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來桃園移工街吃頓飯,感受不同中的相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連假去桃園旅行時,特地挑了幾天的午/晚餐時段,去桃園車站後站一帶的移工生活區吃飯。
因為後續有著去東南亞看看的計畫,但對於這些來自他方的移工們,自己有著從小被灌輸的成見,總去不掉隔閡感甚至莫名的畏懼。再由於早期工業的發展,加上國際機場的興建,桃園早早就成為移工落腳的大城,所以想著不如這次主動走入他們的世界吧?近距離的感受,該會有些收獲。
第一天晚上抵達時,先去了藏在商店街裡的東南亞主題獨立書店「望見書間」,剛好遇到舉辦中的印尼的語言課,現場有當地居民,也有移工與新住民,互相了解彼此的畫面,是股令人感到溫暖的和諧。
後來吃晚餐時,進了越南餐館,看見台灣人雜在移工群裡吃飯,附近的東南亞超市也有台灣人在其中採買,看來長年的磨合的確有功,相比其他城市的居民與移工生活圈的涇渭分明,桃園人與移工們的相處,多了份自然。
附近附設有卡拉OK設備的店家,傳來聽不懂的歌聲,過去對我而言充滿未知與不自在感的角落,對他們來說卻可能是替代的故鄉。
第二天去吃泰國菜時,其中一桌的客人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個獨坐一桌的女人,坐定後就打開手機,忙著跟電話對面的人講話,飯菜送上了也先擱著,在餐廳的喧鬧中顯得格外落寞,另一頭是遠方的家人嗎?
我彷彿聽見移工在異國討生活的孤曲,理解了他們與我們沒有不同,一樣有感情,一樣會感到寂寞。

※ 歡迎追蹤IG:Jed082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聽過不少人評價基隆太老,老到似辛棄疾筆下的廉頗,快不能飯。但走進崁仔頂漁市場,聽著四起的熱絡吆喝聲,深深覺得基隆就算老,也是不服歲月的老。那是海港城市所特有的,與台南的文雅味兒路線截然不同的老……
北竿島的「芹壁聚落」,該是整個馬祖列島最浪漫的地方。景緻對比知名的聖托里尼島絲毫不遜色,或許不那麼耀眼,卻多了股質樸的恬靜……
在台北的工作的那幾年,只要跟人聊到看芒花這檔事,第一個聽到的大多是東北角的熱點「草嶺古道」。可我第一次與芒花相遇,也最喜歡的賞花地點,是陽明山的「頂山‧石梯嶺步道」……
豆腐店的門口外頭倒扣著許多塑膠桶,桶子的上方則架著鐵網,裝盛著一塊塊白色的豆腐,因為好奇忍不住走近左右端詳,研究了好一陣,店家後來看我仍在疑惑,直接開口幫我解答……
走過馬祖坑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建設上的鬼斧神工,而是一份苦味。那是從過去留到現在,來自戰爭壓力與環境禁錮,從心裡被榨出的苦……
3月初的蘭嶼,飛魚即將到來。沿著島嶼繞圈,處處可看到岸邊的拼板舟排好排滿。拼板舟在蘭嶼人的文化中是神聖的,不僅從選材、製作到下水需要整整3年的時間,在伐木前還要……
曾聽過不少人評價基隆太老,老到似辛棄疾筆下的廉頗,快不能飯。但走進崁仔頂漁市場,聽著四起的熱絡吆喝聲,深深覺得基隆就算老,也是不服歲月的老。那是海港城市所特有的,與台南的文雅味兒路線截然不同的老……
北竿島的「芹壁聚落」,該是整個馬祖列島最浪漫的地方。景緻對比知名的聖托里尼島絲毫不遜色,或許不那麼耀眼,卻多了股質樸的恬靜……
在台北的工作的那幾年,只要跟人聊到看芒花這檔事,第一個聽到的大多是東北角的熱點「草嶺古道」。可我第一次與芒花相遇,也最喜歡的賞花地點,是陽明山的「頂山‧石梯嶺步道」……
豆腐店的門口外頭倒扣著許多塑膠桶,桶子的上方則架著鐵網,裝盛著一塊塊白色的豆腐,因為好奇忍不住走近左右端詳,研究了好一陣,店家後來看我仍在疑惑,直接開口幫我解答……
走過馬祖坑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建設上的鬼斧神工,而是一份苦味。那是從過去留到現在,來自戰爭壓力與環境禁錮,從心裡被榨出的苦……
3月初的蘭嶼,飛魚即將到來。沿著島嶼繞圈,處處可看到岸邊的拼板舟排好排滿。拼板舟在蘭嶼人的文化中是神聖的,不僅從選材、製作到下水需要整整3年的時間,在伐木前還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桃園龍岡有一個「忠貞新村」的眷村,西元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軍隊駐守在泰國、緬甸與寮國邊境的金三角時期,國軍和雲南少數民族的女子結婚成家,後來來台落腳在忠貞新村,除了雲南特色美食之外,也有越南和其他國家的道地美食,讓忠貞新村充滿了濃濃的異國風味。
Thumbnail
為了工作讀的一本書,想說也該認識認識這個負責的業務,於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來,增加了原先對桃園貧乏的認識,也看見這個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都不少的城市,多元文化並存且歷史文物頗豐的一面,不再印象停留在慈湖和豆乾,其他一無所悉的小白狀態。 地方學儼然成為顯學的當代,可惜的是遲遲沒有發展出好的模式來推廣。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早陣子到了一個很少前往的老區「觀光」。沿途尋找路線、四周張望拍照,從進入食店的一刻,從途人、地盤工人的目光中,我感到自己像是一個外來者。 我開始思考,該如何界定「外來者」和「遊客」呢? 當一個人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內的陌生小區進行一次觀光活動時,他是那一區的陌生人,是遊客。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他可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桃園龍岡有一個「忠貞新村」的眷村,西元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軍隊駐守在泰國、緬甸與寮國邊境的金三角時期,國軍和雲南少數民族的女子結婚成家,後來來台落腳在忠貞新村,除了雲南特色美食之外,也有越南和其他國家的道地美食,讓忠貞新村充滿了濃濃的異國風味。
Thumbnail
為了工作讀的一本書,想說也該認識認識這個負責的業務,於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來,增加了原先對桃園貧乏的認識,也看見這個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都不少的城市,多元文化並存且歷史文物頗豐的一面,不再印象停留在慈湖和豆乾,其他一無所悉的小白狀態。 地方學儼然成為顯學的當代,可惜的是遲遲沒有發展出好的模式來推廣。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Thumbnail
分享瑪莎在臺商工廠、美商貿易公司以及日商零售公司的外派生活經驗,包含了不同公司的外派工作安排和真實生活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和產業中,外派的狀態會有所差異。把眼光拉遠來看,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的現有條件和理想生活。在相同的企業管理命題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早陣子到了一個很少前往的老區「觀光」。沿途尋找路線、四周張望拍照,從進入食店的一刻,從途人、地盤工人的目光中,我感到自己像是一個外來者。 我開始思考,該如何界定「外來者」和「遊客」呢? 當一個人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內的陌生小區進行一次觀光活動時,他是那一區的陌生人,是遊客。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他可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