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共享經濟走下坡?2019不可不知的IPO案-共享空間Wework

來源:CNN
來源:CNN
繼 Uber 、 Lyft 這兩間共享平台上市之後,共享辦公室企業 WeWork即將在美股 IPO 上市,他們最大投資方軟銀集團2019年初時給Wework的估值達到 470 億美元,成為今年美股第二大的 IPO 案(但因為投資行情冷卻,最新資料顯示他的估值近期修正為150億到200億美金)。但是新創公司IPO真的有這麼容易嗎?我們從財報和商業模式來看一下這間公司,他的估值究竟是虛有其表,還是真有其價值?
Wework是誰?打著新創稱號的房地產公司
近幾年共享經濟正夯,而其中的「共享辦公室」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商務空間」,物業公司租下商業大樓的空間,重新裝潢後再分租給需要辦公的中小型企業收租。對中小企業來說,因為需要的辦公空間不大,自行租下辦公室並裝修的話成本比較高,也比較難在精華地段租到小型空間。而 WeWork 專門出租辦公空間給科技新創、自由工作者及大型到中小型企業,並從租金中收取利潤。
WeWork 主打比一般商務中心更高級的辦公空間,期設施和服務媲美Facebook等一流網路公司,但是辦公室位於商業區精華地段(像台灣的Wework就將開在信義區松仁路97號),吸引了眾多的新創企業、甚至是大型企業進駐。但他的收費完全不便宜,一個非固定辦公座位就要價11,900台幣,完全是其他競爭者的兩倍價,這價錢甚至已經可以直接在台北租一間套房了!!(我剛剛看了一下胡至明市辦公座位的價錢,換成台幣也要10,400,完全是當地一般人無法負擔的價格!!)可見他主打的路線完全是非常高端的辦公空間,但出租辦公空間其實就是地產公司和物業公司已經行之有年的事情。而WeWork為了吸引投資,將這樣的商務空間包裝成更符合潮流的名詞-「共享辦公室」。
這樣高明的包裝手法吸引到巨額的投資,從2014年到現在,他們已經從各大投資人手中募集到近130億美元!
也因為得到大筆融資,Wework進而有能力可以灑大錢進行擴張,2016年到今年,出租座位數直接翻了6倍,辦公室遍布全球125個城市,而在IPO前,他的市值已經達到470億美元,堪稱是繼Uber、Lyft這兩大共享平台後,規模最大的新創IPO案。
但是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一翻開財報就可以發現,WeWork和很多大新創一樣,成長快速但虧損嚴重。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