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重新找回日本價值的《梅乾與武士刀》

mute.-avatar-img
發佈於茶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樋口清之在1974-1976年出版的《梅乾與武士刀》,台灣的版本在2017年翻譯出版,已是距他去世20年後的事情了。

(左)2017台灣版《梅乾與武士刀》封面,時報出版;(右)樋口清之先生 (photo:web)

(左)2017台灣版《梅乾與武士刀》封面,時報出版;(右)樋口清之先生 (photo:web)

正如同樋口在前言中所說,這是一本「重新找回日本人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價值」的書,作為後來以「樋口學」的民俗考證日本文化而自成一格的起點,在往後無數討論日本文化的書籍中都或多或少提及到本書,當然也有許多反論,覺得過度美化日本文化或民族性。但作為台灣人,我想中國、日本、南島諸國都是滋養我們文化的來源,或多或少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根源,但因為涉及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間的討論時,時常被混淆,因此我們常會陷入矛盾。

就這點而言,日本是相對幸運的,這點連小倉紀藏在談及韓國文化的《用心了解韓國》(雜記|《用心了解韓國》一書中的恨與憧憬也不得不承認,作為侵略國的影響與戰後相對幸運的角色,也導致許多沒有解除的恨意。

因此在看待這本書時,一邊思考認同的同時,也在想台灣自己的文化根基會是什麼呢,總不會是《香蕉與腳踏車》吧(笑)?整理一下覺得喜歡的部分:

「對於自己不懂的事物便貿然斷定『那是不可能存在的』,未免太過傲慢。畢竟,科學再怎麼絕對,終究並非萬能。」

距離樋口撰寫本書的時間已超過50年,1970年代是戰後日本復甦、重新展現自身文化的時刻,相比20世紀初,日本在民藝上的推動、大西克禮將日本美學重新定位、鈴木大拙將禪學和日本文化結合推給西方世界時,西方對於日本作為最早西化的東亞國家其實抱有某種程度的神秘好奇感,然而在二戰後的衝擊,由露絲・潘乃德於1946年出版的《菊與刀》成為了一個打開文化溝通差異的切口,引發的討論也撼動日本對於自身文化價值的理解。

我想樋口想以東方的角度,去辯駁那能認為是兩極的雙重性,其實是日本文化中陰陽兩面共融的現象,也才會說:「『彎曲』和『堅固』是兩回事。堅韌的刀即使彎曲也不至於折斷,而日本的武士刀正具備了這種極度矛盾的特質。」


➋ 現在回看過去歷史發生的討論,很常會被用一種又沒有經歷過怎麼談論的立場來指責,所以看到樋口「就連我們這些學歷史的人,也經常不自覺用現代人的角度看歷史,以致於容易錯失事物的真貌。」我覺得做為一個討論者,有著開闊的胸襟和角度看事情這點,非常值得佩服。


➌ 在談到日本文化建立在非常深厚的外來文化累積,他說「有些事物乍看下宛如日本原生的東西,仔細分解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種綜合再生的產物。而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日本先民能夠融合在地的風土民情,進而創造出獨一無二、嶄新事物的智慧。」因此,對於一樣有著多元外來文化影響、還在累積自身文化底蘊的台灣,我想也需要足夠的具有包容性,才能生長出自己的樣貌和特色。


➍ 講到日本文化中「床之間」和「玄關」的出現,提出「讓心靈空間有更多的餘裕」的空間,作為一個可以供精轉換的中介地帶,對於日本人精神生活支柱的影響。


➎ 將「道」的意義回應日本文化中的「不合理中的合理」。就樋口而言,無論茶道、華道、香道,都是需要「透過技術去領略內在所蘊藏的『精神』」,是一種持續的訓練之路,而非一個達成的結果。進而在這個追求的過程裡,訓練心性和精神,回到人生的哲學。因此才會有別於西方美學的「未完成的美」的說法。

2025.01.12 閱
2025.01.13 記 threads
2025.02.06 改 vocus


《梅乾與武士刀:在傳統文化中的古老智慧,揭開大和民族創新獨步的關鍵》

作者:樋口清之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
出版年:2017
ISBN:9789571369624
頁數:264
閱讀平台:(實體紙本書),市圖借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Morning Room 閱讀室 ✺
28會員
54內容數
每次讀完書,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還是想留下個紀錄,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書為樋口清之《梅乾與武士刀》的讀後心得,探討日本文化,反思臺灣文化認同,並從中擷取對生活有啟發的段落。
Thumbnail
本書為樋口清之《梅乾與武士刀》的讀後心得,探討日本文化,反思臺灣文化認同,並從中擷取對生活有啟發的段落。
Thumbnail
本年九月由臺灣文學館出版之《《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是為日治時期報刊作品整理與翻譯的一大里程碑。惟於註釋上,由於出土之史料未臻完全,或有部分網路資料訛誤,造成註釋尚有所疏漏。因此以下單就美術的註釋進行進一步的校正以及補充,以期修正疏漏之處,使補充文字趨於完善。也望本書之資料能夠更加妥善被運用。
Thumbnail
本年九月由臺灣文學館出版之《《臺灣新民報》日文文藝作品》是為日治時期報刊作品整理與翻譯的一大里程碑。惟於註釋上,由於出土之史料未臻完全,或有部分網路資料訛誤,造成註釋尚有所疏漏。因此以下單就美術的註釋進行進一步的校正以及補充,以期修正疏漏之處,使補充文字趨於完善。也望本書之資料能夠更加妥善被運用。
Thumbnail
#Reading68 閱讀時間:2022.9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月翔 書籍來源:cheap 書單,從讀冊購入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21.12初版 ISBN: 9786267063026 #刀 #文化史 #日本
Thumbnail
#Reading68 閱讀時間:2022.9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月翔 書籍來源:cheap 書單,從讀冊購入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21.12初版 ISBN: 9786267063026 #刀 #文化史 #日本
Thumbnail
在社群上說要開讀書會,以為自己清明連假會讀完,事實上也看到剩一點點,但後來去了嘉明湖,這本又等不及電子書買了紙本,所以就拖了進度,畢竟火車上都在看禁咒師,沉浸在輕小說的世界中。 廢話了一下為什麼這書看得這麼慢,主要是想說明這書其實很值得一讀也很好看,整體而言就是透過整理許多經濟史上的資料,來說明臺灣
Thumbnail
在社群上說要開讀書會,以為自己清明連假會讀完,事實上也看到剩一點點,但後來去了嘉明湖,這本又等不及電子書買了紙本,所以就拖了進度,畢竟火車上都在看禁咒師,沉浸在輕小說的世界中。 廢話了一下為什麼這書看得這麼慢,主要是想說明這書其實很值得一讀也很好看,整體而言就是透過整理許多經濟史上的資料,來說明臺灣
Thumbnail
過年小孩充電時間,當然是要看本新出版的書啊!過年嘛!看新書拜電子出版之賜,有興趣的題目,儘管不都同意,但還是覺得趣味盎然。 本書是楊照先生不一樣的中國史的思索集結,也沈澱自開設敏隆講堂、趨勢講座的整理,說明在他的理解下,臺灣史、中國史乃至於對史學教育的想像。忝為教育史專業的碩士,對其論點竟有不甚同意
Thumbnail
過年小孩充電時間,當然是要看本新出版的書啊!過年嘛!看新書拜電子出版之賜,有興趣的題目,儘管不都同意,但還是覺得趣味盎然。 本書是楊照先生不一樣的中國史的思索集結,也沈澱自開設敏隆講堂、趨勢講座的整理,說明在他的理解下,臺灣史、中國史乃至於對史學教育的想像。忝為教育史專業的碩士,對其論點竟有不甚同意
Thumbnail
「Kono 精選了 3 本文化雜誌線上看,帶你認識文化的多面向,體驗一場場豐盛的文化洗禮,更多精彩內容都在 Kono 文化雜誌線上看!
Thumbnail
「Kono 精選了 3 本文化雜誌線上看,帶你認識文化的多面向,體驗一場場豐盛的文化洗禮,更多精彩內容都在 Kono 文化雜誌線上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