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網路上掙錢來說,無論你是哪一種方式賺,得流量者得天下。就跟過去零售商一樣,得通路者就能賺大錢。
基本上流量池可以解構為三個部份:(可參閱流量池一書)
— 戰略思維:流量、存量、增量
— 引流思維:品牌、裂變、Line,FB(社群)、事件、廣告投放、直播、BD
— 使用者思維:掌握使用者(DMP)、投其所好(創意、福利)、擴散拉新
流量池是否真實有效。我們可以這麼說無論哪種網路賺錢的商業模式,都是以流量作為基礎的。基於流量的需求,引入各類線上供給,形成交易,獲取收益,這是普遍的邏輯。但一般來說大家在操作上,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兩頭抓流量”。這樣會導致在商業邏輯中搖擺,兩頭都無法聚焦,商業模式越來越發散。最後,在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失去競爭力。 如:B2C商業模式,一定要確定自己的流量池究竟是B還是C。如果流量池是B,就應該基於B類流量的需求,引入匹配的C類使用者;反之,如果流量池是C,就應該基於C類流量的需求,引入匹配的B類廠商。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商業模式主張既關注B端又關注C端,就可能無法形成聚焦。因為,兩端必然都有自己對於另一端的要求,自然引入平臺的兩端不可能無縫匹配,創業者必然為了滿足現有的B端廠商去引入匹配的C端消費者,反之,也會為了滿足現有的C端消費者去引入匹配的B端廠商。 這樣一來,兩頭越長越大,相應的導流成本也越來越大,營運難度更是越來越大,徒白增加了導流成本。最後,不賺錢的商業模式變成了大雜燴,毫無競爭力可言。即使用錢把體量燒到龐大,稍微一個精准聚焦的商業模式就可以從大雜燴裡撕扯走。
「品效合一」
想做好品牌,就要在下面三個地方下功夫:
定位理論一書中提到,強競爭型的定位(又稱為:「對標型定位」),指的是將自己跟該行業領導品牌做對標,在對方的基礎上,我做了那些改良,以這樣的方式跟市場及使用者溝通,做出差異化,就如作者在做的「瑞幸咖啡 lucki coffee」就常被人認為是以對標星克客的定位策略。雖然作者自述認為,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其實是「升維型定位」(又稱為「品類型定位」),他強調前者是新零售咖啡,而後者為傳統咖啡。而所謂的升維型定任,是要打造出讓消費者覺得你是「新品類」的感受,強調讓人有種消費升級的感覺。 另外一個案例是,作者幾年前在中國的專車大戰時,曾做過產品「神州專車」這款產品,它就是改以「安全」、「B2C」為主的打出差異化,這也是「強競爭型」的定位。
而回頭看市場上大家的操作,有無數例子可以證明企業“既要,又要”的妄念。典型的一個現象就是,互聯網創業者把野心體現在移動端的App上。一個App無數的次級介面、無數的按鈕,比PC端的應用還PC,體驗糟糕,跳出率極高。另外,大量的互聯網企業都沒有建立流量池的部門,導入的流量自動流失甚至加速流失,最後又只能用高價導流,將過去的工作再做一次。 其實,確定流量池的另一層含義是讓創業者們認識到自己能力、資源、時間的限制,意識到自己不是無所不能的,將有限的林林總總投入到聚焦的流量,力圖打穿打透!對於流量池的選擇,決定了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基因。 反過來說,如果資本碰到一個口若懸河的創業者,描述了一個大到不能再大的市場,認為自己這也可以做,那也可以做,供給側是優勢,需求側也是優勢;B端是優勢,C端也是優勢,那多半就可以笑笑拒絕了。
再談符號跟場景前,我們先看上圖了解客戶跟運營上的流程。流量池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的立足之本,也是專案估值的主要依託。但在流量極度商業化的時代,用資本的錢買流量,做出資料再引入資本,似乎已經變成若干創業者的法寶。面對性感無比的流量池資料,如何判斷其有效性呢? 這裡給出四大標準:
其一,建立在痛點滿足基礎上的流量才是有效流量。
痛點=需求程度×需求頻率
所以,有效的流量必然是極度需求且高頻需求的。如果不是建立在痛點基礎上,僅僅是通過一些行銷手段獲得了流量,這種流量根本沒有任何黏性可言,活躍度也會極差。 現實中,不少創業者自認為產品很好,缺乏的就是行銷能力,希望找到一個行銷高手來讓項目一飛沖天。如果產品真的打到了痛點上,那麼,行銷能力的確可以放大優勢,啟動項目;但如果產品對於流量沒有那麼重要,行銷能力就可能反而是災難。
其二,不單純計較價格的流量才是有效流量。
互聯網商業世界裡,砸錢換流量已經成為行規。企業為了導入流量,不得不打折(低價格)、贈送(零價格)、補貼(負價格)。流量變得異常高冷,對於價格更是斤斤計較,仿佛不贈送不補貼都不正常。壓力之下的企業自然只有進入到燒錢的遊戲中,開始惡性循環。 其實,如果創業者認可了流量理應計較產品價格,他們就徹底走偏了。
流量計較價格只可能是兩個原因:一是找錯了流量目標(客群);二是產品不夠好。
從流量目標的角度看,目標客群總是在綜合價格和品質之間進行選擇。所以,如果企業不加篩選和聚焦,一般會遇到四類客群:
● 低端客群——對於價格高度敏感,但對於品質卻得過且過,他們見風使舵,隨時可能離開,價格是唯一的信號。所以,這種流量並非目標,對於他們應該心態平和,來去佛系。
● 酸民客群——對於價格高度敏感,對於品質也有很高的要求,他們不懂行情,但極度追求“物美價廉”,需求是非理性的。所以,對於這類流量可以保持接觸,伺機而動。當他們經過了市場的教育,需求回歸理性,願意支付合理價格了,也會成為有效流量。
● 土豪客群——對於價格不夠敏感,對於品質也無所謂,他們的需求尚未浮現,不會懂得產品的好,購買僅僅是因為有錢。面對這類客群,可以重點接觸,當他們的真實需求浮現時,也要優先回應,畢竟他們是有支付能力的。
● 目標客群——對於價格不夠敏感,對於品質卻高度敏感,他們需求理性,知道產品好在哪裡,也願意支付合理的對價。這類客群才是建立流量池的“燈塔”,企業應該不顧一切地與他們建立聯繫,並全力加深黏性。 從產品的角度看,只要是理性的客群,都會願意為品質支付相應的價格。長期來看,市場本來就是公平的,即使有短暫的不公平,也會被市場機制矯正。
一方面,當品質高而價格低時,超高品質會吸引流量進入搶奪產品,自然會引發價格上漲;另一方面,當品質低而價格高時,虛高的價格會擠出流量,自然產品降價進行出貨。所以,如果企業選擇了理性的目標客群,卻還在抱怨他們在乎價格,本質上就是因為產品不夠好,說不好聽點,有點“刀鈍卻怪豆腐硬”的矯情。
其三,能持續變現的流量才是有效流量。 如果我們選擇了好的客群,並且給予了他們好的產品,他們就一定能夠被留住嗎?並非如此,因為流量的需求是動態的,他們每時每刻都在計較自己的“獲得感”,他們今天的滿足並不意味著明天的留存。 所謂“獲得感”,是指流量從產品上感知到的滿足程度。
簡單來說,作為流量的消費者或廠商是持續成長的,其在某個階段會湧現出對於某些產品功能的強烈需求,一旦產品提供了這種功能,流量的獲得感就達到了巔峰。但隨後,消費者或廠商的需求程度會迅速下降,並將企業提供的這些功能看作是理所當然,獲得感迅速下降(直到一個拐點,而後再緩慢下降)。這種需求程度的下降一方面是因為“習慣了,不懂珍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新的需求開始湧現,注意力被轉移了。
事實上,在消費者或廠商的成長過程中,會不斷湧現出新的需求,層層疊加,挑戰產品的交付能力。而只有那種能夠一直提供交付、保持流量獲得感的產品,才能建立真正的黏性。 真正的規律是,消費者(廠商)的獲得感大於消費者(廠商)的產品使用能力,流量才不會離開,這樣的流量池才有價值。
流量的獲得感,是持續黏性的本質。企業必須不斷創新,確保在高位上給予流量獲得感。如果企業提供的產品是免費的,是否有獲得感就是偽命題,正如大量互聯網產品的流量留存都是偽命題,因為人家沒有獲取成本,留存並不能測出真心。而當企業提供的產品是有價的,此時的留存就是因為流量真的需要產品。所以,考慮這個原理,如果企業一直能維持獲得感的交付,流量不僅會被留存,還會被持續開發變現,這才是有效的流量池。
其四,有壁壘的流量才是有效流量。 要基於流量池的邏輯進行估值,我們還需要把所謂“有效”的標準變得更苛刻一點。因為,即使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企業也未必就不會遇到超級對手,我們認為有效的流量池,是能夠基於壁壘抵禦超級對手的。 互聯網商業模式真正的壁壘,還是在於網路效應。
網路效應分為兩種:
前者意味著平臺一端形成了網路狀的連接(需求側的流量網路或供給側的資源方網路),因此,每增加一個節點,形成的價值輸出是更大的。例如,社交網路裡每增加一個節點,帶來的價值增量是遞增的。所以,互聯網公司先走一步,就領先了許多。 後者即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梯若爾等人提出的“雙邊市場理論”。這意味著因為平臺一端網路的強大,吸引了另一端節點的進入,導致另一端網路的強大,因此又反哺到了最初一端的網路。於是,兩端相互強化,越來越壯大。正如電子商務平臺上,使用者的增加會導致廠商的進入,廠商的增加又會導致消費者的進入。
互聯網商業模式是若干要素有機組合的系統,IP、行銷能力、運營能力、計算能力、政策、資金……任何一個要素的碎片都不足以形成持續的壁壘。真正檢驗是否存在壁壘的標準就是兩種網路效應,這兩種效應形成的指數級增長是否足夠明顯。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即使現在不少融資融到五六輪的項目,依然還沒有“上岸”。 戰略與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定義“新市場”,而(競爭)戰略則引導企業在“新市場”裡進行競爭。
其實,這篇文章談得更多的是戰略,而不是商業模式。所謂商業模式,即利用商業機會創造價值而設計的“交易活動系統”。說通俗點,商業模式就是以價值創造為出發點設計多角色的交易關係;而所謂戰略,包括競爭戰略和合作戰略。合作戰略偏向商業模式,競爭戰略起源於戰爭,是基於對手產生的,是關於如何進攻和如何防守。
可以說,商業模式定義了一個“新市場”,而(競爭)戰略引導企業如何在這個“新市場”裡進行競爭。
商業模式和戰略(專指競爭戰略)之間是交替上升的關係。在同一個市場的戰略競爭中,如果有企業能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就可以跳出競爭,進入藍海;而如果商業模式被模仿(雖然有難度),新市場就會有大量的進入者,從而變成紅海,又會迎來戰略競爭,直到有下一個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跳出紅海。 互聯網時代,技術帶來了商業模式創新的大量機會,導致新興互聯網企業層出不窮,這是好事。但與此同時,對於戰略的忽視卻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大量創業者似乎認為,只要通過整合資源的商業模式創新,就能夠避開競爭,贏者通吃。所以,在面臨同一商業模式下的戰爭時,他們才會大量犯下競爭戰略上的錯誤。
上圖中S2B2C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說白點S2B2C是一種全新的電子商務營銷模式,是將供貨商分銷商和採購商三者無縫結合的供銷一體化營銷模式,區別於傳統的B2C/C2B模式的單一,S2B2C模式更加復雜,S和B需要協同合作,共同服務C,同時需要S整合上遊資源,集中採購,統一服務,並提供技術支持。因此,互聯網企業在商業模式和競爭戰略上有四種可能:
一是,“商業模式錯誤-戰略錯誤”。 商業模式設計上的不足造成了預想的流量池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而在戰略上又通過蠻力去開疆擴土,其結果要麼是死在起跑線上,要麼是經不起考驗的虛假繁榮,這些項目是資本跟進後燒錢燒出來的。
二是,“商業模式錯誤-戰略正確”。 商業模式設計上的不足造成了預想的流量池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但競爭戰略確保自己的強點打對方的弱點,能夠贏下某個戰役,但卻最終會輸掉整個戰爭。這種狀態其實很危險,一段時間裡,企業甚至會堅定地認為自己的方向是正確的。其實,不是方向是正確的,而是方法是正確的,兩者大不相同。
三是,“商業模式正確-戰略錯誤”。 商業模式設計合理,有效流量池的邏輯是立得住的,但戰略上不夠巧,導致商業模式一直無法啟動,永遠盯著一塊“摸不著的市場”。
四是,“商業模式正確-戰略正確”。 商業模式設計合理,有效流量池的邏輯是立得住的,而企業也能夠通過正確的戰略穩紮穩打,啟動商業模式。這樣一來,企業快速將流量池推到一定規模,打造壁壘,形成指數級增長。
流量池是否有效,要實現這個目標,創業者需要去掉“既要、又要、也要、還要”的妄念,基於自身基因來專注于一個流量池。而這個流量池,必須要經得起四重標準的考驗。要達到這個效果,商業模式上的合理設計只是條件之一,其重要性有可能還被過度誇大了;如何在商業模式界定的疆域裡選擇“聰明的競爭戰略”是另一個條件,這可能才是競爭的勝負。
在互聯網流量增速大於數位廣告增速時,透過廣告來獲取新客戶是相對容易的,但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要獲取新流量、新客戶(增量)已經不再容易,所以有專家建議企業,若要穩固企業的銷售數字與經營,就要把重心放到既有流量、既有客戶(存量)的經營上。
「維繫一個舊客戶的成本是獲得一個新客戶成本的1/10。」
最後,要檢視流量是否有效,那就是盯緊三端六環
三端指的是要能獲取下面三種數據:
- 媒介投放端,平台廣告的成效。
- 落地頁端,客戶到達率和行為。
- 銷售端(CPS),以及最終到底多少人留資、有多少訂單量及每次成本多少。
而六環指的是下面六項指標:
- 展現量
- 點擊量
- 留資量
- 潛客量 (有些產品可能不需要)
- 定金量
- 最終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