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二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些日子感觸特別深,自覺真實人生裡身為活生生的人,比以往更加炙熱注視著已知存在的肉身,忽然對裝載靈魂的這只容器心生敬畏。
與誰擁有一部分共鳴是完整之前的組裝。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完整的樣子,步伐、字跡、畫面構圖、眼鏡的稜角、轉動玻璃杯時泛的光澤......完整的樣子就是自己打從心底覺得好看,標準很低,低到能夠孤擲大把時光來細細琢磨。
她以為生活是不斷練習卻彈不好的三連音,也曾獨自敲著鍵盤,在關了燈的房間裡徹夜未眠。電腦螢幕的反光倒映在臉上成為她的顏色,她一直在尋找認得這片光亮的人,聽起來庸俗,不過生活是現實,現實本就庸俗。
有渴望的人是如何揮舞每個念頭才保護心不混濁,有理想總歸是好的,無論終將被多少個故事經過,都不及最後自願發生的那個。
而今能為特別微不足道的事情努力著並且感到滿足,是再幸運不過了。
那些脫線的日子是綠色的,所謂青春,青色的青澀。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u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蹲在那裡,彷彿從裂開的氣泡中誕生。氣泡很脆弱,即便它曾是一顆飽滿晶瑩的圓。 當時的雨並不聒噪,只是靜靜的下著,仔細聽它窸窸窣窣不規則落地的節奏,還能睡上一陣午覺。日子是潺潺流動的一彎河水,她是一顆灰
外婆與我稱不上至親關係,我們之間相隔一片汪洋,彼此在對岸遙遙相望卻毫無渡河的慾望。
她蹲在那裡,彷彿從裂開的氣泡中誕生。氣泡很脆弱,即便它曾是一顆飽滿晶瑩的圓。 當時的雨並不聒噪,只是靜靜的下著,仔細聽它窸窸窣窣不規則落地的節奏,還能睡上一陣午覺。日子是潺潺流動的一彎河水,她是一顆灰
外婆與我稱不上至親關係,我們之間相隔一片汪洋,彼此在對岸遙遙相望卻毫無渡河的慾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書為樋口清之《梅乾與武士刀》的讀後心得,探討日本文化,反思臺灣文化認同,並從中擷取對生活有啟發的段落。
Thumbnail
本書介紹酒井順子《裡日本的幸福: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一書,從書中探討「表裡日本」的概念出發,反思臺灣在地文化與觀光旅遊的關係。分享閱讀心得,並將書中對於日本海地區的描述,與自身在富山的旅行經驗連結,呼應書中提及的「裡日本」的寧靜之美,以及人們在繁華之外所體會到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一) 某日早上在太平廍興公園,看到樹上花很漂亮。手機照了張相片,傳給以前同事,她對花卉比較熟。 她回應說:“大花紫薇。” 下午在坪林圖書館前,看到漂亮的花。也用手機拍了張相片,傳給以前同事。 她回應說:“朱槿。”
多事之秋 最近我家裡發生了好多事,兩個禮拜前先是孫女漢娜得了腸病毒,和弟弟隔離,我白天和外婆輪流照顧姊弟並送弟弟上學,下午接回來,這樣子過了一個星期,以為沒事了,這個星期,漢娜不幸被玻璃割傷,縫了九針,終於可以到學校去上學了,這是可怕的兩個禮拜,我幾乎累倒了。 父親節家人聚餐,我的小孫女兒,喝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可能地去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刻。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這些經歷都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讓我們在生活的畫布上繪製出更豐富多彩的圖景。每一個瞬間都是我們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每一個經驗都在塑造我們的內心世界。
在以往我書寫的文字裡,字裡行間是我那豁達的心境,看起來向上生活的靈魂,雖也是真實的自己但再怎麼樣「樂觀」的眼眸也會因為現實的殘酷覆蓋一層陰影,倘下一行行的淚水。
Thumbnail
人每天都在忙碌之中,好像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唯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找到做自己的方向。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嗎?還是都在滿足別人的期待?在現代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曾在乎過你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嗎?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久而久之好像連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也都忘記了。
Thumbnail
如題,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我第二次參加台北國際書展小小心得。去年第一次參加時,看到非常多愛書人聚集,非常非常地感動。逛完馬上就許下 2024 一定要繼續參加的願望。必須說,這次二刷又有許多不一樣的感受,以下就來好好分享一波。
Thumbnail
本書為樋口清之《梅乾與武士刀》的讀後心得,探討日本文化,反思臺灣文化認同,並從中擷取對生活有啟發的段落。
Thumbnail
本書介紹酒井順子《裡日本的幸福:酒井順子的陰翳巡禮》一書,從書中探討「表裡日本」的概念出發,反思臺灣在地文化與觀光旅遊的關係。分享閱讀心得,並將書中對於日本海地區的描述,與自身在富山的旅行經驗連結,呼應書中提及的「裡日本」的寧靜之美,以及人們在繁華之外所體會到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一) 某日早上在太平廍興公園,看到樹上花很漂亮。手機照了張相片,傳給以前同事,她對花卉比較熟。 她回應說:“大花紫薇。” 下午在坪林圖書館前,看到漂亮的花。也用手機拍了張相片,傳給以前同事。 她回應說:“朱槿。”
多事之秋 最近我家裡發生了好多事,兩個禮拜前先是孫女漢娜得了腸病毒,和弟弟隔離,我白天和外婆輪流照顧姊弟並送弟弟上學,下午接回來,這樣子過了一個星期,以為沒事了,這個星期,漢娜不幸被玻璃割傷,縫了九針,終於可以到學校去上學了,這是可怕的兩個禮拜,我幾乎累倒了。 父親節家人聚餐,我的小孫女兒,喝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可能地去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刻。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這些經歷都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讓我們在生活的畫布上繪製出更豐富多彩的圖景。每一個瞬間都是我們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每一個經驗都在塑造我們的內心世界。
在以往我書寫的文字裡,字裡行間是我那豁達的心境,看起來向上生活的靈魂,雖也是真實的自己但再怎麼樣「樂觀」的眼眸也會因為現實的殘酷覆蓋一層陰影,倘下一行行的淚水。
Thumbnail
人每天都在忙碌之中,好像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唯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找到做自己的方向。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嗎?還是都在滿足別人的期待?在現代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曾在乎過你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嗎?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久而久之好像連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也都忘記了。
Thumbnail
如題,今天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我第二次參加台北國際書展小小心得。去年第一次參加時,看到非常多愛書人聚集,非常非常地感動。逛完馬上就許下 2024 一定要繼續參加的願望。必須說,這次二刷又有許多不一樣的感受,以下就來好好分享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