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0/0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爭議多年的陳文成廣場現況
爭議多年的陳文成廣場現況
昨天看完返校,許多畫面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面揮之不去,也引動了許多過往的回憶湧上,今天就趁著雨勢稍歇的時刻返回台大校園,嘗試拼湊起一些回憶。

彈痕
出生於1987年的我算是幸運的,在解嚴時代出生在高雄的鄉下地區,童年的記憶裡面並沒有太多的壓迫與恐懼,倒是因為家裡附近路上經常曬滿稻子而充滿著稻香,一直到高中時代在雄中的紅樓前面看到那三道深深的彈痕,才開始揭開那些血色的斑駁歷史,雖然學校有一些老師有略為提到過,但這段歷史一直到 2009 年,在我畢業後四年才開始被還原。
在台大就讀期間,因為服務課程的關係接受了一些校園導覽的培訓,也意外的得知校園裡面有一些牆面還留有 1945 年台北大轟炸時美軍轟炸機機槍掃射的彈痕,才開始逐漸發現,從國小到高中,讀了整整十多年歷史的我,有一大部分的認知是跟二十世紀初在這片土地、這個地球上發生的歷史脫節的,然而在那個維基百科剛剛興起的年代,我頂多也只是用它取代教科書上那些看不懂的線性代數名詞解釋或是查看複雜的數學邏輯中英文解釋,關於這些過去,還像是蒙在一片毛玻璃後的景色一樣。

記憶
成長於半個外省家庭的我,小時候還有印象大陸開放探親的時候來自遠方的親人,雖然說著相似的語言,但怎麼樣也都不覺得那是「家人」的概念,只覺得台灣海峽就像是一個歷史的半透膜,切開、過濾了至少兩代人的記憶,對於戶口名簿上依然懸掛的廣東南澳省籍總是有種說不上來的詭異感,或許可以用「干我屁事」來形容。
也因為從小閱讀著聯合報長大,腦袋裡面對於 228、白色恐怖這些事情,感覺只像是一種有一些人在電視上對他人暴力相向的理由,至於內容到底是什麼就像是九二共識一樣,大人只會說小孩子不要知道太多,也不會有太多人理會或是允許這些好奇心。只是我總是不能理解我爸很喜歡強調自己撕掉國民黨黨證的豐功偉業,卻又一直把每天報紙上的陳水扁、陳菊、呂秀蓮都畫成豬頭到底是什麼立場?

傲慢
回顧擔任台大研究生協會學術部長時期大概是人生最傲慢右派的階段
記得第一次踏上矽谷的時候,很多血氣方剛想要乘著 app 大時代起飛的年輕人都不約而同來到這個流動的饗宴,大家交流的時候通常都會好奇對方幹過什麼豐功偉業,那時候可以拿出來說嘴的大概就是在台大研協時期花了很多錢的豪華遊艇趴跟首創的創業週活動,相較於當時著力於爭取學生福利與轉型正義的校務與福利部,我們的活動總是吸引大量的人潮與錢潮,就如同右派與左派的對比與並立一樣,在當時的組織裡面雖然並存,但是立場與理念是站在完全不同的兩邊,右派的我們擅長活動、宣傳行銷,立場上也比較親中與開放跟陸生交流,左派的他們則是不斷的跟校方衝突,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才開始知道陳文成這個名字。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的我很喜歡嘲諷他們的活動就是沒事在學校裡面立墓碑、辦喪事,那是因為當時的我,完全不知道平靜的學校原來曾經如此恐怖...

夢醒
警察攻堅破門後立委到現場擋住警察阻止進一步衝突的關鍵時刻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念過雄中蠻幸運的,至少在 2014 年 3 月 18 日的時候因為過去的豐富經驗可以非常輕鬆寫意的翻牆進到立法院,當時其實只是因為朋友告知有大事發生,抱著湊熱鬧的心情到裡面一遊,沒想到這一遊就再也回不到原來的人生了,如果不是因為當時碰巧鎮守在被攻堅的第一道門,我不會理解我們離恐怖可以這麼近,若不是看了返校,我已經無法確定我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當時破門而入的警察,眼中所充滿無可遏止的殺意
在議場內沒水沒電沒廁所的第一夜是無比漫長,但相比之下面對警察破門瞬間,價值觀的全部重來又顯得短暫無比

致自由
有時候會覺得我自己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在離開第一份工作之後很幸運的被邀請去朋友所在的頂尖資安公司協助建立資料中心的任務,從而在很早期就開始認識到中共網軍對台作戰的真實樣貌,也建立了一些資安防禦的實務概念與經驗,雖然不到真正專業的程度,但在今年五月六月協助平台抵禦攻擊的過程發揮了不少作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這份工作裡面帶來的成就感有蠻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守護平台的言論自由、無廣告立場與內容收費的價值,也就是創作的自由。
不過,這條路還十分漫長,那些恐懼的化身,並沒有真正隨著政治改革而消失,而是易容成為了創業圈的天使投資人、炒房的地主民代、炫富的網紅等等,用大把的鈔票吸引目光與慾望,導引人走上沒有理念的道路,而沒有理念的自由,便很容易成為仇恨與對立的溫床。
回想起過去所犯的錯,很大程度是因為無知,因為資訊不自由造成的無知,很多關於這個世界的其他想像都是在能夠用英文溝通、閱讀,在其他國家親身經歷的時候才開始理解,像是台灣的房價到底有多不合理也是,沒有經過這樣的對比很難理解原來我們活在一個透過資產而形成的奴役體系,在工作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生的選擇上其實是非常受限的自由,而這些資產的堆疊,大都是透過掠奪轉移而成的,雖然對比六張犁的那些無名死者,我們並未付出太慘痛的代價,但我們不該忘記,這條通往自由的路尚未完成。
我們是如此弱小,但也可以握筆如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