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9/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6 過長的國名與政治史

巴爾幹遺跡
巴爾幹遺跡
「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 光是國名就要先花一份心力記憶。 「主要民族為波士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及克羅埃西亞人」 人民組成不是很單純。 「行政上分為兩個政治實體,然實際上有三個」 好先到這裡,理解力快用完了。 - 當不同種族與信仰的子民,被塞進同一地區, 此地的紛亂動蕩,從此可想而知。 巴爾幹半島藏有我夢寐以求的中世紀殘跡, 然寫在旅遊書之外,專屬於這塊半島的為難與動亂, 只能親臨其地時,從制度、從人民、 從旅途細節裡慢慢領會。 - 雖然是首都, 但Sarajevo像是被現代化浪潮遺忘的古城, 嗅不到太多摩登味。 市中心的商店街上擺滿沙發與水煙, 遠方傳來拜樓的祈禱聲, 典型的伊斯蘭社會。 原來巴爾幹半島也有穆斯林。 - 我曾理直氣壯地以為, 歐洲人都是上帝或耶穌的子民。 十字軍東征 / 宗教改革 / 宗教戰爭, 背得比自己的學號還熟。 怛羅斯戰役 / 黑白綠衣大食 / 蘇里曼, 很少考於是不重要。 台灣人的歷史課本寫滿西歐國家與基督教, 何以身為佛道教徒,卻更熟讀基督史。 伊斯蘭與其他信仰, 在升學制度下淪入「聽過就好」名單。 而高傲的西方文化霸權,將種族與文化作優劣區分, 再將這種階級意識偷渡到各文化殖民國, 我們毫無意識地、一概地接收, 成為一隻又一隻,被單一主流價值餵養的閱聽人。
街上的水煙男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