的案例件件相當「虐心」,時時刻刻在我們看不到的社會某個黑暗角落正在上演人間悲劇,隨著台灣世況日益低迷不振,這個趨勢已不可逆了。
近年來,越來越多有自覺的台灣年輕世代紛紛往島外發展了!往中國、往東南亞、甚而到世界舞台……
~重大警訊~近年來,台灣社會虐童事件頻發、有增無減,今年(2018年)到目前為止新聞報導揭露的案例件件相當「虐心」,時時刻刻在我們看不到的社會某個黑暗角落正在上演人間悲劇,隨著台灣世況日益低迷不振,這個趨勢已不可逆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傳統喪葬習俗上,同志伴侶面臨著許多挑戰。在喪禮時可能面臨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和無法實現殯葬自主等問題。
Thumbnail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Thumbnail
「不要死,我在這裡等你。」 台灣的同志電影走得比社會認同還要快,也難怪說同志文學史是台灣的發明,台灣和「同志」密不可分的綁束在一起,我們都在一波波浪潮中找尋自己的認同,我們覺得天經地義的事,在許多人眼裡看來就是造反。 所以台灣其實不缺同志電影,尤其在後同志時代,在BL劇成為大宗以後。於是
  十年了,我衷心希望、也會努力去提倡的事情是:這一次,我希望運動結束之後不會再有每個人滿口厭女穢語的「大腸花」。這一次,我們要有能力用更尊重每一個夥伴的方式表達。如果有一天我們能鬆口宣稱我們勝利,那必須是因為,我們終於迎來了一個尊重所有性別的民主、一個不再厭女的台灣社會。
重新找回快樂和自信 乳暈紋繡助美麗再塑。2019年5月17日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國家,這一進步象徵著對兩性平等、尊重和社會進步的巨大承諾,同志伴侶除了享有法律的保障,越來越多同志朋友也更勇敢面對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或許,在試圖與《同志文學史》互相拆解、檢視「台灣的發明」這問題時,仍會不自主地被另外一個主張所吸引:「『同志文學』不只是一種『文類』(genre),而更是一種『領域』(field)」。我們熟悉波赫士如何談論分類:任何一種想完美又無所不包的分類意圖,最後終將朝向一種自我矛盾的、阻斷思考(如此完全違反一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傳統喪葬習俗上,同志伴侶面臨著許多挑戰。在喪禮時可能面臨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和無法實現殯葬自主等問題。
Thumbnail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在臺灣各地發酵,除了中央政府推動性別主流化,更有許多民間團體紛紛投入性別相關議題,與更加基進的行動與論述。2017年,臺灣成為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亞洲國家,也為臺灣的性別運動立下重要里程碑。在這條路上,新竹市政府也不遺餘力,努力朝性別友善城市的願景前進,除了加入開放
Thumbnail
「不要死,我在這裡等你。」 台灣的同志電影走得比社會認同還要快,也難怪說同志文學史是台灣的發明,台灣和「同志」密不可分的綁束在一起,我們都在一波波浪潮中找尋自己的認同,我們覺得天經地義的事,在許多人眼裡看來就是造反。 所以台灣其實不缺同志電影,尤其在後同志時代,在BL劇成為大宗以後。於是
  十年了,我衷心希望、也會努力去提倡的事情是:這一次,我希望運動結束之後不會再有每個人滿口厭女穢語的「大腸花」。這一次,我們要有能力用更尊重每一個夥伴的方式表達。如果有一天我們能鬆口宣稱我們勝利,那必須是因為,我們終於迎來了一個尊重所有性別的民主、一個不再厭女的台灣社會。
重新找回快樂和自信 乳暈紋繡助美麗再塑。2019年5月17日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國家,這一進步象徵著對兩性平等、尊重和社會進步的巨大承諾,同志伴侶除了享有法律的保障,越來越多同志朋友也更勇敢面對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或許,在試圖與《同志文學史》互相拆解、檢視「台灣的發明」這問題時,仍會不自主地被另外一個主張所吸引:「『同志文學』不只是一種『文類』(genre),而更是一種『領域』(field)」。我們熟悉波赫士如何談論分類:任何一種想完美又無所不包的分類意圖,最後終將朝向一種自我矛盾的、阻斷思考(如此完全違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