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2/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迎向死亡才知道如何好好活著

明知我們終將死亡,但偏偏許多人又難以正面迎視。 因為雖然可以確定的是人人都會邁向死亡,卻無法確定如何死又何時死。 有沒有想過,也許我們迴避面對的並非死亡本身,而是恐懼自己不得好死或死亡那刻留下無盡後悔與遺憾。
我有一個大我十歲的堂姊,十幾年前無預警的在家中腦溢血過世,她離去當時的年紀比現在的我還更年輕,那也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無常。 我還有一個大我一歲的表姊在三年前過世了,但那是預期之中的,從小她因為罕見的先天性疾病被醫生診斷活不過八歲,能活過三十已是奇蹟。 她們都在三十歲左右時走至生命的終點,但兩人歷經的生命軌跡卻是截然不同。 一個以為人生漫長,總是不斷追趕世俗的標準,活得疲憊不堪,或許離世時心中仍有諸多不甘。 一個明白生命短暫,用力地讓每一天都有意義,活得有聲有色,不斷嘗試挑戰自我,克服身體限制出國讀書、出版書籍、參加殘障亞運、推動公車無障礙設施,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影響更多生命。 她們都在死亡這一堂課,用自己的生命演繹,為我帶來了提醒。 我如此幸運地能在此刻打著文章,是因為我仍活著,而要如何在每一刻有覺知的真正活著,也是近年來我反覆不斷地在思考與練習的。
一年半前,我參加了一個「死亡冥想工作坊」。 課前,我滿心期待會有宛如發現新大陸般的收穫。 結果,沒有出現會讓我感到驚訝的新思維,只是無比感激自己的日常已充滿死亡前一刻所想要經歷的。 每天每天,沒有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也沒有被生活逼著去做的事情,全都是依據我的信念而選擇去做的。 我已經做了每個當下,所能做的最好選擇了。 這堂課中收到的那份禮物,便是Keep Going,繼續在堅持的路上踏穩步伐向下扎根。 前陣子的某一天不知為何,腦中再度浮現死亡這個議題。 突然在想,若我此刻生命便結束,會有遺憾嗎? 若要說最大的牽掛,便是女兒啊! 或許會有些放不下,但我卻相信這六年多來不曾落下一天的陪伴,帶著這份愛已足夠滋養她一路長大且依然選擇以愛為首面對世界。 依然如同一年半前感受到的,面對死亡,仍感謝自己及身旁的人都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活著,為了有意義的事物奮鬥著。 我記得當時工作坊的過程中,腦中持續浮現一句話:「愛是最強大的語言。」 回首這段時間,我似乎有了更多理解。 那是基於我生命中的所有選擇都是源自於愛,對孩子的愛、對自己的愛、對生命的愛、對世界的愛。(當然,有時候也不小心就被恐懼抓住,選錯方向了啊!) 再回頭看著工作坊結束後自己留下的文字,剎那間有點感謝自己仍舊挺著,沒有為現實屈服而去選擇那些會令自己後悔的道路。 若此刻面對死亡,唯一會稍感可惜的,可能是對自己的挖掘尚未見底,仍舊沒有完全認識自己,來不及看見自己那更大可能的實現。 即便我這幾年花了許多時間與自己相處,我也清楚知道還有許多更底層尚未面對的,等著時機到來得要去一一穿越。 我想這似乎是一輩子的功課啊! 當我們說「我已經很了解自己」這句話時,事實上是原地止步的開端。 表面上是自信滿滿,背後卻隱隱藏著只願接納已知自我,不願面對未知的那份恐懼。 有時候,承認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才能打開空間從未知中去找到在死亡面前的坦然。 因為,除了生命的終點是死亡這件事可以肯定之外,另一個讓我有深刻體驗的真理是,改變是唯一不變的。 會信誓旦旦的認為已充分了解自己,是基於不相信自己會改變或是不願正視生命當中的變化。 殊不知,改變才是常態,不變只能存於幻象之中。 而促使改變的通常是來自於未知那部份的自己。 就像這幾年,我對自己許多面向的變化也充滿驚訝。 以前若有人告訴我,將來我會愛上運動,我一定覺得這人瘋了,現在才發現其實瘋的是我。 過往愛吃的,隔幾年再吃卻不明所以;過往常做的,如今已覺得無趣;過往逃避的,早已不知不覺中一一面對了。 好笑的是,以前竟然期望許多人事物能恆久不變,緊抓不放的白費力氣,也就無法得知如何好好渡過活著的每一刻。 《當下的力量》一書中有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生命的秘密在於:在你死亡之前死亡──並發現原來根本沒有死亡。」 我猜想作者在說的死亡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肉體的消逝,而是放下我執,脫去那些以為自己是誰的樣貌,才能真正領會活著是為了經歷種種體驗,有所學習後回歸至不滅的靈魂中吧! 如果今天死亡向你迎來,你能坦然面對嗎?如不能,花一點時間問問自己遺憾會是什麼吧! 又或是思考一下,你了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那是全部的你或是真實的你嗎?

  • 歡迎追蹤我的臉書粉絲專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