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Time│重口味母親節讀物推薦

2020/05/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尚未認真分類的書架之一
無意間看到書架上的書,出現了很多「媽媽」的字樣,想著母親節的來臨、想著近期思考該不該成為母親的自己... 也許很多我的煩惱也是許多女子們目前的煩惱...
成為母親至今不是我的人生選項,但很多事情現在還是很難說。成為母親從來不是我的人生志願,經常覺得擁有「我的夢想就是當媽媽,生幾個孩子」這種肯定、篤定目標的人,內心真的是勇往直前。一般擁有這樣的夢的女孩們,真的都會想盡辦法實踐願望。
而我,就是另一類沒有這種明確目標的人。
我確信,不是所有女性都擁有母愛。愛是一種選擇,就像每個性別的人不一定都是喜歡異性一樣的:愛是一種選擇、愛是一種基因內建的自然狀態。當然,我尊重所有成為人母的妳們,經歷懷胎的十月後是一輩子的責任與照顧,成為母親這件事是值得敬佩的。但,這件事就不適任所有女性。
成為母親,目前還是我思考的選項。綜觀自己的條件、環境、現實狀態與自私程度,生孩子這件事,還在能選擇的範圍內。畢竟,生了就塞不回去,也不能往陽台下丟
母親節讀物之一推薦《後悔當媽媽》
給猶豫生孩子的妳─《後悔當媽媽》
《後悔當媽媽》繁中版於2016年出版,當時因為一句「每個人都有要妳生孩子的權利,但沒人會幫妳。」就決定購買了,至今已反覆翻閱的數遍。本書從每個階段的母親訪談中整理成冊,雖然背景設定在可能更傳統的以色列國家,但遵循著人生階段生孩子的亞洲社會,何嘗也不是擁有相同的文化重疊?沒有人生來就知道如何成為母親,成為一個正常人都很難了,何況成為母親?而經常把養育孩子的重責加在母親身上,那父親呢?只要在路上看到父親推娃娃車、父親育兒就能得到路人與阿嬸們至高無上的稱讚時,母親同樣的行為就是自然、就是應該的。豈不是完全失衡?
後悔成為母親,並不表示不愛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是又少了一部分的自己,把人生與時間交付給下一代後就沒有了自己。「誰有義務幫妳呢?是妳自願成為母親的。」
母親節讀物之一推薦《媽媽的福利時代》
給孩子小學的妳─《媽媽的福利時代:徐玫怡的放養圖文筆記書》
徐玫怡是從《交換日記》系列開始關注的圖文作家,她擁有非常規、非體制的想法,文字與想法經常給我當頭棒喝。雖然她的孩子小福出生背景、成長背景與台灣孩子稍有不同,有機會在成長過程中接受東西方的教育,也是有同樣在海外的亞洲家庭,一樣給孩子認真念書、好成績、進名校的亞洲式教育。但重要的是,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的另一種隱形教育,觀念與互動,是促成孩子在走向大人路中最重要的影響。
本書除了將與孩子互動寫入,同時還經常檢討母親自己 (一般很少有媽媽會檢討自己對於孩子的行為到底對不對、行不行) 看著身為一個母親在教育孩子上的反思,沒有孩子的我也經常會幻想,哪天有孩子了,自己該怎麼教育。
母親節讀物之一推薦《媽媽的悔過書》
雖然沒有孩子,但我很喜歡了解別人是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頂尖教育學者!本書作者李柳南,是南韓名校校長。凡是她擔任導師的班級學生,個個成績優異,是家長們擠破頭都想讓孩子進入她的班級上課的超級名師。
但名師的孩子,卻是在高壓與轟炸式的環境成長,直到有天,成績優異的孩子們都瘋了。被孩子視為仇人的感受是如何?作者透過自省,分析自己的成長過程,接著將孩子的行為一一檢視,書中除了將孩子們發瘋情境 (拒學、退學)的過程寫入,作者也審視自己與孩子的互動。除了閱讀這家人的故事外,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書中提到的與青少年正確對話的教育方式─教練式輔導,以一個〝支持者〞的身分同孩子成長,引導孩子通往一個肯定自己的方向前進。
從決定成為母親、真正成為母親後,是一條漫長的路。說來,閱讀別人的故事容易,但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總是一言難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8會員
197內容數
「八輩子都沒想過有天會住在瑞士!」這是在移居之後經常出現在心中的一句話。 還來不及消化離開家鄉前與熟悉的環境道別的惆悵,就必須忙著與新人生打交道。 適應語言、適應文化、適應氣候、適應飲食,還要適應異國老公的生活與作息! 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種,好的壞的都能過;異地打怪,越闖關越有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