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我想學會生活(方格子推薦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五月
從2007年第一本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開始,Bubu老師的親職教育書就是我最重要的媽媽參考書,隨著孩子成長,我也從90%媽媽漸漸恢復回我自己,試圖在各個身份間優雅轉換,平衡生活,找出適合自己步調的方式,2012年拜讀過的這本書-我想學會生活,由於是讀書會五月共讀書,再度重新閱讀,重新思考。
這本書是作者讀林白夫人<來自大海的禮物>的領悟之作,以十二章談論生活中常碰觸的議題:珍惜、變動、恩典、付出、牢籠、平衡、創作、複雜、溝通、捨棄、錯覺與快樂。每個人從原生家庭帶來的思維不同,之後面對的人生也不同,需要反思修正的可能性,才能讓生活盡可能平穩,這也是身為母親為年幼孩子掌舵的重點,我喜歡書中緣起的這段話:在不同生命體中,經驗深淺的意見溝通就是這樣地進行著互助,沒有人能修改我們的人生,但他們可以告訴我們該如何調整。
我想先從牢籠談起,孩子年幼時緊緊被捆綁住的是時間,工作與家庭佔滿思緒,雖然為人母是幸福的,但難免有受困的感覺,那個階段能擁有獨自喝杯咖啡的時間就能感覺快樂,這種匱乏,讓我更加珍惜獨處的感覺,彷彿那只是吉光片羽,幾分鐘後,我又成為落入凡間的精靈,操持著日復一日的醬醋茶,一直到年幼孩子成長為大孩子,才有鬆口氣的時刻,開始反思自己的下一步,此時,時不時又懷念起年幼孩子嬌滴滴的呼喚聲,無意識地輕輕嘆了一口氣,是不是很好笑,從頭到尾無論進或出,都在以愛所築的牢籠內,想想,轉換一下方向與角度,牢籠也能放大到與天地同寬,那裏還有無法舒展的感受,要做的是平衡,在無法捨棄的項目上找出平衡的方式,閱讀是作者也是我平衡的方法,偷得半刻閒的閱讀讓我能瞬間變身穿越時空,讓我更加珍惜現況感受快樂,當然,這是循序漸進做到的。
女性的天職裡藏有付出的本能,家庭因女性的付出得以穩妥運作,付出是出於愛,但不能以此作為衡量女性的標準,許多人困惑於此,錯以為無我的女性才是值得讚揚的。長輩的眼裡我是自私的,那年代的女性是捨棄自己成就家人,而我的付出仍保有自我,初時我的確懷疑過自己,細細思量後想我們所處的世代與過往如此不同,怎能再以過去做法完全套用呢,思考過後嘗試,嘗試過後思考,我決定捨棄被他人讚賞的作法,聽從內心的聲音,獲得身心的平衡,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已入中年的我慶幸當初誠實面對自己,做了讓自己平衡與快樂的選擇,生活因此簡單起來,近來流行的斷捨離一詞,由於年齡關係早已實作,物質的斷捨離易做,心靈的斷捨離要訓練,然而這正是學會生活的本質,有了這把鑰匙,才能訂製自己的人生,行走自己的江湖。
avatar-img
62會員
349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箏。女子生活學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標題下的好,就算沒打算買都會想翻,不翻則已,一翻不可收拾,整本一口氣讀完,看完後決定買一本當傳家書,當成女兒將來進職場前的先修書。 洪雪珍老師在序文中提到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是應然,一個有努力就有收穫、善惡到頭終有報的美好世界,然而真實世界是實然,一個努力不一定有收穫,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現實社會,
有些時候,需要勵志閱讀。 有些時刻,需要溫情慰藉。 又有些片刻,想安安靜靜的呆在獨立的空間中,默默想望曾有的、或渴望的,卻未能得到過的夢想。 在現實與童話間,我構築一個屬於我的美麗花園~
不管是運動或是學習,理財或是開創事業,只要去掉一個東西,堅持一樣東西,這樣的人生通常糟不到那裡去,必然會進步的比想像中更好,未必能夠出類拔萃,但一定可以超越自己,不管在什麼年齡,去掉的東西叫藉口,堅持的東西叫紀律。 想過怎麼樣的人生呢?打破心魔,跨出去吧!
總結運用~ 工作上與其他部門有衝突時,若衝突點是公司規範,對方希望自己放水,我認為還是要堅持,即便因此被同事黑化也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做到割捨別人的課題,和稀泥是最差的解決方式。 許多成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對他人使用上對下關係,其實人與人本來就是平等的,只是社會競爭加深了階級意識,如果能認清這一點提
這本書很乾淨,乾淨的連推薦文都沒有。 目錄也很精簡,精簡的只有壹貳參肆四個字。 連作者繁體版序也只在短短六百字以內,想說的其實就是 “生活是平實而具體” 和 “時間如此鋒利,但願往事長青”。作者七菫年開始說起葉一生與葉知秋兩個女孩的故事,與嫁衣相關卻又無緣穿上嫁衣的故事。 故事從在伊斯坦堡的葉一生
此書有七章,我歸納為兩個部分,一是脆弱的定義與相似情緒的辨別(前言到第三章),一是運用脆弱的力量(第四章到第七章)。 作者根據收集12年的資料繪製出有關自卑與脆弱的地圖,作者提到我們是誰比我們懂什麼更重要,活出自我,不只是認識自我,還需要站出去,讓大家看見真正的你。這本作者繪製的地圖,或許更能幫助
這本書標題下的好,就算沒打算買都會想翻,不翻則已,一翻不可收拾,整本一口氣讀完,看完後決定買一本當傳家書,當成女兒將來進職場前的先修書。 洪雪珍老師在序文中提到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是應然,一個有努力就有收穫、善惡到頭終有報的美好世界,然而真實世界是實然,一個努力不一定有收穫,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現實社會,
有些時候,需要勵志閱讀。 有些時刻,需要溫情慰藉。 又有些片刻,想安安靜靜的呆在獨立的空間中,默默想望曾有的、或渴望的,卻未能得到過的夢想。 在現實與童話間,我構築一個屬於我的美麗花園~
不管是運動或是學習,理財或是開創事業,只要去掉一個東西,堅持一樣東西,這樣的人生通常糟不到那裡去,必然會進步的比想像中更好,未必能夠出類拔萃,但一定可以超越自己,不管在什麼年齡,去掉的東西叫藉口,堅持的東西叫紀律。 想過怎麼樣的人生呢?打破心魔,跨出去吧!
總結運用~ 工作上與其他部門有衝突時,若衝突點是公司規範,對方希望自己放水,我認為還是要堅持,即便因此被同事黑化也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做到割捨別人的課題,和稀泥是最差的解決方式。 許多成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對他人使用上對下關係,其實人與人本來就是平等的,只是社會競爭加深了階級意識,如果能認清這一點提
這本書很乾淨,乾淨的連推薦文都沒有。 目錄也很精簡,精簡的只有壹貳參肆四個字。 連作者繁體版序也只在短短六百字以內,想說的其實就是 “生活是平實而具體” 和 “時間如此鋒利,但願往事長青”。作者七菫年開始說起葉一生與葉知秋兩個女孩的故事,與嫁衣相關卻又無緣穿上嫁衣的故事。 故事從在伊斯坦堡的葉一生
此書有七章,我歸納為兩個部分,一是脆弱的定義與相似情緒的辨別(前言到第三章),一是運用脆弱的力量(第四章到第七章)。 作者根據收集12年的資料繪製出有關自卑與脆弱的地圖,作者提到我們是誰比我們懂什麼更重要,活出自我,不只是認識自我,還需要站出去,讓大家看見真正的你。這本作者繪製的地圖,或許更能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單身時一直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散漫生活,竟因為結婚生子而有了意外轉變,我反而能集中心神寫出人生第一本小說。母親節到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母職為女性帶來的改變與成長!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單身時一直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散漫生活,竟因為結婚生子而有了意外轉變,我反而能集中心神寫出人生第一本小說。母親節到了,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母職為女性帶來的改變與成長!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成為一位母親所面臨的挑戰,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教育經驗。透過寫作,作者希望能夠和其他父母分享心得,並一起學習成長。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