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19年的第一篇日誌,想談談譯者的辛酸
譯者在翻譯文本中應該要invisible
翻譯時必須忠實傳達作者的原文內容與思想
不應該加入譯者本身的任何想法
換言之,譯者在譯文中的「能見度」要越低越好
但今天要聊的是另外一種「能見度」
不知道何時開始,或許是因為資訊流通的程度大幅躍進
挑剔譯文的話題在網上可說放眼皆是
但在市場對於出版社運作機制一知半解的情況下
眾家譯者突然被迫面對這種窘境
當一本翻譯書讀起來通順流暢,讀者會說「作者寫得好」
此時譯者的能見度是零,因為書本來就寫得好
當一本翻譯書讀起來繞口卡頓,讀者會說「譯者有夠爛」
此時譯者的能見度飆升到100%,因為譯文是你打出來的
但其實出版社的運作機制並沒有這麼簡單
從選書、審書、發譯、校潤、編審,一直到正式發行
每一步都有可能影響出版時的書藉內容
就連書名都不是譯者自己能決定的
一本書讀起來精采無比,譯者當然是一大功臣
但也可能是責任編輯修稿功力一流
也可能是出版前受邀審稿的專家挑出了譯者的錯誤
一本書讀起來艱澀難懂,譯者當然責無旁貸
但也可能是後續的校稿人員改動了最初的譯文
也可能是審稿的專家把對的改成錯的
甚至可能是作者原文本來就有問題
然而,這個鍋子絕大部分都會砸在譯者頭上
記得某位譯界前輩曾經說過
要成為譯者的條件之一,是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
我認同
因為一個人寫出來的文字,絕對不可能符合所有讀者的喜好
譯本在大眾的檢視下會受到批評也是可想而知
撇開錯誤傳達原文涵義的硬傷不談
(畢竟翻譯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正確將原文轉換為譯文)
文字風格與句構通暢,應該是譯者容易受到讀者批評的地方
以幾十年前的實用類的工具書來說
當一本書讀起來拗口艱澀
很可能是因為作者的文字風格本來就是如此
譯者只是太忠實地傳達了原文
如果因此對譯者大肆批評,我覺得不太恰當
頂多可以說,譯者有進步的空間
但不應該說,譯者很爛
譯者只是沒有更貼心地替讀者美化文字
而讀者可能也忽略了這個問題:
原文讀者在閱讀原文時,看到的也是這些字
並不是說直譯沒有問題,翻譯本來就不應該直譯
但就如先前的文章中所提過
以往曾經因為試譯的文筆偏離原作者的結構(不是語意)而落選
這是翻譯策略的選擇,只能說對不對胃口,不能說這當中誰對誰錯
更何況這些文字後續經過責任編輯、主編、總編與其他審稿人士的閱讀
假如這本書很合胃口,功勞絕對不是譯者一個人獨享
假如這本書不合胃口,也不應該讓譯者一個人來承受批評
當然,這並不表示譯者與出版社應該漠視讀者的需求與批評
也不代表讀者不應該提出意見,畢竟嫌貨才是買貨人
正因為讀者重視這些作品,才會挑出需要改善的問題
虛心傾聽讀者的聲音,是往後讓作品更能受大眾接納的基礎
身為譯者,吃苦要當作吃補
也是因為作品受到批評,才有成長的機會
期望譯者與讀者能有良性的溝通與討論
譯者能有成長的機會,讀者往後也能因而受惠
而不樂見讀者以謾罵的方式來批評譯者
這樣只會讓兩者的互動陷入惡性循環
也可能因此在出版事業逐漸陷入泥淖的現在
加速逼退願意以熱情在文化事業中苦撐的譯者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