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瑣碎裡實踐不執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執著,意味著我們開始接納生命中的其他可能性,開始以一個更敞開的心去擁抱世界給予的任何禮物,而不去執著在那一件期盼裡的發生。
  那並非是個難事,我們可以從生活裡的每一件事去實踐,不一定得要是很重要的,也不一定要運用在所有的事情上。偶爾執著很好,但不要過頭了;偶爾不執著很好,但不要過頭了,兩邊的極端都會是一種失衡。因為執著在不執著,也會讓我們的生活緊張兮兮不夠自在狂野。
  擺放餐具的櫃子裡,有著樣式不一的鐵筷子,那是我實踐不執著的一處角落。有時候,我會拿到長度一樣,粗細卻顯些不同的筷子,偶爾會執著地想要找到同樣的款式,那瞬間我就會感覺到心智上的執著。倘若找了一陣子還找不著,便會升起一股煩躁感,而執著就是那樣作用在心裡上的,因為你期盼自己可以用一樣的筷子,這樣使用上就會舒服些。那些期盼,造成我們的煩躁。然而,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那刻執著的狀態,就有所選擇:接納這個可能,或是接納自己不接受,都很好。大部分的時候,我會接納這個可能,心裡那份不舒服的感覺就會釋放掉,不同款式的握起來雖然感受不太協調,但也很好,這個很美好的感覺來自於你知道內心已經放下。而有些時候,我會接納自己不接受,像是拿到長短不一的筷子,這刻的接納也會讓心裡的煩躁感消失,平靜地找到一支恰當的。從生活裡的事情去實踐,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就是隨意拿一雙筷子就用餐了,已經不再有任何的情緒。
當我們抱怨的時候,那個瞬間如果能感受到心情的起伏而造成身體上的不舒適,可以試著去發現自己是不是執著了?是不是執著在一個期盼發生的,卻沒發生的事情。
  每一件瑣碎的事情,都可以是不執著的實踐對象,實踐的累積將會有助於我們在面對真正嚴重的事情可以釋放、可以去擁抱生命給予的一切,即使是令人感傷、悲痛的事情。像是⋯買手搖飲料的時候,若被告知已經賣完了,就去感受內心裡有無執著,然後接納其他的可能性,可以是更換品項,也可以是走到隔壁的店家。或是放假外出時遇上陰雨綿綿,不要去對抗那場雨,那於事無補,也許是時候讓你遇見一間美而巧的咖啡館。又或者是腦袋裡一件感覺很重要卻始終想不起來的事情,那很懊惱,但我們要看見那個懊惱,不要讓自己活得很懊惱,然後打開冰箱吃個甜點、喝杯茶,試著接納忘記了就是忘記了,接著會發生什麼事?把心敞開,不要去執著,也不要去執著「不執著」,最後我們都是要忘記這件事情的。當我們能面對每一個出乎意料時,都平靜的看待每一個可能,那刻是否執著也不是這麼重要了。但最一開始,你要試著去知曉內心正在「執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撕開這些皮的時候,好像有一種做了什麼的感覺,儘管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就是覺得有做了點什麼。我突然有一種體悟,生活裡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實則上可能一點意義都沒有,就像是想要滿足一種有做事情的感覺。
見著群星耀眼,想像我們身處的地球只是宇宙塵沙裡的一顆沙粒,瞬間就可以感到那份浩瀚與敬畏。雖說不管身在哪裡所仰望的星空並無差別,但認真說起來,我最喜歡在高山的寒冷與寧靜下,去親臨這份感動。然後奢侈的、浪費的說聲⋯。
大自然從未要自己永遠地留在它身邊,它在那,它的愛與接納就在那,它想要對我們傾述的一切也都在那。你無須用言語和它交談,無須於內心裡默念整合些字句,只需要全然的沈浸於此,全然的感受著每一個感覺,不管是感官上的還是那內在的空間所醞釀的,都讓它完全的、真實的呈現。
覺察,意味著我們保持著警覺,看待內心與腦袋正在發生的事情,僅僅看待著,不分析也不評斷,像是身在叢林的動物學家,安靜地觀察著野生動物的任何行為,客觀記錄而不詮釋。每一個能被我們觀察到、留意到的,都可以視為能被覺察的對象。心理感受上的對象,像是任何的情緒⋯。
在我們的社會裡,很多時候「詢問」只是個幌子,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任何一個人都是。當我們在詢問要或不要、可以不可以、想或不想的時候,我們經常無法同等接受對方的拒絕,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我們在詢問對方的意願,卻只能欣喜的接納他們點頭的回應,而無法以同等的心情接受不要的選項。那為何還要詢問意願?
凌晨五點,是即將黎明的時刻,也是冷鋒悄悄過境,剛從溼冷的天轉變成乾冷的氣候。穿著羽絨外套行駛在經常往返的路上,令人熟悉的夜幕漸漸隨著太陽的升起,紫艷了漆黑的天空,總是在愜意悠閒的早餐後,不約而同地向著晨曦的低調入場輕聲讚嘆「真是太美了!」。
撕開這些皮的時候,好像有一種做了什麼的感覺,儘管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就是覺得有做了點什麼。我突然有一種體悟,生活裡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實則上可能一點意義都沒有,就像是想要滿足一種有做事情的感覺。
見著群星耀眼,想像我們身處的地球只是宇宙塵沙裡的一顆沙粒,瞬間就可以感到那份浩瀚與敬畏。雖說不管身在哪裡所仰望的星空並無差別,但認真說起來,我最喜歡在高山的寒冷與寧靜下,去親臨這份感動。然後奢侈的、浪費的說聲⋯。
大自然從未要自己永遠地留在它身邊,它在那,它的愛與接納就在那,它想要對我們傾述的一切也都在那。你無須用言語和它交談,無須於內心裡默念整合些字句,只需要全然的沈浸於此,全然的感受著每一個感覺,不管是感官上的還是那內在的空間所醞釀的,都讓它完全的、真實的呈現。
覺察,意味著我們保持著警覺,看待內心與腦袋正在發生的事情,僅僅看待著,不分析也不評斷,像是身在叢林的動物學家,安靜地觀察著野生動物的任何行為,客觀記錄而不詮釋。每一個能被我們觀察到、留意到的,都可以視為能被覺察的對象。心理感受上的對象,像是任何的情緒⋯。
在我們的社會裡,很多時候「詢問」只是個幌子,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任何一個人都是。當我們在詢問要或不要、可以不可以、想或不想的時候,我們經常無法同等接受對方的拒絕,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我們在詢問對方的意願,卻只能欣喜的接納他們點頭的回應,而無法以同等的心情接受不要的選項。那為何還要詢問意願?
凌晨五點,是即將黎明的時刻,也是冷鋒悄悄過境,剛從溼冷的天轉變成乾冷的氣候。穿著羽絨外套行駛在經常往返的路上,令人熟悉的夜幕漸漸隨著太陽的升起,紫艷了漆黑的天空,總是在愜意悠閒的早餐後,不約而同地向著晨曦的低調入場輕聲讚嘆「真是太美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以人情味和便利性為核心,致力於為社區居民提供最貼心的服務。(圖/向田社區超市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忙碌的生活下,離家最近的生鮮超市,已經成為許多人採買日常用品的首選,想買生鮮蔬果,同時要繳水電費,想寄包裹又得跑到另一個地點,在高雄有一家超市打造居民生活的便利樞紐,讓忙碌的日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某晚跟哥哥討論他回家後的行程時... :麻麻~剛剛不是說,可以玩20分鐘再去寫功課嗎? :對啊,怎麼了? :那我可以改成看電視嗎?一集大砲7分鐘嘛!看兩集14分鐘,這樣後面還有6分鐘可以(提前)寫作業!可以嗎? 老罷:噗疵,你數學都用在這裡了喔? 老木:呃......你......數學
Thumbnail
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時,堅持不放棄可能是一種固執和執念。但如果我們能靜心接受現狀,離開固有的想法和信念,生命將自然帶領我們走向新的可能性。接受是相信內在智慧和宇宙,使我們看見更多不同的可能。這是轉變信念、情緒和事件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如果糾纏是一種任性,那麼放手是甚麼? 小時候的放手是一時興起,說不見便狠心拋下, 那是一種任性,放手了便海闊天空,轉身不見, 習慣了這樣的對待,讓我的壞習慣予取予求。 即使消失的無影無蹤,你也不曾死纏爛打; 即使掉落也不會被你手握拾起。 那樣的份量無法引起你的波瀾,若無其事般的日常。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Thumbnail
生活中,處處都是我們執著的痕跡,那些執著都深入習氣的紋理形成了習慣,所以我們看不見,看在其他家人眼中卻都是滿滿的執著、滿滿的自以為是。 比如,餐桌除了碗盤,其餘不相干的東西不能放。比如,晾衣服要有順序,長褲長衫要排前面,短褲短衫排後面。比如,先生覺得枕頭套一個星期洗一次,太太堅持兩天洗一次。比
Thumbnail
做人要大方和放鬆一點才會快樂,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或犯了一點點錯誤而發脾氣,最後令到大家的關係變差。很多大事也是由很多件小事堆砌而成,今天看來的小事,一段日子之後就會變成兩人關係疏離的導火線。要學習信任對方,不是每件事也要做到完美。
Thumbnail
含煙一路從台灣哭到美國,頭等艙的空姐每個人都來勸過一回了,她也只喝了加了淚水的柳橙汁,下了機任由接機的親阿姨,送進了一家私人療養院,過了一個月的情傷憂鬱期。 身體好了,學校也開學了,這麼一個美麗的東方女子,自然身邊少不了追求者的,但含煙彷彿守寡似地一一給拒絕了,但有個追求者身家及背景像極了火成,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以人情味和便利性為核心,致力於為社區居民提供最貼心的服務。(圖/向田社區超市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忙碌的生活下,離家最近的生鮮超市,已經成為許多人採買日常用品的首選,想買生鮮蔬果,同時要繳水電費,想寄包裹又得跑到另一個地點,在高雄有一家超市打造居民生活的便利樞紐,讓忙碌的日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某晚跟哥哥討論他回家後的行程時... :麻麻~剛剛不是說,可以玩20分鐘再去寫功課嗎? :對啊,怎麼了? :那我可以改成看電視嗎?一集大砲7分鐘嘛!看兩集14分鐘,這樣後面還有6分鐘可以(提前)寫作業!可以嗎? 老罷:噗疵,你數學都用在這裡了喔? 老木:呃......你......數學
Thumbnail
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時,堅持不放棄可能是一種固執和執念。但如果我們能靜心接受現狀,離開固有的想法和信念,生命將自然帶領我們走向新的可能性。接受是相信內在智慧和宇宙,使我們看見更多不同的可能。這是轉變信念、情緒和事件的重要一步。
Thumbnail
如果糾纏是一種任性,那麼放手是甚麼? 小時候的放手是一時興起,說不見便狠心拋下, 那是一種任性,放手了便海闊天空,轉身不見, 習慣了這樣的對待,讓我的壞習慣予取予求。 即使消失的無影無蹤,你也不曾死纏爛打; 即使掉落也不會被你手握拾起。 那樣的份量無法引起你的波瀾,若無其事般的日常。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Thumbnail
生活中,處處都是我們執著的痕跡,那些執著都深入習氣的紋理形成了習慣,所以我們看不見,看在其他家人眼中卻都是滿滿的執著、滿滿的自以為是。 比如,餐桌除了碗盤,其餘不相干的東西不能放。比如,晾衣服要有順序,長褲長衫要排前面,短褲短衫排後面。比如,先生覺得枕頭套一個星期洗一次,太太堅持兩天洗一次。比
Thumbnail
做人要大方和放鬆一點才會快樂,不要為了一些小事或犯了一點點錯誤而發脾氣,最後令到大家的關係變差。很多大事也是由很多件小事堆砌而成,今天看來的小事,一段日子之後就會變成兩人關係疏離的導火線。要學習信任對方,不是每件事也要做到完美。
Thumbnail
含煙一路從台灣哭到美國,頭等艙的空姐每個人都來勸過一回了,她也只喝了加了淚水的柳橙汁,下了機任由接機的親阿姨,送進了一家私人療養院,過了一個月的情傷憂鬱期。 身體好了,學校也開學了,這麼一個美麗的東方女子,自然身邊少不了追求者的,但含煙彷彿守寡似地一一給拒絕了,但有個追求者身家及背景像極了火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