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phon低溫穩定沖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yphon出杯趨於穩定了!喔耶
一般來說,syphon的投粉分為兩種,
  1. 一開始就投粉
  2. 等上壺水到一定程度再投粉
我自己學習Syphon的手法主要觀摩自季節香、 unicafe和演珈演珈琲緋, 也就沿用這三家的後投粉手法。
至於上壺水溫,從沸騰投粉到水泡冒出就可以投粉,這個也有不同說法,我則是喜歡季節香老闆的說法,以常溫水開始低溫加熱,我抓的速度大約是每秒0.1度的速度上升。
上壺投粉的時機,大約是微密氣泡開始大量出現時候,這時的水溫大約是70度。
投粉後第一次攪拌,之後再三次攪拌,攪拌時機是等到香味消失時候開始動作(什麼叫香味消散頗為玄奇,但就只能自己去體悟了)
因為是低溫加熱的關係,我是不會選擇降低火源,恆溫到底。
大約1分鐘到1分10秒關火,1分40秒到1分50秒落水結束。
相比手沖,Syphone多了一點點油脂感,你也可以說比較不清晰,但這就是另一種咖啡的浪漫。
以下是影片,大家隨意吐嘈
avatar-img
128會員
149內容數
分享咖啡知識 跑咖啡店經驗 各種咖啡器材的使用和心得 對咖啡豆的品嚐 以及各種咖啡展覽的第一手情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癮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壺水溫約62度時候投粉,火一直保持可接受的最小火 粉的味道每變化一次(我的認定就是味道不見一次)時候,攪拌一次。 大約60秒關火,
味道說不出的平淡,不苦,不澀,風味極淡,微乎其微的風味,硬要說就是無個性~
光用愛樂壓義式套件是壓不太出油花的。 目前成功的參數是在套件,在加一片正常孔洞的金屬濾片。
相比於冰拿鐵,乳白色的牛奶與黝黑咖啡在交界處以不規則幾何狀態流動的韻律,分層的咖啡,是另一種涇渭分明的美感。
說到咖啡豆的淺焙深焙~那我先說說之前在北京客居的經驗好了~ 大陸不管是魯川粵蘇哪個菜系,都不脫多油重鹹,每次上菜之前都要跟廚房大聲吆喝:「少油少鹽」,可是沒用,清炒西蘭花可以吃出客家福菜的鹹度和肉圓的油度,最後,我都直接說了 老闆,不要放油不要放鹽 跟大陸師傅這樣說,才勉強可以達到我對清炒的標準。
拉花毀三代,手沖毀一生,既然都入咖啡坑,多點一個義式咖啡的技能樹也不算什麼大事,評估幾台機器,先從Nomad Espresso 不插電義式咖啡機當敲門磚。
上壺水溫約62度時候投粉,火一直保持可接受的最小火 粉的味道每變化一次(我的認定就是味道不見一次)時候,攪拌一次。 大約60秒關火,
味道說不出的平淡,不苦,不澀,風味極淡,微乎其微的風味,硬要說就是無個性~
光用愛樂壓義式套件是壓不太出油花的。 目前成功的參數是在套件,在加一片正常孔洞的金屬濾片。
相比於冰拿鐵,乳白色的牛奶與黝黑咖啡在交界處以不規則幾何狀態流動的韻律,分層的咖啡,是另一種涇渭分明的美感。
說到咖啡豆的淺焙深焙~那我先說說之前在北京客居的經驗好了~ 大陸不管是魯川粵蘇哪個菜系,都不脫多油重鹹,每次上菜之前都要跟廚房大聲吆喝:「少油少鹽」,可是沒用,清炒西蘭花可以吃出客家福菜的鹹度和肉圓的油度,最後,我都直接說了 老闆,不要放油不要放鹽 跟大陸師傅這樣說,才勉強可以達到我對清炒的標準。
拉花毀三代,手沖毀一生,既然都入咖啡坑,多點一個義式咖啡的技能樹也不算什麼大事,評估幾台機器,先從Nomad Espresso 不插電義式咖啡機當敲門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最終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它比任何其他的釀造方法更豐富,更醇厚、更濃郁、更強烈。目前大多數的製作方法會讓你掌握咖啡濃縮而製作出一杯冷泡咖啡,炎炎夏日是享用冷泡咖啡的最佳時刻。 冷泡咖啡和熱咖啡一樣,都是用同樣的材料,水和研磨後的咖啡豆,以同樣的方式製作而成。水粉比、水質、咖啡豆、研磨設置、攪拌、時間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注水小技巧: 從內向外與從外向內的注水方法,也會讓咖啡風味也所不同。 內向外: 風味乾淨有層次,讓細粉向外擴散,流速較快,風味乾淨且有層次。 外向內: 風味厚實圓潤,形成類似半浸泡的狀態,使口感更圓潤、甘甜。
手沖壺完全指南:從入門到精通的選購與使用技巧 手沖壺的介紹 手沖壺,又稱手沖咖啡壺,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來沖泡手沖咖啡的器具。手沖壺的主要原理是通過控制水流和水溫,使熱水均勻地流過咖啡粉,從而提取出咖啡的香氣和風味。這種沖泡方式能夠讓咖啡愛好者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每個細節,達到理想的咖啡口感。
手沖咖啡壺:精確沖泡的方法與選擇指南推薦 手沖咖啡壺(Pour-Over Coffee Kettle),作為手沖咖啡的重要工具之一,不僅是沖泡過程的主角,更是決定咖啡風味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將深入探討手沖咖啡壺的種類、功能、選擇指南以及市面上的幾款熱門產品,為咖啡愛好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參考。 一
Thumbnail
虹吸式咖啡(Siphon Coffee)是一種利用虹吸原理來萃取咖啡的方法。這種方法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上部的玻璃球和下部的玻璃壺,並且在這兩者之間用一根玻璃管連接。這種沖泡方式在19世紀起源於歐洲,現在廣泛用於各地的精品咖啡店。 虹吸式咖啡的沖泡過程 準備器具:將下部玻璃壺裝滿適量的水
Thumbnail
手沖咖啡水溫對於最終的咖啡風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選擇適當的水溫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取咖啡中的風味化合物,還能避免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本文介紹了水溫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溫範圍和相應的效果。此外,還介紹了手沖咖啡的基本步驟和水粉比例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超懶人煮咖啡法 1.先稍微悶蒸一下  2.注水到濾紙的八分滿,停留20~30秒,把咖啡液放下。  3.重覆!把水注到八分滿,一樣停留20~30秒,再把咖啡液放下。  4.直接在濾杯注水,至下壺280cc就可以移開上壺。  粉水比1:14。水溫84~88度。  咖啡:瓜地馬拉.藍河合作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最終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它比任何其他的釀造方法更豐富,更醇厚、更濃郁、更強烈。目前大多數的製作方法會讓你掌握咖啡濃縮而製作出一杯冷泡咖啡,炎炎夏日是享用冷泡咖啡的最佳時刻。 冷泡咖啡和熱咖啡一樣,都是用同樣的材料,水和研磨後的咖啡豆,以同樣的方式製作而成。水粉比、水質、咖啡豆、研磨設置、攪拌、時間
Thumbnail
手沖咖啡的注水小技巧: 從內向外與從外向內的注水方法,也會讓咖啡風味也所不同。 內向外: 風味乾淨有層次,讓細粉向外擴散,流速較快,風味乾淨且有層次。 外向內: 風味厚實圓潤,形成類似半浸泡的狀態,使口感更圓潤、甘甜。
手沖壺完全指南:從入門到精通的選購與使用技巧 手沖壺的介紹 手沖壺,又稱手沖咖啡壺,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來沖泡手沖咖啡的器具。手沖壺的主要原理是通過控制水流和水溫,使熱水均勻地流過咖啡粉,從而提取出咖啡的香氣和風味。這種沖泡方式能夠讓咖啡愛好者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每個細節,達到理想的咖啡口感。
手沖咖啡壺:精確沖泡的方法與選擇指南推薦 手沖咖啡壺(Pour-Over Coffee Kettle),作為手沖咖啡的重要工具之一,不僅是沖泡過程的主角,更是決定咖啡風味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將深入探討手沖咖啡壺的種類、功能、選擇指南以及市面上的幾款熱門產品,為咖啡愛好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參考。 一
Thumbnail
虹吸式咖啡(Siphon Coffee)是一種利用虹吸原理來萃取咖啡的方法。這種方法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上部的玻璃球和下部的玻璃壺,並且在這兩者之間用一根玻璃管連接。這種沖泡方式在19世紀起源於歐洲,現在廣泛用於各地的精品咖啡店。 虹吸式咖啡的沖泡過程 準備器具:將下部玻璃壺裝滿適量的水
Thumbnail
手沖咖啡水溫對於最終的咖啡風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選擇適當的水溫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取咖啡中的風味化合物,還能避免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本文介紹了水溫的重要性以及最佳水溫範圍和相應的效果。此外,還介紹了手沖咖啡的基本步驟和水粉比例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超懶人煮咖啡法 1.先稍微悶蒸一下  2.注水到濾紙的八分滿,停留20~30秒,把咖啡液放下。  3.重覆!把水注到八分滿,一樣停留20~30秒,再把咖啡液放下。  4.直接在濾杯注水,至下壺280cc就可以移開上壺。  粉水比1:14。水溫84~88度。  咖啡:瓜地馬拉.藍河合作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