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曉宇宙博物館事務所 施承毅
假若這座城市有靈魂,那奪目的光點是一個個曾熱烈活過的青春
「青春之後__戰爭X眷村X新竹人」是一個集合了城市中四個地點的聯合策展,包括位於眷村博物館的主展場,以及搭配導覽活動或現地建築展示的副展場:日本海軍六燃廠大煙囪的家、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以及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等共四地。今年正逢國軍遷台七十週年,為了回顧一代人在戰爭度過的青春歲月與新竹的今昔變遷,團隊爬梳眾多前人的苦心研究,浮現出「戰爭、眷村、新竹人」三個關鍵主題,將(曾經)生活在這城市中、新來後到的人們,在青春時代的人生選擇與動人故事並置呈現,冀望以同理、多元的視角將留存在城市中的痕跡,與當代人們細細交流。
城市如何述說來自各方的新竹人故事?本次聯展橫跨近90年的新竹歷史,希望描述三種青春:
第一代眷村人,在70年前因國共內戰遷徙來台,以克難方式建立起最早的眷村,他們的青春有抗戰、國共內戰,以及後來的冷戰、砲戰回憶。
第二代眷村人,他們的青春在眷村裡成長,對眷村緊密的鄰里關係、相互依存、以及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層面有著共同的記憶。
最後,是二戰前後新竹這座城市的青春,這是眷村在此落腳的因緣。因航線距大陸最短、又富含天然氣和矽砂的新竹,日人在此陸續設立了天然氣研究所(原址仍在今天工研院內)、海軍第六燃料廠(合成提高飛機燃料效能的異辛烷)等廠房,開啟新竹的工業發展,也成了軍事與戰略要地。這樣的城市特徵與宿命,引來了二戰時盟軍的多次大轟炸。後來,二戰結束到1949年間,又成了中華民國空軍前來勘察撤退的地點。這些殊異的城市身世,正是新竹眷村聚落成立的「前傳」。
當代城市如何留藏這一代人的記憶?以倒敘法呈現的主展場
主展場眷村博物館以「倒敘法」策劃展覽,好似走入時光隧道,從「當代新竹」起始,一路走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新竹」。先來到眷博館一樓,展區以「新竹的青春住了誰__從當代城市的戰爭遺留出發」開頭,邀請觀眾一同探索,當今的城市中有哪些地點與戰爭深深關聯?此外,這展區中有五個從真實故事改編的角色:軍人、軍眷、電子偵查情報員、學生、研究員,展演著他們各自在新竹曾經歷過的故事、物件與痕跡。
走在新竹的巷弄中,這些關於戰爭與眷村的過往乍看隨著時間流轉與眷村改建而褪去,但「記憶」始終存在,也許這些角色曾與你在街上擦身而過,我們也與這座城市的過去一同生活而不自知……
冷戰的哀愁與華麗__眷村生活與城市記憶
再往眷博館二樓展區,倒敘的時間來到1950年韓戰爆發,開啟了世界上共產與民主兩大陣營的對抗格局,本展區藉由幾位眷村人物的人生故事,配合老影像、故事幕與物件,帶出三條敘事線:
一為配合二樓常設展區中眷村生活文物展示,呈現出眷村人為了生存、為了孩子的日常生活、百轉千迴的人生歷程,與深藏內在的真實情感。
第二線帶出令人鼻酸的黑蝙蝠中隊故事,在國際對抗與美援時期的大背景下,隊員們進行出生入死的電子偵察任務,此時家屬們在後方憂慮不捨的心情,加之許多為國犧牲的故事,明白昭示了「在戰爭中,沒有人是英雄與贏家」。
第三線則是美軍顧問團因軍事目的進駐,讓當時的新竹人見識了西式生活方式,開始接觸美式物質文化與今日習以為常的新穎設備,例如現代廚房、家電、游泳池、車庫等。
眷村:始於國共內戰後的1949大遷徙
繼續登上眷博館三樓,進入以「文件展」氛圍呈現的「國軍撤臺前的新竹檔案室」。1949年,許多軍人與軍眷們匆忙撤退,很多人以為暫時撤離,並不知道會在台灣待多久。來臺後,有些人接收了日人人留下的房舍(如同駐守的空軍工程聯隊十幾戶人家,在廢棄的海軍燃料廠裡蓋起家屋,形成屋中有屋的奇特景觀),另有些人在新竹機場等軍事設施附近落腳,多數在僅有幾坪空間內安身安家,在克難的情境下展開生活。面對戰爭無情的焠鍊,許多情緒與匱乏都在一代人的堅忍中撐過了。另一方面,二戰時期不少新竹青年為日軍作戰,有些在日本投降後仍在南洋流亡,後輾轉回到新竹,又是一批令人動容的故事。在此紛亂的時空,不同命運、不同際遇的人們因緣際會在這城市中相遇,展開共同生活新篇章。
理解上一代的戰爭記憶,我們能更珍惜今日
當我們爬梳了前輩們的研究,戰爭中的人各有各的苦衷與創傷,但仍帶著堅毅的心,為後代開創出和平繁榮的生活。期盼此展能讓當代觀眾更加了解新竹這個城市,在大時代中的複雜與多元,也能更加敬重前人的付出,繼續為和平與繁榮的土地一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