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英到中翻譯書
翻譯是我的最愛之一,我在美國有空就是翻書自娛。我也是專業翻譯和口譯員。這本身心靈的書很難譯,我花了許多個月才譯完。希望你會喜歡。
1. Put God first.
神放在第一位
2. Each day at dawn and at dusk your divine Beloved opens the door of peace and invites you in. The whole earth meditates then.
在每天的日出和日落時分,你敬愛的上天為你敞開一扇平靜祥和之門,並邀請你進入門內。此時,整個地球都在做冥想。
3. Do everything as worship, make every act an offering. The conscious awareness of the omnipresence of God will fill your heart and mind day and night.
把做任何事情都當成是在敬拜,將每一個行動都當作是在奉獻。不論白天或黑夜,有意識地覺察到無所不在的神,讓祂充滿你的頭腦和心靈。
4. Practice meeting all people and all situations with the awareness that you are meeting your Self. Assume basic goodness and transform even the most difficult relationship. Let the truth of your being meet the truth of another. The key to right relationship with everyone is respect based on oneness—the conscious realization that there is only one Reality. Our relationships provide a precious opportunity for spiritual awakening. Behold the Divine in all people and in all situations.
當你面對所有的人和情況時,請帶著一份你是在面對你的「真我」(Self)的覺察心。認定眾生本善,就算是最困難的人際關係,也要努力去轉化它。以你的真理與另一個人的真理相會。與每個人建立友好的關係的關鍵就在於尊重,這是建立在「一體」(oneness)——亦即你有意識地了解到只有一個「實相」(reality)——為基礎的尊重。我們的人際關係提供了靈性覺醒的寶貴機會,你會在所有的人事物上看到神性。
5. With spiritual maturity, we stop asking God to fix things for us. Instead, we learn to “lean into the light,” to cultivate the conscious awareness of spiritual sufficiency and divine grace already at work in our life. We see through the chaos of challenges by affirming that a higher harmony is unfolding. We bring that inner harmony into expression—first through our faith in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Spirit, then through our conscious cooperation to do the next right thing we know to do. Through it all, we trust that all is well. This keeps our mind clear and our heart receptive to the divine guidance that is waiting to pour forth and fill the chalice of our consciousness.
隨著靈性成熟,我們就會停止要求上帝為我們解決問題。取而代之,我們學習「朝向光明」(lean into the light),培養有意識的覺察力,便能覺知到靈性的豐盈與神的恩典早已在你的生命中運作。我們不會被諸多挑戰帶來的混亂圍困住,因為我們相信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和諧正在展開,我們將那個內在的和諧展現出來。首先,我們深信「靈」(the Spirit)有改變和轉化一切的力量;接著,我們透過有意識的合作,來做下一件我們知道是正確的事情。透過它,我們相信一切皆善。我們的腦變得更清晰,我們的心變得更容易接收上天的指引。我們的意識是一只杯子,上天的指引早就等待著被倒入和注滿這只杯子。
This is a book about Jane Austen and her books, her characters, quotes, and the book club discussion question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早晨 讀一篇恩典時刻 開始一天的序曲 藉著每天與祂親近 感受此時此刻所需的恩典 神以恩典的方式與人建立關係 腦海名記下與不可言的對話 在宇宙裡沒有巧合,神在所有的路途上。你認為是什麼將你帶到這資料裡來的? 你怎麼會正好在讀它? 你認為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嗎? 在宇宙裡沒有巧合。我聽到了...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變化而來,神就是宇宙本身,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神、神就是我們。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你到這裡來,是為你在尋找的東西,是為你渴求已久的東西。你到這裡來,是為了你跟神最真實的接觸,也就是與神對話,以下是我整理出「與神對話」的十個重點: 1:當你對某件事下定決心,你就推動了整個宇宙,你對宇宙的任何一個聲明,都會在你實際生活中製造出來。
Thumbnail
在這世間,所有一切,只要是有情眾生,都想被愛。 想要被愛,就先要學習愛和接受自己的所有部分。 有一個簡單的普遍原是:宇宙中的一切都希望被接受。 神聖創造的每個面向都希望被愛、被欣賞和被包容。 所以,任何你不允許自己體驗或表達的品質或能量,都會不斷出現在你的內心或周圍,直到你意識到它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早晨 讀一篇恩典時刻 開始一天的序曲 藉著每天與祂親近 感受此時此刻所需的恩典 神以恩典的方式與人建立關係 腦海名記下與不可言的對話 在宇宙裡沒有巧合,神在所有的路途上。你認為是什麼將你帶到這資料裡來的? 你怎麼會正好在讀它? 你認為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嗎? 在宇宙裡沒有巧合。我聽到了...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變化而來,神就是宇宙本身,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神、神就是我們。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你到這裡來,是為你在尋找的東西,是為你渴求已久的東西。你到這裡來,是為了你跟神最真實的接觸,也就是與神對話,以下是我整理出「與神對話」的十個重點: 1:當你對某件事下定決心,你就推動了整個宇宙,你對宇宙的任何一個聲明,都會在你實際生活中製造出來。
Thumbnail
在這世間,所有一切,只要是有情眾生,都想被愛。 想要被愛,就先要學習愛和接受自己的所有部分。 有一個簡單的普遍原是:宇宙中的一切都希望被接受。 神聖創造的每個面向都希望被愛、被欣賞和被包容。 所以,任何你不允許自己體驗或表達的品質或能量,都會不斷出現在你的內心或周圍,直到你意識到它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