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1/2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金閣寺還是燒掉的好-謝鑫佑讀《金閣寺》

Photo by Jan Gottweiss on Unsplash
Photo by Jan Gottweiss on Unsplash
文/謝鑫佑(小說家,《五囝仙偷走的祕密》作者)
讀三島由紀夫《金閣寺》不下十次,一直認能為這本影響很多人,出版至今已 62 年的經典著作寫些什麼時,才發現再一次讀完,自己竟是赫然啞口,彷彿過去可以描繪形容的事物,多年後,早已變幻成陌生而羞赧的模樣;又或事物依舊,只是自己再也無法再直視那些事物,或那些美。
1950 年 7 月 2 日凌晨,見習僧人林承賢點火引燃了當時已有 553 年歷史的鹿苑寺,當時林承賢只有21歲。縱火後,林承賢在寺廟後山企圖自殺被尋獲救回,5 年後林承賢因大赦減刑出獄,1956 年 3 月肺結核過世,得年 26 歲;同一年,31 歲的三島由紀夫以這件事發表小說《金閣寺》,轟動日本,後來成為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品,不僅翻譯成 13 國文字,被視為三島由紀夫美學的傑作,更被知名評論家奧野健男讚賞是「三島文學的最高水平,集三島美學之大成,是 1956 年日本文壇的最大豐收」。
金閣寺,本名鹿苑寺,核心建築舍利殿外牆以金箔裝飾,故暱稱金閣寺,是足利義滿出家後,修建於 1397 年用來作為禪修的寺殿,因為金碧輝煌,當時的人們便稱金閣寺。70 年後的 1467 年,室町幕府第 8 代將軍足利義政發生長達 10 年的內亂,戰火遍及日本國土,鹿苑寺境內大部分建築都遭焚火,唯獨舍利殿倖免,成為室町時代北山文化所遺留唯一的建築,並被政府認定為日本國寶。
然而鹿苑寺似乎躲不過祝融,三島由紀夫在《金閣寺》中,透過主人翁溝口的思路,提到寺廟與火的關係。「明治維新以後,京都城內外的古老寺廟很少遭焚⋯⋯以前絕非如此。知恩院在永享三年(1431)失火,其後還多次遭受火劫;南禪寺在明德四年(1393),本院的佛殿、法堂、金剛殿、大雲庵等都失過火。延曆寺在元龜二年(1571)化為灰燼。建仁寺在天文二十年(1552)於戰火中罹難。三十三間堂在建長元年(1249)毀於一旦。本能寺則在天正十年(1582)的兵荒馬亂中焚燬⋯⋯」
每間寺廟都難逃遭焚毀的一天⋯⋯金閣只不過是由於罕見的偶然才免於火吻⋯⋯建造起來的寺廟一定會被焚毀⋯⋯
當時鹿苑寺引進能最新型的溫度感知火災警報器,便是為了避免發生同樣憾事,因此當林承賢得知火災警報器故障,即刻下定決心不能錯失機會。林承賢點火前甚至在足利義滿畫像前鋪設稻席,計劃尋死,但就在大火蔓延瞬間,他害怕逃跑了,跑到廟後的左大文字山裡,喝下隨身攜帶的安眠藥「卡爾摩汀」,並用小刀割腕。卡爾摩汀在日本非常著名,1926 年芥川龍之介服藥自殺便是這款安眠藥;多次自殺未遂的太宰治也是選用卡爾摩汀。
因為火災警報器故障的緣故,7 月 2 日京都市消防隊接獲警報,抵達鹿苑寺時,整座寺殿已陷入熊熊大火,無法搶救。這場大火雖無人傷亡,但獨存了 483 年的北山文化唯一建築舍利殿,卻是全部燒毀了。此外,存放於內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也就是建造鹿苑寺的足利義滿的木像、天才佛像雕刻師運慶雕刻的觀音菩薩、阿彌陀如來、大勢至、佛像雕刻師春日的地藏王菩薩,以及從中國運來的國寶大本善治圖皆無一倖免。
縱火當日下午兩點,警方因寺院災後失蹤一名僧人,在後山找到企圖自殺的林承賢。林承賢不僅坦承鹿苑寺的大火是他放的,更詛咒金閣寺的美,「我無法壓抑我的反感」。
林承賢直言,自己不覺得縱火是不好的。在寺中,每日看著來一睹金閣寺之美的朝聖者,認為只要透過參拜,便能洗滌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美的那種階級感,讓林承賢很反感,「對我而言,這樣美很難看」;但同時,他也承認另一層面是嫉妒,嫉妒美。「可能因為年輕一代是活在如此惡劣環境的關係;也可能是內在,心靈層面所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林承賢困惑於一面降服於美的同時,卻又一面嫉妒,他認為這樣的矛盾不僅醜陋,更難以忍受,應該強烈抵制。「這樣很好,為了解決這樣的掙扎與煩憂,我決定從社會創新的立場進行實際的行動。」
外界認為,身體虛弱又有口吃的林承賢,長年深受殘疾帶來的歧視之苦,卻必須努力滿足母親的高度期待,尤其終日看著成為觀光景點的鹿苑寺裡,那些寺院管理人員握有比僧侶更大的權勢,讓林承賢決定縱火燒毀金閣。
7 月 3 日傍晚,林茂賢拒絕與被警方傳喚至京都的母親會面。她離開後,在回家的途中似乎是想為兒子所做的事負責,跳保津川自殺了。她在死前向警方說:「那孩子是叛國賊。」
兩天後,林承賢在拘留所寫下一段話⋯⋯
「活著又怎麼樣呢,生死什麼的完全沒有意義啊。愚昧的人,給我好好聽著,是有什麼意義呢?(寫這些也是沒有意義的吧)每天三餐飽食,然後睡、哭泣、歡笑、憤怒,不斷重複著這些⋯⋯總說這些沒意義,結果自己也是不斷重複著沒意義的動作。要欺騙誰呢?完全沒意義!地球的運轉、四季的變化,到底是為什麼?人類又是什麼?」
12 月 28 日林承賢經精神鑑定後,受京都地方法院判處服刑加罰役 7 年,1952 年因大赦改判為 5 年 3 個月。隔年,林承賢確診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與結核病,移送東京八王子醫療監獄接受治療。1955 年出獄後,隔年病逝。林承賢出獄那一年,金閣寺根據明治時代翻修時留下的圖稿開始重建。
後來的金閣寺的執行長江上泰山認為,這起縱火事件暫且不論原因為何、是非對錯,必須承認的是,「林承賢一把火,燒出了新的、金碧輝煌的金閣寺」。而這起縱火事件,也讓三島由紀夫完成了傑出的《金閣寺》,讓美這件事(無論是真實的金閣寺或溝口與林承賢想像中的金閣),在半世紀後的今日,不再具象,而是不朽的存在。
三島由紀夫代表作、近代日本文學傑作《金閣寺》 購書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