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我很意外它如此通俗,這麼說是因為我覺得「職業賽車」和「懂車」在台灣並不算很大眾。我認為本片能達到這種通俗度,「速度感」引發的共鳴扮演了前導的角色。就算你不會開車、不懂賽車,也一定坐過車,幾乎每個人都體驗過高速行駛所帶來的飄然。本片的攝影和音效,完美還原那種速度感,讓靜坐在影廳內的觀眾也能透過大銀幕和喇叭想起那種感受。
角色的信念,是本片故事的核心。不管是真人真事改編的傳記電影、或描述英雄事蹟的虛構故事,都很常見到如《賽道狂人》的 Ken Miles 這樣的人物,對理想的堅持近乎執念的人物。而這類作品都會呈現各種針對理想的考驗,堅持的意義才得以被凸顯。本片表面上是福特和法拉利的賽車競爭,實際上則是 Ken Miles 透過賽車所追求的自我實現,也正因如此,他最後選擇配合公司政策,成了全片最令人玩味之處。
關於這個舉動的原因,電影選擇不明說,真的是神來一筆、同時也非常浪漫的設計。或許 Ken Miles 當下想到家人、想到好友 Carroll Shelby。當時他已經打敗法拉利、已經寫下自己的傳奇了,是否要不顧公司要求、拿自己和好友的生計當賭注,獨自飆過終點?從他完賽後對好友的衷心感謝,一切已不言而喻。想必每個看完的觀眾,都會很希望擁有 Carroll Shelby 這般,在背後一路相挺的知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