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2.6 一起上街吧!從眾心理如何影響個人行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去遊行那我也去遊行!」大家都知道,遊行是社會運動的其中一種表現模式。每個人上街遊行的動機都不同,有一批人是為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而站出來向當權者發聲,也不能否認有的只是因為朋友、伴侶都上街,自己只是跟著他們才作出行動的。為了保持與朋友及伴侶間的情感聯繫,從眾行為 (conformity)是人類作為社會動物必然的行為特徵。

不少人會稱類似行為作「羊群心理」,意指配合他人、投其所好的行為,就像羊一般跟隨羊群做相同行為的現象。其實「羊群心理」這個詞語不是心理學術語,它較常用於經濟學領域(例如說投資者的羊群心理)。相同的概念在心理學領域中不叫羊群心理,而是叫從眾行為(conformity)。

從眾心理是「錯也一起錯」

從眾行為指的是因為群組壓力(social group pressure)而選擇跟隨別人的行為及意願。從眾有兩種表現模式,一是服從(compliance),即使內心並非支持所屬群組的行為與信念,但礙於群組壓力下,行為上必需要跟隨大隊;二是接受(acceptance),意思是在群組壓力下,無論內心或是行為上也徹底跟隨了群組的步伐。

關於從眾行為的研究,Solomon Asch(1907-1996)創先河地主理了一系列有關群組壓力如何影響人類行為的實驗。Asch請了七位實驗參加者,其中只有一位是真的受試者,其餘六位都是Asch安排的實驗助理。實驗過程中,Asch要求各參加者在對照線中選擇一條與參考線一樣長度的線(見下圖)。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肯定二號線便是正確答案,因為這是顯而易見及無庸置疑的。
真正的實驗受試者,被安排在七位中較後的次序作答。實驗受試者一共有50人,而每個人會做18次同類型的線條長度對比,結果發現當受試者聽到其他的「實驗參加者」都說一號或三號線為正確答案時,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蜂鳥出版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15會員
36內容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了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蜂鳥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社會運動本來就是一場衝突,是屬於示威者和執政者之間的衝突,也是不同政治或理念陣營之間的衝突。我相信沒有人會樂於看到衝突,但我們無法避免它的發生。
社會運動本來就是一場衝突,是屬於示威者和執政者之間的衝突,也是不同政治或理念陣營之間的衝突。我相信沒有人會樂於看到衝突,但我們無法避免它的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熱騰騰的日本賞櫻預測出爐!大家都準備好前往賞櫻了嗎?去年前往四國京都賞櫻參考的是日本氣象株式會社的預測,蠻準確的,而且它的網站還可以直接針對景點預測,非常方便!這邊提供幾個大家最關心的櫻花熱點及預測盛開日期⋯⋯
Thumbnail
如標題 台指其實把60分K圖 縮小一點 會看到一個超大W 從22315附近第一隻腳 還有最近的22539第二支腳 所以我很擔心說 他想要去補完缺口 少賺很多 就跟小娜一樣 補了缺口以後 又再次下殺 但今天已經60分KD 高檔鈍化 依照KD 慣性 他如果要高過高 上一次高檔鈍化
大盤熱錢資金目前流往通路 玻璃 化工 網通 半導體
Thumbnail
小鎮的聖誕燈飾、溫馨小教堂…看似普通的MV拍攝現場,卻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人類是群體的生物,離群索居實在不容易,在人類的細胞裡已養成從眾的基因習慣。 當今的新聞媒體為了達到某些目的,一聯串的發布蠱惑人心的語言文字傳播,理財界當紅的00940之亂,一窩蜂的申購行為,現在的00929配息大降的失望賣壓等等,顯現出群眾集體行為。 從眾行為真的好嗎?不由得讓人思考,從八二法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跟隨大眾?本篇文章分享「羊群效應(群眾效應)」在心理學上的由來,以及產生什麼影響,並與讀者分享可以如何避免羊群效應的影響,做出正確決策。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前Facebook團隊成員近期研發了一款新虛擬貨幣「Sui」,引起各界巨頭、小投資客的強烈關注,不但延續臉書軟體的部分設計,更有其他創新突破。
  在這樣的實踐可能性之下,我們必須要去創造一種公民社會,必須要去創造一種能夠抵禦「人與人彼此踩踏」的保護力量,去維護一座每個人願意做為捕手接住彼此的麥田,去建立一個破碎之後的舒適圈仍能重新被亡羊補牢的世界。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熱騰騰的日本賞櫻預測出爐!大家都準備好前往賞櫻了嗎?去年前往四國京都賞櫻參考的是日本氣象株式會社的預測,蠻準確的,而且它的網站還可以直接針對景點預測,非常方便!這邊提供幾個大家最關心的櫻花熱點及預測盛開日期⋯⋯
Thumbnail
如標題 台指其實把60分K圖 縮小一點 會看到一個超大W 從22315附近第一隻腳 還有最近的22539第二支腳 所以我很擔心說 他想要去補完缺口 少賺很多 就跟小娜一樣 補了缺口以後 又再次下殺 但今天已經60分KD 高檔鈍化 依照KD 慣性 他如果要高過高 上一次高檔鈍化
大盤熱錢資金目前流往通路 玻璃 化工 網通 半導體
Thumbnail
小鎮的聖誕燈飾、溫馨小教堂…看似普通的MV拍攝現場,卻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人類是群體的生物,離群索居實在不容易,在人類的細胞裡已養成從眾的基因習慣。 當今的新聞媒體為了達到某些目的,一聯串的發布蠱惑人心的語言文字傳播,理財界當紅的00940之亂,一窩蜂的申購行為,現在的00929配息大降的失望賣壓等等,顯現出群眾集體行為。 從眾行為真的好嗎?不由得讓人思考,從八二法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跟隨大眾?本篇文章分享「羊群效應(群眾效應)」在心理學上的由來,以及產生什麼影響,並與讀者分享可以如何避免羊群效應的影響,做出正確決策。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前Facebook團隊成員近期研發了一款新虛擬貨幣「Sui」,引起各界巨頭、小投資客的強烈關注,不但延續臉書軟體的部分設計,更有其他創新突破。
  在這樣的實踐可能性之下,我們必須要去創造一種公民社會,必須要去創造一種能夠抵禦「人與人彼此踩踏」的保護力量,去維護一座每個人願意做為捕手接住彼此的麥田,去建立一個破碎之後的舒適圈仍能重新被亡羊補牢的世界。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