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器 Nomad 不插電義式咖啡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拉花毀三代,手沖毀一生,既然都入坑,多點一個義式咖啡的技能樹也不算什麼大事,評估幾台機器,先從Nomad Espresso 不插電義式咖啡機當敲門磚。
用注入熱水和手動打氣的方式達到Espresso製作條件,外型形似樂高的Nomad,雖然簡單,還是需要練習,先改變幾個手沖的參數後套用到它身上試看看。

Round One

一、刻度:Helor 101從二圈半改一圈半。
二、豆量:16g
三、預浸:忘記
四、水量:亂加~
結果:水流得亂七八糟、味道不明所以的咖啡水

Round Two

一、刻度:Helor 101從二圈半改一圈半。
二、豆量:16g
三、預浸:按壓次數亂打一通。
四、水量:30cc
結果:很像Gabe的Fliter Shot出杯,有豐潤但仍有水感,Cream不足,感覺粉太粗是第一要調整的變數。

Round Three

一、刻度:Helor 101從一圈半改一圈
二、豆量:16g
三、預浸:按壓十一下,約18秒
四、水量:60cc
結果:勉強趨近義式。
狀態點:1.粉餅太潮濕、2.胃不舒服。
問題成因:1.粉量太多、2.淺焙豆導致酸度過高
改善方法:1.減少粉量,2.改義式配方豆
導師提供的參數是這樣的
「14.2g粉,ESP研磨(用 Rosco 歸零倒轉五大格),95度水溫機及量杯十秒以上後,裝93度水64.5g水壓十次,放著預浸18秒,開始萃取45g且壓力降至綠色區以下後完成;之後看是要純飲做拿鐵還是加水成美式均可」
豆子的建議是這樣
「不要拿高價的淺焙豆來練手,建議從Costco ESP或是家樂福的Illy ESP都可以,Costco ESP blend是Starbuck代工偏苦甜,西雅圖烘焙風格配奶做成拿鐵剛好,跟星巴克店裡用的是一樣配方豆。Illy的會烘更深,烘越深,單顆豆子會越輕。」
如果要做奶泡,就用Hario LS-70-OW。
2019.4.15更新
機體預熱,開飲機的水直接倒入約100cc後排出熱水,
avatar-img
128會員
149內容數
分享咖啡知識 跑咖啡店經驗 各種咖啡器材的使用和心得 對咖啡豆的品嚐 以及各種咖啡展覽的第一手情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癮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折紙濾杯聞名許久,剛好老闆進貨還願意拆一組來把玩當然要來偽開箱。
之前寫過Kono濾杯是搭配河野流手法來沖煮,覺得那手法有點費功夫,加上後來用花瓣濾杯很上手,KONO濾杯就被我放在一邊不用。
這篇主要會討論兩個重點,第一是個人對Flairespresso、簡一拉桿式咖啡機這兩款手動咖啡機的實際體驗,純粹是經驗談並沒有絕對好或壞,有沒有參考價值就由個人自己去驗證;第二個是簡單整理這兩款咖啡機的特色,供想選購的朋友省更多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手動咖啡機。
煮沸法到現在土耳其還是很常用的手法,使用的咖啡壺稱作Ibrik,也有人稱為Cezve。
相較於濾紙,濾布因為孔徑比較大,可以通過比較多油脂,不論是手沖或者Siphon,都有一派癮士堅持使用法藍絨濾布。
有個Syphon初學者 泡好之後總是殘留超多咖啡渣 換濾布、換濾紙、換濾棒,沒用! 換磨豆機,從一萬換到十萬的,沒用! 磨豆機刻度調更粗?更細?沒用! 換Syphon壺,從入門款換到絕版款~沒用!
折紙濾杯聞名許久,剛好老闆進貨還願意拆一組來把玩當然要來偽開箱。
之前寫過Kono濾杯是搭配河野流手法來沖煮,覺得那手法有點費功夫,加上後來用花瓣濾杯很上手,KONO濾杯就被我放在一邊不用。
這篇主要會討論兩個重點,第一是個人對Flairespresso、簡一拉桿式咖啡機這兩款手動咖啡機的實際體驗,純粹是經驗談並沒有絕對好或壞,有沒有參考價值就由個人自己去驗證;第二個是簡單整理這兩款咖啡機的特色,供想選購的朋友省更多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手動咖啡機。
煮沸法到現在土耳其還是很常用的手法,使用的咖啡壺稱作Ibrik,也有人稱為Cezve。
相較於濾紙,濾布因為孔徑比較大,可以通過比較多油脂,不論是手沖或者Siphon,都有一派癮士堅持使用法藍絨濾布。
有個Syphon初學者 泡好之後總是殘留超多咖啡渣 換濾布、換濾紙、換濾棒,沒用! 換磨豆機,從一萬換到十萬的,沒用! 磨豆機刻度調更粗?更細?沒用! 換Syphon壺,從入門款換到絕版款~沒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既然開了咖啡的話題,趁著中午挑豆地獄的空檔,簡單來閒聊關於手沖咖啡器材的重要概念,我說的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也是雖不全中亦不遠。 當我們取得一份優質的咖啡熟豆,從這份烘焙好的熟豆到成為一杯能喝的手沖咖啡,這過程當中需要些簡單的器材以及步驟,綜合這些各式器材與步驟一並檢討,我認為有兩樣東西最為重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Thumbnail
手沖咖啡器具總整理:必備、進階器具一次看 手沖咖啡器具:從認識到精通 手沖咖啡是一種沖煮咖啡的方式,透過人工手沖的方式,將熱水倒入咖啡粉中,萃取出咖啡的香氣與風味。手沖咖啡的沖煮方式較為繁複,但也因此更能展現咖啡的風味層次。 近年來,隨著咖啡文化的盛行,手沖咖啡也越來越受到歡迎。許多人喜歡自己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昨天有個種咖啡的客人A,拿著包咖啡豆跑來說 : 我來實現諾言了!! 長工滿頭五線譜~~~諾言??客人A說;上次我不是跟你說去別處買了包半磅600元的咖啡,但是覺得實在不好喝,你回我哪可不一定,說不定只是你個人感覺而已。我就帶來給你煮煮看。長 工愣了一下~~~好吧!拿出來吧! 平時不代煮外客豆,避
Thumbnail
超懶人煮咖啡法 1.先稍微悶蒸一下  2.注水到濾紙的八分滿,停留20~30秒,把咖啡液放下。  3.重覆!把水注到八分滿,一樣停留20~30秒,再把咖啡液放下。  4.直接在濾杯注水,至下壺280cc就可以移開上壺。  粉水比1:14。水溫84~88度。  咖啡:瓜地馬拉.藍河合作
Thumbnail
從國中起就多多少少有在喝咖啡(受交響樂之雨影響) 遙想2015左右,那時為了能在家喝拿鐵還買了一台GEE沖濃縮打奶泡,只是當時荷包深度有限,磨豆機鳥鳥的,時間又不夠,沒有好好地進一步研究充實自己的咖啡知識,後來就通通賣掉然後不了了之了 進入義大利公司之後在歐洲被各種濃縮咖啡洗禮,覺得直接喝濃縮咖
Thumbnail
咖啡豆見底了 每天都要來一杯黑咖啡 因為自己的胃不好,再加上對太重的咖啡因也會心悸,只能喝淺焙的咖啡 外面超商或有名的咖啡,我都不太敢試 只能自己買咖啡生豆回家烘 挑豆 我習慣用A4的白紙當底 一手拿著手機的手電筒照咖啡豆 一手慢慢仔細的撥看看 只要有破損跟蟲蛀的,要淘汰 這會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既然開了咖啡的話題,趁著中午挑豆地獄的空檔,簡單來閒聊關於手沖咖啡器材的重要概念,我說的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過也是雖不全中亦不遠。 當我們取得一份優質的咖啡熟豆,從這份烘焙好的熟豆到成為一杯能喝的手沖咖啡,這過程當中需要些簡單的器材以及步驟,綜合這些各式器材與步驟一並檢討,我認為有兩樣東西最為重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Thumbnail
手沖咖啡器具總整理:必備、進階器具一次看 手沖咖啡器具:從認識到精通 手沖咖啡是一種沖煮咖啡的方式,透過人工手沖的方式,將熱水倒入咖啡粉中,萃取出咖啡的香氣與風味。手沖咖啡的沖煮方式較為繁複,但也因此更能展現咖啡的風味層次。 近年來,隨著咖啡文化的盛行,手沖咖啡也越來越受到歡迎。許多人喜歡自己
Thumbnail
這份文章探討了手沖咖啡製作的關鍵要素,包括水溫、萃取時間和粉水比。擁有這份指南,能夠幫助您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平衡的一杯好咖啡。另外,也提供瞭解析手沖錯誤並提供解決方案的內容,讓您在手沖咖啡的旅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昨天有個種咖啡的客人A,拿著包咖啡豆跑來說 : 我來實現諾言了!! 長工滿頭五線譜~~~諾言??客人A說;上次我不是跟你說去別處買了包半磅600元的咖啡,但是覺得實在不好喝,你回我哪可不一定,說不定只是你個人感覺而已。我就帶來給你煮煮看。長 工愣了一下~~~好吧!拿出來吧! 平時不代煮外客豆,避
Thumbnail
超懶人煮咖啡法 1.先稍微悶蒸一下  2.注水到濾紙的八分滿,停留20~30秒,把咖啡液放下。  3.重覆!把水注到八分滿,一樣停留20~30秒,再把咖啡液放下。  4.直接在濾杯注水,至下壺280cc就可以移開上壺。  粉水比1:14。水溫84~88度。  咖啡:瓜地馬拉.藍河合作
Thumbnail
從國中起就多多少少有在喝咖啡(受交響樂之雨影響) 遙想2015左右,那時為了能在家喝拿鐵還買了一台GEE沖濃縮打奶泡,只是當時荷包深度有限,磨豆機鳥鳥的,時間又不夠,沒有好好地進一步研究充實自己的咖啡知識,後來就通通賣掉然後不了了之了 進入義大利公司之後在歐洲被各種濃縮咖啡洗禮,覺得直接喝濃縮咖
Thumbnail
咖啡豆見底了 每天都要來一杯黑咖啡 因為自己的胃不好,再加上對太重的咖啡因也會心悸,只能喝淺焙的咖啡 外面超商或有名的咖啡,我都不太敢試 只能自己買咖啡生豆回家烘 挑豆 我習慣用A4的白紙當底 一手拿著手機的手電筒照咖啡豆 一手慢慢仔細的撥看看 只要有破損跟蟲蛀的,要淘汰 這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